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301章 叔公之才,不遜管仲樂毅!
-
“既如此,那便就這麼決定。”
武惠妃一錘定音,做出了決定。
她知道,這個決定很瘋狂,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的下場。
可現在,她彆無選擇。
其餘眾人麵麵相覷,皆從彼此眼中看出了驚恐之色。
可他們也清楚,事情到了現在,就容不得他們退縮。
李晦率先調整好心態,沉聲道:“娘娘,既然決定一步到位,恐還需拿出個具體的章程纔是,不知娘娘,有何定計?”
聽見李晦的問題,武惠妃下意識看向了楊釗,想要問計。
但看見楊釗那張年輕的麵容,到了嘴邊的話,又問不出來了。
楊釗,已經給他們指明瞭方向。
若此時再問策於他,豈不是顯得他們這些人都是些酒囊飯袋?
何況,楊釗此人,雖然與楊洄交好,暗中也替他辦了不少事情,可終究不是他真正的心腹。
這種事情,尤其是其中細節,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思及此,她重新調整了目光,看向各家代表。
隨即,緩緩出聲道:“今日本宮出門急促,恐已惹人非議,還請諸位待本宮回去細細思量一番,拿出個詳細的章程來,再與諸位商議,如何?”
聽見武惠妃還要回去現想計策,眾人的表情皆有些難看。
可事實擺在眼前,他們也不得不妥協。
畢竟這種事情,總歸還是要準備完全才行,否則,後果難料。
“也好,那我等便靜候娘娘佳音了。”
李晦率先表態,他也需要回去,細細與族中商議一下此事,看看族中能給出多少支援。
武惠妃點點頭,沉聲叮囑道:“諸位,今日起,咱們可就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出了這個門,本宮絕不希望此事再有更多的人知曉,明白嗎?”
“是!”
眾人再次應聲,旋即帶著滿腹心事和驚悸,匆匆散去。
武惠妃送走眾人,也沉著臉出了宅院。
纔剛剛上馬車,她便低聲吩咐道:“牛貴兒,去查一查,這個楊釗,究竟是什麼來頭,和楊洄混在一塊兒有多久了,再查一查楊洄這兩年做的事情,有多少是他的手筆!”
“是!”
牛貴兒應了聲是,旋即冇了聲音
與此同時,另一邊,隨著眾人散去,楊洄也終於按捺不住。
小聲詢問道:“兄長今日所言之事,當真穩妥嗎,如此冒險,萬一失敗,你我身家性命,豈不是難保?”
看著楊洄滿臉的憂色,楊釗笑了笑,反問道:“賢弟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這”
楊洄皺了皺眉,不知如何作答。
楊釗則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次笑道:“賢弟,娘娘方纔有句話說得好,富貴險中求啊。”
“我”
楊洄還欲再說,楊釗卻是忽然話鋒一轉道:“為兄今日約了春風樓的月娘子,賢弟可要同去?”
“啊?”
楊洄愣住,滿臉難以置信。
他不理解,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楊釗還有心思逛青樓?
要知道,一步到位的打算,可是他先提出來的,他就一點不擔心嗎?
像是看穿了楊洄的心思,楊釗再次拍拍他的肩膀,低聲道:“這種事情,有娘娘和諸公謀劃,咱們也插不上手,倒不如及時行樂呢。”
頓了頓,他話鋒一轉道:“你不去的話,為兄就先去了!”
楊洄沉默,他冇楊釗的心大,這個時候,實在提不起什麼尋歡作樂的心思。
何況,他最近和鹹宜公主的關係,才稍稍緩和了一些。
思及此,他也隻得輕輕頷首:“兄自去吧,我先回府思量一番!”
楊釗挑了挑眉,也不強求,果斷轉身,朝著平康坊的方向大步走去。
一路走到春風樓,他成功見到了約好的月娘子。
兩人一番歡好後,他才取來紙筆,迅速寫了一封密信。
隨即湊在月娘子耳邊低聲道:“十萬火急,要不惜一切代價,用最快的速度,將此信交到西域光王殿下手中。告訴下麵的人手,若遇阻攔,毀信自儘。”
月娘子聞言,當即眼中精光一閃,將密信貼身藏好。
隨即,再次欺身而上
與此同時,萬裡之外的西域。
雖然西域的風沙裡,依舊帶著凜冽的寒意。
但龜茲城內外,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繁忙景象。
計式水畔,新規劃的屯田區阡陌初現,流民與退伍老兵在官吏的指揮下,熱火朝天地開墾著荒蕪已久的土地。
軍工作坊亦是叮噹作響,趕製著農具與兵器。
街市上,來自河中、河西的商隊更是明顯增多,不僅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貨物,也帶走了西域的特產。
而一切的一切,都得歸結於新政帶來的活力。
都護府內,李琚與李林甫正對坐於巨大的西域輿圖前。
此刻,戰事的硝煙已然散去,他們謀劃的,是西域更長遠的未來。
“殿下,屯田令推行順利,首批授田已基本完成,流民歸心,軍心穩定。”
李林甫指著地圖上幾處標記,沉聲道:“下一步,當以龜茲、疏勒、於闐、焉耆四鎮為核心,沿計式水、塔裡木河構建屯田網絡,同時鼓勵商賈,複興絲路。同時,軍功授田之製,還需細化章程,避免日後兼併”
李琚一身常服,眉宇間少了戰場的殺伐之氣,多了幾分沉穩與思索。
他仔細聽著,應聲道:“李相所慮極是。屯田乃根基,商路乃血脈,是當思量。”
李林甫點點頭,接著說道:“西域經此一戰,根基算是暫時穩定了,不過光是穩定還不夠,接下來老臣以為,我西域還需大力發展軍備,同時推進官學,培養人才,以圖後記。”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此外,西域諸多羈縻之地,在製度與法律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
“殿下若欲將西域徹底經營成鐵板一塊,便不能任由地方這麼寬鬆下去,還需擇乾吏能臣,速置州縣,推行我唐律、教化,將那些地方真正納入版圖,尤其是,那些左右搖擺的附屬邦國”
李琚點頭,心悅誠服:“叔公高瞻遠矚。兵者,國之大事,確需未雨綢繆,人才更是國之根本,確需緊抓狠抓。至於律法與製度,叔公是這方麵的專家,本王當予你參政大權。”
“”
兩人沉浸在對西域未來發展的藍圖之中。
從屯田、軍製、商路到吏治、教化、羈縻政策,逐一詳議。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西域必然將在二人合力的推進之下下,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兩人這一議,便是一整日過去。
直至天色徹底黑了下來,兩人纔有些意猶未儘的停下話頭。
李琚咂摸了一下嘴,看向李林甫,笑道:“今日與叔公細論,方知叔公之才,不輸管仲樂毅,本王佩服。”
“殿下言重,老夫今日所言,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具體之事,還需多番驗證。”
李林甫正手捋須,謙虛了一句。
旋即,兩人不禁相視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