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542章 觀戰
站在懸崖邊,用上帝視角,將眼前比鬥,一清二楚納入眼底。
給眾人一種運籌帷幄、儘覽全域性的通透感。
程咬金眯著眼,粗壯的手指,在燕王衛臨時搭建的欄杆上敲擊著,嘴裡嘖嘖稱奇。
“有點意思!這幫小子沒一窩蜂地往出口跑,還知道順著小溪向南,既能利用水流聲掩蓋腳步聲,也能及時補充飲水,果然不愧是老夫帶出來的兵。”
“程知節莫要得意過早!”
不等程咬金的話落音,身側的李靖便忍不住糾正道。
聽到這話,不光是程咬金,包括李恪在內的眾人。
全都被李靖這話吸引了注意力,紛紛轉過頭來,做出一副傾聽模樣。
畢竟,像李靖這樣的大唐軍神,從不會無的放矢。
加上他平日裡惜字如金,此刻主動開口,必然有更深的考量。
麵對眾人的目光,李靖目光沒有絲毫的變化。
雙手附後的他,望著所屬程咬金的那支沿溪而下的隊伍,語氣沉穩的解惑道。
“按照一般行軍來說,水源、糧草,以及宿營地,這三樣乃是重中之重。你手下的這支隊伍,若是在平時,選擇這樣的路線,一點問題也沒有。”
“並且,還占了水源的便宜,省卻了辨彆方向。”
說到這,李靖話鋒陡然一轉,語氣嚴肅的說道。
“但今日不是行軍趕路,而是演武比鬥,後麵不僅有追兵,前麵還有攔截、關卡。”
“現在之所以追兵還未出現,應當是想讓這些參賽隊伍,多一點緩和時間,讓他們有個準備。”
話說到這,李靖還不忘將視線看向李恪,求證一下心目中的猜想。
而見到李靖的目光,李恪也是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一臉敬佩的說道。
“衛國公所言極是,一盞茶後,追兵這纔出動,為得就是給他們一點時間緩和,讓他們熟悉環境,不然讓追兵與他們一起出動,才剛開始,估計就要折損近半,這演武”
後麵的話,李恪並沒有說完,但意思已十分明瞭。
演武的目的是練兵,主要也是想要看看,這幾支隊伍,成員之間協作、突圍和生存的能力,而非單純淘汰。
若是一開始就讓隊伍陷入絕境,乃至淘汰一大半,反倒失去了考察和比較的意義。
李靖聽完李恪的話後,眼中露出一絲讚許的眼神。
很明顯是讚許李恪考慮事情周全,心思細膩。
在驗證了心目中的猜想之後,他隨即又將目光落回崖下,繼續說道。
“你的這支隊伍,既然知道水源和方向的重要性,那麼他身後的追兵,難道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李靖的聲音沉穩如磐石,目光銳利地掃過程咬金略顯錯愕的臉龐。
事實上,也正如李靖所言。
在一炷香過後,就有幾道追兵,尋著主乾道和溪流開始追擊搜尋
在點評完程咬金的隊伍之後,李靖的目光,又看向一支專挑林線邊緣行進的隊伍。
那支隊伍,從始至終都貼著樹林邊緣行進。
既不過分深入密林,也不完全暴露在開闊地帶,中間部分行走速度不快。
但派有兩名斥候,分彆在後方和前方探查,兩名隊員在前麵開路,動作麻利且分工明確。
既借著林木掩蔽身形蹤跡,又保持區域性視野觀察全域性。
李靖看得仔細,指著這支隊伍,語氣裡滿是肯定道。
“此隊雖不如沿溪隊伍占水源之便,卻勝在‘進退有度’。貼林而行,遇襲時可退入樹林深處逃跑或隱蔽,沒有遇到襲擾時,又能保持不慢的行軍速度。”
“斥候分向探查,既防了身後的追兵,又觀察了前路埋伏和攔截,這般老練的章法,倒像是叔寶的領兵風格。”
“哈哈哈哈哈”
饒是秦瓊平日裡為人沉穩內斂,這會聽到李靖誇獎自己的隊伍。
此刻也忍不住發出爽朗地笑聲,臉上全是掩飾不住的欣慰笑容。
“果然,什麼事都逃不過藥師的法眼。”
“但藥師兄你這般誇獎,老夫可有些心虛了,不過是平日裡訓練時,總跟他們說‘行軍要多留三分心,遇事才會有餘地’,沒想到他們倒是聽進去了。”
眾人順著兩人的對話望去,果然見這支隊伍,在斥候發出“安全”訊號後。
這才謹慎地繼續前進,節奏不急不緩,甚是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