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妖柳相 > 第365章 先生再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妖柳相 第365章 先生再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梨樹下,風過無聲,落花卻有情,悄然鋪了一地碎雪。

白芷一身素衣,站在那襲儒衫墨裳的柳相分身前,神色安寧。那份曾經縈繞在她眉宇間,如同千年寒冰的清冷與悵然,此刻已化作春日裡初融的溪水,通透而溫和。

“多謝先生助我破境,此番紅塵一行,亦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感悟。”她微微躬身,這一禮,拜的是再造的因果,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新生。

儒衫柳相隻是安然受了,抬手為她續上一杯清茶,茶水清冽,映著天光雲影,也映著白芷臉上那抹釋然。

“我曾以為,無情道便是斬情絕性,離這人間越遠越好,將自己修成一塊無悲無喜的頑石。”

白芷端起茶杯,指尖觸及微涼的杯壁,眸光悠遠,彷彿又回到了那方虛假人間,“直到在那座鋼鐵城池裡,做了一回‘白梔’,才知曉何為真正的無情。”

“那一世,靈魂被困於方寸之間,喜怒哀樂都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連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容,都需要對著鏡子反覆練習。每日奔波,不過是為了一串無意義的數字。那樣的活著,纔是最徹底的‘無情’,因為連‘情’本身,都失去了價值。”

她輕輕放下茶杯,發出一聲清脆的微響。

“是那一場人生,讓我明白。真正的無情,不是拒絕,而是經曆。是親身跳入那**的洪流,在其中掙紮、沉淪、感受過最極致的悲歡,最終勘破其虛妄的本質,方能真正‘忘情’。是身在紅塵,而心不染塵。”

柳相靜靜地聽著,冇有插話,隻是在她話音落下時,才淡然開口。

“你能勘破,是你的機緣。我不過是在岸邊,為你推開了一扇窗,讓你看見了不一樣的風景。路,終究是你自己走出來的。”

白芷臉上漾開一抹淺笑,如同冰封的湖麵裂開第一道春痕。

“此次所選的弟子中,有幾位資質雖算不得上乘,但心性純良,如璞玉未琢,隻需稍加引導,便能走上正途。”

她語調輕快了些,“還有一位小姑娘,根骨清奇,與我倒是有幾分說不清的緣法。待回了山,晚輩想將她收作親傳,悉心教導。”

說到這裡,白芷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隻是有一事不解,我所選的弟子中,有那麼幾位……我能感覺到,他們的氣運,似乎與這天王山,有著千絲萬縷、斬不斷的牽連。彷彿他們本就是從這座山裡走出去的。”

儒衫柳相聞言,抬起頭,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卻不作答。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在此處種下的因,自然會在此處結出果。”

這回答,玄之又玄。

白芷冰雪聰明,立刻明白,這其中的關竅,對方是不會明說了。她也不再追問,隻是將這番話記在心裡。有些事,或許需要用往後漫長的歲月去慢慢印證。

再次端起茶杯,將杯中冷茶一飲而儘,心中的塊壘也隨之消散。

“也罷。”

白芷站起身,臉上是前所未有的輕鬆,“今日叨擾先生許久,就此彆過。”

走了兩步,又停下,回眸一笑,那笑意裡,帶著幾分真切的、屬於凡俗的暖意。

“待日後山君有暇,不妨下山來我補天教做客。我那山門之中,有條長河,貫穿南北,河中靈魚甚是肥美,屆時,你我可於河畔,共效那凡俗漁翁之樂?”

“好。”柳相頷首,隻應了一個字。

一個字,便是一個約定。

白芷不再多言,轉身,步履輕盈,走出了祠堂的院門。

院外,補天教的仙師與新收的弟子們早已等候多時。白芷一步踏出,腳下便有清風托起,整個人化作一道流光,領著眾人,向著天際遠遁而去,聖潔的蓮花虛影在其身後若隱若現。

緊接著,截天宗的地仙也前來辭行。

一時間,榮昌鎮的上空,仙光交錯,瑞氣千條,劍鳴聲與破空聲不絕於耳,引得鎮中百姓紛紛出門,跪地叩拜,以為是天降祥瑞,神仙巡遊。

柳相的儒衫分身一直站在梨樹下,靜靜地看著。

直到最後一抹仙光消失在天際,他才收回視線。能清晰地感覺到,隨著這些修行種子的離去,小鎮那原本被攪動得有些混亂的氣運,正緩緩平複,重新歸於一種深沉而內斂的穩定。

熱鬨了過後的天王山,終於又安靜了下來。

“先生。”一個清脆的童聲,在身後響起,帶著幾分猶豫。

柳相轉過身,妟回正抱著一本薄薄的冊子,站在不遠處。

那孩子不知何時換下了一身華貴的錦衣,穿了件樸素的青衫,洗得有些泛白,卻很乾淨。

臉上也冇了初見時的跋扈與驕縱,反倒多了幾分與年齡不符的認真與困惑。他懷裡抱著的,正是米月留下的那本手抄的《曇花》。

妟回走到石桌前,將書冊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生怕沾染了灰塵。然後對著柳相,學著大人的模樣,行了個不怎麼標準的揖禮。

“先生,學生有一事不明,輾轉反側,想請教先生。”

柳相抬手示意他坐下,石凳有些涼,孩子卻坐得筆直。

“但說無妨。”

妟回坐直了身子,小臉上滿是求知的神色,那雙烏溜溜的眼珠裡,映著梨樹斑駁的影子。

“張夫子說,學生是天生的讀書種子,當讀聖賢書,明世間理。”

他頓了頓,又指了指天上那些仙人早已消失無蹤的方向,神情有些嚮往,又有些迷茫,

“仙家求的是超脫,是跳出這方天地,去往更高處。而儒家,卻要學生紮根於此,去體察民生疾苦,去修身齊家。學生想問,仙家大道與儒家大道,一個要走,一個要留,豈不是南轅北轍?到頭來,去的是同一個地方嗎?”

這問題,問得太大,也太深。從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口中問出,更顯得有些突兀。

柳相卻並不意外,反而露出一抹淺笑。

看著妟回那雙清澈的眼睛,沉默了片刻,並未直接回答。

伸手指了指路旁一顆百年老樹。

“你瞧這棵樹。它為何能立於此地百年不倒,每年還能開花結果?”

妟回順著他的手指看去,認真地想了想。

“因為它有根,深深地紮在土裡,汲取養分。”

柳相點了點頭,又指了指那滿樹青翠的梨葉。

“那它又為何能如此繁茂,遮天蔽日?”

“因為它有葉,迎著陽光,吐故納新。”

柳相笑了,那笑容如春風拂麵。

“仙家之道,便如這樹葉。他們拚命向上生長,是為了更接近天空與太陽,是為了看得更高,更遠,最終脫離這棵樹的束縛,化作天邊一朵雲。這叫‘出世’。”

“儒家之道,便如這樹根。他們不斷向下紮根,是為了更貼近這片土地,是為了汲取更多的養分,讓這棵樹長得更穩,更牢固,能庇護樹下的生靈,能結出甘甜的果實。這叫‘入世’。”

柳相收回手指,重新為妟回的杯中添滿茶水。

“你說,樹葉與樹根,哪一個更重要?”

妟回一愣,隨即恍然大悟,小臉漲得通紅。

“都……都重要。冇有根,樹會死。冇有葉,樹也活不了。”

“正是此理。”

柳相繼續道:“出世與入世,看似背道而馳,實則殊途同歸。它們都是這棵名為‘天地’的大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登山的路,不止一條。求的,也未必是山頂那獨一份的風景。”

看著眼前這個年幼的“讀書種子”,聲音裡多了一份真正的期許。

“你無需去想,哪條路更高,哪條路更遠。”

柳相將那本《曇花》推回到妟回的麵前。

“你隻需問你的心。”

“你究竟是想做那攀上枝頭、沐浴天光的樹葉,還是想做那深紮大地、支撐萬物的樹根。”

“當你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便是你的道。”

妟回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眼神卻前所未有的明亮。

孩子站起身,對著柳相,再次深深一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