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道上青天 > 第665章 小當家夢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道上青天 第665章 小當家夢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林初生與張老道在皓月之中暢聊許久後,再度開啟了因果門扉,離開皓月,回到了青冥天地。

他感受著青冥天地中熟悉的大道,深深吸了一口氣。

儘管針對那場欲求悠然事,他與張老道進行了長時間的推演與謀道,已經有了定論。

雖說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可也隻是在浩大夾縫中,去求那極其微小的一線生機,讓他的心仍然無法放鬆。

他的目光,看向了自遙遠東方,初升的太陽,輕歎道:“總歸都是避不過,不求儘如人意,但求不遺餘力,無愧一爭。”

話落,他抬手又是一個因果圓畫出,回往了懸道山。

至於張老道,則留在了皓月之中,在其中修行。

剛回懸道山,小織就立刻聞著味,撲了過來。

“主人!!”

林初生臉上止不住露出笑意,在看到小織後,他內心的沉重彷彿都隨之減輕了。

於是抱著她,問道:“是什麼事,讓小織這麼開心?”

小織興衝衝道:“小織去找神依了,神依帶小織去打吳勤了。”

林初生聞言,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但小織說到這裡,玲瓏小臉上又露出可惜,道:“小織本來想打死他,可神依不讓,不過神依說了,下次還要再帶小織去打吳勤。”

這時,顧九秋也走過來,道:“那月中,什麼情況?”

林初生看向她,笑道:“不出所料,張老道與第五太然在裡麵,你若想去,我也可以帶你去月上看看。”

隨後,他將此番遭遇簡單說了一遍。

當顧九秋得知張老道竟然取代了第五太然,成了太陰分身,也不禁感慨這位張老前輩的手段。

至於那場欲求悠然事,林初生沒有說。

正所謂天地有耳目,八方有因果,這類本就是在天地中爭求一線生機的事,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這也是他與張老道在交談後,張老道選擇留在皓月中的原因,就是為了避開天地耳目,八方因果。

如今,仙古皓月成了張老道的太陰道身,能很好地避開天地因果,有些事也隻能在其中謀求。

有人說,光陰是一條河,也有人說,光陰是一本書,河中流淌的,書中記載的,都是有關於光陰的故事。

萬物眾生,皆在這個故事中,跳不出去,隻能伴隨著大河的流淌,古書的翻動,隨波逐塵,與世偃仰。

而那些能夠跳出去的人,在大河古書中,已經沒有他們的痕跡。

林初生也還在其中,雖跳不出去,可目光已經能直達本質,看大河流淌,看古書翻張,逐漸忘了歲月漫長。

他隻記得一個大概,距離自己自青冥天地複生,已有上億年光景。

可如此漫長的時間,對整個天地而言,依然短暫,還不足新天地誕生以來,萬分之一的歲月。

不過自從青冥天地受到林初生的虹光道雨福澤後,這上億年間,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最明顯的就是,天地間蘊生了更多的道域,出現了更多的眾生,還有各類不同的族群、先天生靈,應運而生,天地大道更為浩廣。

亦有眾多仙神修士,在這段對他們而言,也不算多麼漫長的歲月裡,不斷與道相爭,陸續踏入至高領域。

如今青冥天地的至高仙神,已經多達上百之數。

可至高之上,仙神三境修士,算上林初生在內,始終還是隻有九人。

若再算上皓月之中的張老道,也隻是十人而已。

眾多的至高仙神,竟在上億年裡,無一人成功破入仙神三境。

這無疑也說明,登仙之難,讓至高仙神也要垂首長歎,如站在斷崖前,已無前路。

哪怕是走過了第七個生死輪回的吳勤與戮滅子,他們或許有機會踏入仙神三境,可僅僅上億年的光景,仍然不夠。

但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青冥天地大道的浩大,加之林初生那場對整個天地眾生的福澤,使得修士的整體天資都拔高了一籌。

這段時間以來,又出現了幾個天資極好的小家夥,都走過了第七個生死輪回。

其中一個,還是青峰寨的小當家,名為夢心,也不知道是綠竹當家近些年從哪裡淘來的。

林初生因為很少去青峰寨,所以隻見過夢心一次,知道她是個古靈精怪的姑娘,總是身著一襲綠裙,與小商、綠竹、紅瑤幾位當家的關係,十分要好。

而對於這位小當家,林初生雖然隻見過一次,可卻能隱隱感受到,在她的身上有一種古怪,關乎她的因果,似乎帶著某種朦朧。

林初生身為因果神明,本可以在因果層麵上,去看儘一個人的一生。

但越是因為能做到這一點,他才越不喜歡去這麼做。

好比一片落葉,若從一開始,就能看到它從樹上脫落後,所有的軌跡,那就失去了看風吹落葉的樂趣。

倒不如看它飄落,隨風遠去,許是落入某個孩童的懷中,成了他一日的瑰寶,許是落入馬蹄,被踏入了春泥,又許是落入山間小溪,給潺潺的溪水,帶來一點意外的漣漪。

所以,林初生能看過去未來,卻不看過去未來。

恰如他發現了夢心的不同,卻也沒有特意去深究。

這或許也是他在這上億年光陰裡,心境的逐漸不同,觀萬物自然發展,又何嘗不是一種悠然。

還有那海市蜃樓,仙古遺跡,如林初生所想的那樣,自仙古皓月成為張老道的太陰道身後,青冥天地就再沒有出現過。

不過如今青冥天地的修行路,從踏入第五大境開始,也大致沿用了仙古宇內的登仙路。

懸道山,林初生獨坐在一塊青石上,早已仰觀天地許久,忽而有感長歎。

“光陰歲月長短,究竟取決於誰?這條承載了無儘光陰之水的河,又究竟有多深?”

話落,他輕輕將手中一葉拋下,看它隨風飄落,在斜陽的餘暉下飛舞,終而落到了小織麵前。

小織定定看著麵前的落葉,似因為它忽然的出現,遮蔽了太陽,導致自己少曬了一縷陽光,於是有些嫌惡,直接延伸出一條虛實草葉,將之洞穿。

這落葉的結局,若不看未來,不看因果,又如何能預料。

但林初生看的,也不是落葉的結局,而是一個從起到落的過程,恍若人的一生。

下一刻,他伸出大手,探入了光陰的長河中,嘗試在過去光陰裡,去改變落葉的軌跡,去改變那個結局。

可他卻發現,落葉已成定局。

即便他的大手,在過去的光陰中,重新抓住了那片落葉,致使其沒有落到小織麵前。

但在“現在”光陰裡,他所見到的,落葉仍然在小織腳下,沒有任何變化。

這大概就是曾經皇天古帝所說,改變過去,不等於改變未來。

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的過去未來,隻有無數個“現在”。

世人活在當下,總對過去抱有缺憾,悔不當初,總以為隻要回到過去,將缺憾彌補,就能改變未來。

這種想法,一開始就是錯的,時間本就不存在,縱使光陰會逆流,也不過是將一切重演,“時間”二字,隻是世人對光陰,抽象的定義,存在了巨大的因果悖論。

與其想著彌補過去的缺憾,不如想著珍惜當下,彌補未來,讓缺憾不再重演。

當林初生將大手自光陰長河中收回,可見那枚被他從過去光陰中抓來的落葉,開始緩緩消散。

因為錯亂了因果,落葉就不該存在了,唯一的落葉,仍然在小織腳下,依舊沒有任何變化。

他看著掌心消散的落葉,低聲說道:“那就去看看吧,如今我所能目及的,這條光陰大河的深淺。”

終而,他緩緩起身,走入了光陰長河中,步入了過去光陰裡。

下一刻,天地間的一切光景,都在他的眼中如同倒放。

他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那片落葉,自小織的腳下,重回自己的掌心。

但這一切,不過是光陰的記憶,是已經發生過的,留在光陰長河裡的殘像,即便他能夠觸及,也無法改變什麼。

哪怕是當初的皇天古帝,在一寸過去光陰中,將顧九秋所在的棺槨,送往舊古皇天,也隻是順勢而為,而非改變。

因為一切,本就已經發生過,皇天古帝也好,陰冥也罷,最終都不過隻是促成了那個來世今生的因果,讓一切完整相連。

或許,能夠真正做到改變的,隻有那群完全跳出了光陰長河的人。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道逍遙。

林初生不斷踏步,朝著光陰長河的更深處走去,天地在他的眼中飛速變換,所有發生的事,於他眼前重現,有如浮光掠影。

忽然,他眉頭一皺,腳步頓止,目光看向了遙遠之外,在青冥大陸的一道身影。

那是一位綠裙女子,正是青峰寨的小當家,夢心。

可在林初生的所見中,那夢心就彷彿是突然出現,在此之前,整個青冥天地的光陰裡,也沒有她的身影。

這讓林初生陷入了疑惑,不知對方究竟從何而來。

那剛出現的夢心,一開始不過是輪回大境初期,可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走過了七個生死輪回,之後加入了青峰寨,成為了小當家。

從林初生所見的判斷,不像是綠竹找到夢心,而是夢心找到綠竹,主動加入青峰寨。

林初生雙眸不禁微微眯起,又深深看了夢心的身影一眼後,繼續在光陰長河中踏步,僅僅是數步之後,他便走過了上億年光景,看到了自己在新天地裡重生的一幕。

他的腳步沒有任何停止,繼續向前,隨後看到了這個新天地中,在自己未蘇醒之前,無窮的衍變。

他看到了顧九秋,仍然作為采念女,在不知年地采集他的殘念,遊離在整個青冥天地間。

林初生的目光也隨之變得柔和起來,不過心中並未有太多的起伏。

因為顧九秋就活在當下,早已經記起他,得償所願。

此願,也是他與顧九秋之間,無限的情牽。

他繼續向前,又看到了許星在莫老鬼的引路下,從不知冥冥處,走入了青冥天地裡。

他也看到了娿神依在鴻蒙紫氣的蘊養下,於青冥大陸中蘇醒重生的畫麵。

他亦在青冥大陸的一方深淵裡,看到了小織還是一株小草時,為無數草木供給生機的場景。

乃至青塵天得到陰冥肉土時的畫麵,他也看到了。

以及張地天、黃老六等,無數舊紀元眾生,在新天地中,陸續從肉土中蘇醒。

這本光陰的古書,隨著林初生的不斷踏步,也在不斷翻篇,將它曾記載的一切,都浮現在林初生的眼前。

直至林初生終於,走到了新紀元的開篇,看到了天地初開的場景。

在那場景中,他看到了即將破碎的自己,也看到了才剛剛散去的大日劫光。

但這也隻是新紀元的開篇,而非那本光陰古書的開篇。

那本光陰古書的厚度,遠不止於此,在此之前,更有九十九個紀元。

林初生也不清楚,如今的自己,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可他想要試試。

當他走到新天地初開時,就能明顯感覺到一股極其強大的阻力,彷彿因為天地的更迭,讓光陰長河中,多了一道坎。

不過當林初生施展出逍遙遊後,再次踏出一步,就輕鬆邁過了這個坎。

在過去的上億載光陰裡,林初生仍然沒有踏入仙神四境,並非不能,而是時機未到。

同時,他的逍遙遊這部神明功法,也已經將第五層完整推演出來。

其實在很早很早之前,在與青塵子一爭後的兩萬年裡,他就成功推演出了逍遙遊的第五層。

奈何因為此功法殘缺太過嚴重,越往後,越難推演。

如今上億年過去,他也還沒有推演出逍遙遊的第六層。

逍遙遊這部神明功法,極為神異,乃是神明的逍遙法,在林初生的認知裡,絕不比離火神照經差。

尤其越是往後修行,他就越覺得此法驚人。

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逍遙遊是術法,離火神照經纔是功法,兩者是不同的。

在將逍遙遊修行到第五層後,林初生能明顯感受到自身的極大變化,那種逍遙天地之感,也愈加強烈。

若非天外始終有蒼茫太陽存在,林初生甚至覺得,自己想要離開太陰世界,已經輕而易舉。

而在光陰長河中邁過那道坎的他,也終於從新紀元天地,步入了舊紀元天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