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_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第1628章 因為點啥
李靖打仗,不管對麵是誰,都像是砍瓜切菜一樣。
搞得人還以為對手有多弱一樣。
彆人打仗,一打三五年,李靖打仗,滅國不過是隨手的事兒。
當初在江南打蕭銑,四十萬大軍啊。
就算是拾掇四十萬頭豬,也得好一陣子吧?
牛逼的戰神遇到了牛逼的皇帝,光芒也是被遮蓋了不少。
留下的最為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李靖不死,李二鳳都不敢咽氣,人到老了,看著功勞潑天的老夥計,越瞅越像司馬懿。
一根名為曆史的箭擦著李靖的頭發過去了,直接戳中了一個叫李善長的腦門。
在得知這次平吐穀渾的將領陣容之後,任誰都知道,這局穩了。
李靖掛帥,打區區吐穀渾.......
不過,越是如此,李複就越是想不明白,伏允到底在發什麼顛,敢劫掠大唐........
沙子吃多了,變傻子了?
伏允這個人,也不能說他是個不知兵事的蠢材,在隋朝末年,再到武德年間,他能在亂世中穩住吐穀渾,甚至一度擴張,必然是有他的手段在的。
在大唐平定草原,滅了高昌之後,他怎麼著也應該知道大唐是個什麼實力了。
非要惹得李靖這個煞神帶兵去跟他碰一碰........
人要是犯der,吃藥都不治根兒。
或許,伏允就是這樣的吧。
九成宮內,李世民在與長孫皇後閒談。
“伏允老了。”
“昏聵了。”
這樣的可汗,容易被身邊的人蠱惑,或許,上歲數,也變得更加固執了,覺得人生經驗足夠豐富,以為大唐內憂不穩,不敢輕易大動乾戈,於是乎便心存僥幸,覺得天高皇帝遠,搶一把就跑,大唐未必會為了些許邊陲的損失就大舉興兵。
“還妄想用和親之策行緩兵之計。”
“他錯了。”李世民淡淡說著:“朕的確會派遣使者譴責他,但是,即便是他的兒子來到長安,這件事也不會這麼容易就揭過去。”
長孫皇後輕撫著李世民的手。
“如今大唐要打吐穀渾,也不算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有李靖在,二郎隻在九成宮,坐等著邊關傳來的捷報就是了。”
長孫皇後心裡也清楚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役。
李靖去了,打了,回來。
有這心思去擔心戰況,不如好好想想,那裡要設個什麼都護府,要任用哪些官員.......
李世民笑著感慨。
“是啊,此戰有李靖在,朕毫不擔憂,就是這戰後的安排需得費些思量。”
”吐穀渾高原之地,雖說苦寒,但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伏允此次自作孽,也正好是給了大唐機會。”
李世民覺得朝臣們說的有道理,地盤,還是握在自己手裡更加安心。
此戰一開,就斷然沒有讓吐穀渾存國的可能。
所有的漂亮話,場麵話,不過是你來我往的相互拉扯,說說而已。
在這個時候,對付番邦之人,就彆再提什麼君無戲言了。
這四個字,並不適用於番邦。
但凡他們守規矩,那伏允的兒子早就到長安了。
對付這等不守信用的番邦,若是大唐還墨守成規,那邊境被他們劫掠的百姓何其無辜?
連自己的子民都保護不了,還想讓大唐人丁興旺?
做夢。
李世民思索著。
“等到李靖拿下吐穀渾,設都護府是必然,名稱……或可沿用‘西海’舊稱,亦可再議。”
“駐軍、屯田、移民、通商……諸般事宜西州都護府已經有了先例,大體上有個章程,剩下的細節,再慢慢完善就是了。”李世民笑道。
“這些都可以等藥師他們打完了,再細細商議。現在想這些,就有些著急了。”
長孫皇後柔聲笑道:“這算是未雨綢繆了,仗要打贏,地要占穩,這纔是長治久安之道。”
“說起來,也不能隻指望著朝廷的官員。”李世民想起了涇陽縣的書院。
“涇陽縣莊子上的書院,不是還有各類分院嗎?什麼工學,醫學,農學之類的,等邊境安定下來,或許可以派遣一些先生學子過去,看看高原之上,有何產物可以利用,有何疾病需要防治,也算是人儘其才了。”
“若是真能作出些什麼名堂來,也算是功勞一件。”
自去年農學院的師生去廣州培育占城稻,李世民發現,書院的這些先生學生們,讓他們去研究一些新鮮事物,並且給大唐帶來好處,真香。
有了西州都護府,將來還會有西海都護府,這算是新的地盤,新的地盤上,說不定會有新的東西呢。
得研究啊。
“書院開設分院這纔多久,二郎就惦記上了?”長孫皇後笑的眉眼彎彎:“去年是農學院成了香餑餑,往後說不定其他學院,在二郎的推動下,也會成為香餑餑。”
“就算是成立的時間短,沿用農學院的模式,先生帶著學生們,可以一邊做事一邊教導嘛。”李世民笑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際。”
所謂用人之際,用的不是朝廷裡的這些官員,而是書院裡那些真正能去辦事事的,有實在本事的師生。
倒也不是說朝廷的官員沒有本事,隻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官員治理一方,管理當地是有經驗的,但是讓他去做其他的,比不得書院裡那些接受過教導的學生。
“書院的學生們還沒出師呢,二郎就已經給他們找了好去處,苦是苦了些,但是去了,再回來,這就是功勞了。”長孫皇後淡淡說道:“以往讀書人的出路,多在朝堂,在地方為官,或是鑽研經史子集,現在有了這樣一處分門彆類的書院,專精一藝,若能學以致用,為國出力,倒也不負所學。”
長孫皇後說話間,語氣頓了頓,想起了自己的女兒,語氣更是溫柔了幾分。
““便如麗質,跟著孫道長學醫,若將來能在醫科有所建樹,無論是編纂醫書惠澤後人,都是莫大的功德。這比困在深宮隻做一個公主,於國於民,更有益處。”
長孫皇後說這話,也是想要為女兒爭取到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