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544章 比鬥開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544章 比鬥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他這一動,眾人自然紛紛起身相隨。

隻是,在場的眾人當中。

除了衛孝傑這位率先向李恪發難,從而引起這場軍中大比的始作俑者。

此刻正亦步亦趨地緊跟在太子李承乾身後,滿腦子手底下的兒郎,如何贏得比賽。

將李恪拿出來的‘蟠龍逐日’扳指,以及太子李承乾的那柄‘鎮嶽’馬槊贏走。

在諸位國公麵前大大露一回臉外,也要在現在的儲君,未來的國君麵前,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

相比較衛孝傑的滿心急切與汲汲營營。

其餘如李靖、秦叔寶、程咬金、柴紹這等真正曆經沙場、眼光毒辣的老將。

雖然也腳步不停,隨著太子李承乾移步崖邊。

但神色間卻並無太多對特定勝負的執著,神色間更多是一種審度與思量。

在彼此之間,不時交際的眼神中,全是對剛才那三枚,升到高空訊號彈的探究與思量。

幾位關係較為親近的老將,趁著短短的距離,快速低聲交流了起來。

“二哥,我們打了一輩子仗,遠一些的距離,都是運用狼煙、快馬信使,近一些基本用旗語、號鼓來傳遞資訊,要不然就是用“鳴鏑箭”。”

“像這般亮堂又飛得老高的玩意兒,還真是頭回見!”

“你說,要是用在夜裡劫營,或者雷雨天裡排程兵馬……”

秦叔寶微微頷首,回想著剛纔訊號彈升空時的景象,低沉著聲音道。

“確是非同凡響,光耀持久,飛得高,容易看見不說,形狀固定,不易誤解。”

“若用於實戰,傳遞軍令比狼煙迅捷,比旗語傳得遠,更不像狼煙在有風的情況下,容易飄散變形,旗語在遠了之後就看不清。”

“燕王殿下能想到用此物,用於保障士卒、輔助演武,這份心思,著實難得!”

另一側,柴紹也湊近李靖,語氣帶著震撼後的思索。

“衛國公,此物若是用於夜間行動、複雜地形作戰,乃至各軍協同,都將如虎添翼!隻是不知製作是否艱難?這等利器,燕王殿下又是否願意將製作之法,貢獻出來。”

直到柴紹的話傳來,李靖這才緩緩從訊號彈消散的餘韻中,收回注意力。

但他不愧有著大唐軍神之稱,雖然也從訊號彈出色的效能之中,看到了實戰價值,卻比旁人多了幾分冷靜考量。

他輕輕捋了捋胡須,低聲對柴紹等人道。

“這訊號彈看著雖好,然製造、使用、維護,皆需要成熟的體係支撐。更關鍵者,在於如何將其融入我們現有戰法中,革新排程指揮之術,非一朝一夕之功。”

“暫且,不論燕王李恪是否願意分享,這製造之法,若是貿然應用到我方軍中,非但無益,反倒可能因兵士不熟悉用法,弄出亂子來。”

他頓了頓,看向穀底那些因訊號彈,在不同地方的隊伍,同時出動,意味深長地補充道。

“然,能先人一步見其利,並付諸實用,已是不凡。今日這場演武,沒有想到才開始,就讓我等收獲巨大!”

幾位老將都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深知像這樣一種將訊號傳遞,快出敵對勢力,數倍的利器,極有可能對戰場帶來的顛覆性影響。

正所謂:“一步快,步步快。”

快一步傳出資訊,就能針對性的對

敵軍動向做出部署,快一步收到命令,就能更快的做出反應。

無論是埋伏、誘敵、發動攻擊、撤離,都能在戰場上占據絕對的主動權。

所以,他們此刻的心思,早已超越了那支隊伍“誰贏誰輸”的簡單範疇。

更多是在評估這“訊號彈”背後代表的潛力,以及……拿出此物的燕王李恪,其所展現出的眼光與能力。

李靖從柴紹的話語中,並不是沒有聽出,他對訊號彈製造之法非常迫切的想法。

他也明白,這訊號彈是個好東西!

但李靖明白,就算是想要將訊號彈納入軍中。

也不是此時此刻!

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何況,還牽扯到一位親王。

一但牽扯其中,不僅關乎軍隊革新,更微妙地觸及了皇子間的角力。

更重要的是,李靖目前還不想節外生枝。

他還打探蕭皇後和楊正道,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

相比較於訊號彈,“傳國玉璽”的分量,在他心目中重了何止百倍。

而眼下,這兩件事似乎都牽涉到燕王李恪。

他不希望,還沒找到傳國玉璽,就貿然找上李恪。

所以,他這才用訊號彈需要“體係支撐”“循序漸進”等說辭,暫時壓下了柴紹等人的想法。

最終,程咬金咂咂嘴,總結似的低語道。

“不管怎麼說,燕王這小子……似乎總能搗鼓出點新花樣來!看來往後,咱們這些老家夥,也得跟著學點新東西嘍!”

這話雖糙,卻道出了幾人心**同的感觸。

他們的低聲交談,並未持續太久。

儘管,他們刻意的放慢腳步。

但草棚距離懸崖邊的距離,本就不遠,不過二十來步距離。

這會兒,眾人已然來到了懸崖邊緣。

站在懸崖邊,眾人視線隻需稍微向下。

就能將整個穀底方圓數裡的景象,儘收眼底。

在距離他們約四五裡外的穀底。

六支顏色各異的旗幟,在六個不同的地方,不停地揮動。

而在,每個旗幟相距不遠的灌木叢中。

人影綽綽,隱約可見身著不同顏色衣服的兵士,正在朝著山穀南方潛去。

雖然因為距離的原因,聽不見呼喝和奔跑時,產生的動靜。

但那份無聲的緊張與肅殺,卻順著山風撲麵而來。

隨著訊號彈的升空,六支隊伍如同六支離弦之箭。

雖然每支隊伍,選擇的路徑不同。

卻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南方山穀出口的方向疾馳而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