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劫 第14章 岩縫求生
岩縫內一片死寂,黑暗濃稠得如同凝固的墨汁。空氣混濁,帶著泥土和岩石的腥冷氣息。空間極其狹窄,我和墨先生隻能背靠著冰冷潮濕的岩壁,勉強側身而坐,連轉身都困難。墨先生急促而壓抑的喘息聲在狹小的空間內回蕩,每一次吸氣都彷彿牽扯著肺腑的劇痛,令人揪心。
「墨先生!」我摸索著抓住他冰涼的手腕,觸手一片濕冷,那是虛汗。我心中大急,連忙從懷中掏出最後一點乾淨的布條,蘸著岩壁上凝結的冰冷水珠,小心翼翼地擦拭他額頭的冷汗和嘴角不斷溢位的暗紅色血沫。
墨先生沒有拒絕,他閉著眼,眉頭緊鎖,全身微微顫抖,顯然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剛才為了突圍和啟動那枚珍貴的「破幻玉符」,他強行壓榨本就千瘡百孔的經脈,傷勢已然惡化。
「無……妨……」他艱難地吐出兩個字,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還……死不了……」他試圖運轉功法調息,但氣息剛一凝聚,便是一陣劇烈的咳嗽,更多的鮮血湧出。
我看著他慘白的臉色和逐漸渙散的眼神,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攫住了我。不行!再這樣下去,墨先生會撐不住的!必須想辦法!
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回想墨先生教過的一切。傷勢過重,氣血兩虧,需先固本培元,穩住心脈!我想到懷中那眼靈泉旁生長的、散發著柔和生機的「月光苔」,雖然離開石洞後已有些萎靡,但或許還殘留些許靈效。
我連忙取出用油布小心包裹的幾簇月光苔,將其揉碎,混合著水囊中最後一點清水,製成一小碗散發著淡淡清香的綠色汁液。
「墨先生,喝下去,試試看。」我托起他的頭,將汁液一點點喂入他口中。
月光苔的汁液帶著清涼的生機氣息滑入喉中,墨先生的身體微微一震,緊鎖的眉頭似乎舒展了一絲,呼吸也稍微平穩了一些。雖然效果微弱,但至少暫時吊住了一口氣。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岩縫外,隱約還能聽到幽冥道修士搜尋的動靜以及地底傳來的、令人不安的沉悶轟鳴。我們必須儘快恢複行動能力,離開這個隨時可能被發現的臨時避難所。
可是,墨先生的狀態……
就在我一籌莫展之際,我懷中的無字天書再次傳來了溫熱感。這一次,溫熱感並非指向外界,而是隱隱流向我的雙手,彷彿在提示著什麼。
福至心靈!我忽然想起墨先生傳授「雷印·鎮」時提及的,雷霆之力並非隻有毀滅,其生機一麵亦可滋養萬物,關鍵在於意唸的引導!而我在靈泉旁感悟的,正是那一絲「生化」之意!
一個大膽的念頭湧上心頭。我能否嘗試用這蘊含生機的雷罡,輔助墨先生療傷?
這個想法極其冒險。雷罡之氣霸道無比,稍有不慎,非但不能療傷,反而會加重傷勢,甚至直接摧毀墨先生脆弱的經脈。但眼下,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我深吸一口氣,將意念沉入丹田。那縷淡金色的雷罡之氣經過之前的消耗和短暫的調息,恢複了些許。我小心翼翼地引導著它,不再追求其狂暴的殺傷力,而是極力回憶、模擬著靈泉旁那種春雨潤物、喚醒生機的意境,將雷霆的剛猛轉化為一種溫和而持續的滋養之力。
同時,我再次握住墨先生的手腕,將這股經過「馴化」的、極其微弱的生機雷罡,如同涓涓細流般,緩緩渡入他的經脈之中。
起初,墨先生的身體猛地一僵,臉上露出痛苦之色,我的雷罡之氣與他自身駁雜混亂的氣息產生了劇烈的衝突!我嚇得幾乎要立刻撤回,但強忍著恐懼,更加專注地控製著雷罡的力度和頻率,努力讓其變得如同滋養的雨露,而非入侵的烈火。
漸漸地,墨先生緊繃的身體鬆弛下來,緊鎖的眉頭也緩緩舒展。我渡入的那一絲生機雷罡,彷彿一滴甘露滴入乾涸的土地,雖然微不足道,卻悄然滋潤著他受損的經脈,激發著他自身的生機,與他服下的月光苔藥效隱隱形成互補。
有效!
我心中狂喜,但不敢有絲毫大意,全神貫注地維持著這微妙的平衡。這個過程對心神的消耗極大,我很快便感到頭暈目眩,但看著墨先生的氣息一點點趨於平穩,臉色也恢複了一絲血色,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不知過了多久,直到我感到精神即將耗儘,才緩緩撤回了雷罡。我癱軟在岩壁上,渾身被汗水濕透,連抬起手指的力氣都沒有了。
墨先生緩緩睜開了眼睛。雖然依舊虛弱,但眼神已恢複了清明,他看向我的目光充滿了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有震驚,有欣慰,更有一種深沉的動容。
「以雷罡……化生機……林劫,你……」他聲音依舊沙啞,卻帶著一絲力量,「你對雷霆之道的感悟……已遠超我的預期……此番,多謝你了。」
我虛弱地笑了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能幫到墨先生,比我自己突破還要高興。
「我們……必須儘快離開。」墨先生掙紮著坐直身體,雖然動作依舊艱難,但已能自主活動,「幽冥道的人不會放棄,地底的動靜也越來越大。這岩縫……撐不了多久。」
他仔細感應著岩壁外的情況,低聲道:「幻陣的能量在減弱……他們很快會找到這裡。我們必須在他們合圍之前,從另一頭出去。」
他指向岩縫深處那片更加深邃的黑暗:「這條路……不知通向何處,但……是唯一的選擇。」
我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強撐著站起來。雖然疲憊欲死,但求生的本能支撐著我。
墨先生也扶著岩壁,艱難地站起身。我們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決絕。
沒有退路,唯有向前。
我們一前一後,沿著狹窄濕滑的岩縫,向著未知的黑暗深處,蹣跚前行。身後的危機如影隨形,前方的道路吉凶未卜。
但這一次,我們並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