大唐胡女浮沉錄 第34章 (34)有孔的珍珠不會留在地上 (三) (情節重寫,內容與章節評論有出入)
-
(34)有孔的珍珠不會留在地上
(三)
(情節重寫,內容與章節評論有出入)
她不敢再想了,笑道:“安大郎近來好些了麼我看你的氣色,比前些日子更好了。”
“到了春天,就比冬天好些。”安慶宗隔著窗紗,指了指院中的杏樹和海棠。杏花凋零已儘,薔薇尚未開放,此時唯有海棠獨占芳菲,紅蕊映著豔陽,嫩葉低含,繁香穠豔。
貍奴暗忖,不知涼州的花開了也未:“海棠開得真好。”
“你來回奔波二千裡,當真辛苦,回去歇著罷。”安慶宗道。
貍奴笑著應了。安慶宗揚聲叫家仆:“將聖人賜的絹拿來,分十匹給何六娘。”又對貍奴道,“幾日前聖人在躍龍殿大宴群臣,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得了賜物。左右宰相纔有彩羅和彩綾,餘下的人隻有絹……是了,程千裡將阿布思和他的妻兒從磧西帶了回來。聖人很歡喜,打算過些時日在城中處斬阿布思。恐怕……我們也得去看。”
阿布思為何叛歸漠北,又是如何被捉回長安,他們心知肚明。貍奴垂眸,聽了片刻庭中的燕啼聲,仍舊接著初時的話頭道:“這個時節,幽州的杏花想必也落了。”
安慶宗轉過頭,驀然笑了:“為輔說了一樣的話。”
“一樣的話”
“他那日站在窗前,說了一句:‘燕山下的杏花是不是謝了’”安慶宗又笑了,“我吃了一驚,後來再想,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一陣混著海棠香氣的暄風撲到階前,淺淺的風聲裡雜著兩聲燕啼,正是深春永日的季月之景。
(天寶十三載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
紫宸殿的深處,金鴨香獸的口中吐出一縷縷幽香。
契苾早就聽說過,皇帝是篤誠的道家信徒,每日五更時分都要在老君像前靜坐。是以,此時嗅到紫宸殿裡的降真香氣,她也不詫異——道觀裡常常燒降真香,以求靜氣淨心。這香極淡,然而淡到極處,便隱然與整座宮室融為一體,如珠簾的輕響,如日影在熟磚地麵上每一毫每一分的挪移。
“你是契苾嶔的孫女”
契苾聽見上首有人問話。她遠遠見過聖人幾回,識得他的聲音。這些年來,聖人似乎根本冇有變老,嗓音也未添半分老態。她依舊伏在地上:“是。妾的父親諱尚賓,在家中行二,未曾出仕就去世了。”
“朕記得你祖父,也記得你父親。”香氣裡,皇帝的語聲縹緲,“契苾何力的
第3節,第72-83頁,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