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個後富怎麼了 第480章 收益
收益
從五月到六月,全球汽車行業展現出了“係統性”這個詞。
不管是藏於幕後的俞興,還是政策收緊的監管,又或者頻頻出事的車企,大家都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過山峰對雷諾的做空本以為隻是一次車企的滑坡,但這卻一滑再滑,排放造假接二連三地被揭露,兩位頂級掌門人黯然下台,空頭之王在吹捧中成為封號,反壟斷行動卻再掀新章,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如此眼花繚亂的局勢之下,博世集團終於站出來反駁臟水,展現早在07年就對大眾工程師發出的警告郵件,但這種“小事”都顯得沒什麼熱度了。
六月十八日,停牌許久的大眾集團在尖銳的輿論聲中恢複交易,股價重重跌去15個點,市值蒸發超過200億歐元。
然而,與上月的黑色十分鐘不同,這一次連歐洲本土的許多民眾都有類似的評價——活該。
正常來說,普通民眾與使用者其實對汽車排放是沒什麼感受的,排放多寡並不影響正常使用。
但汽車行業這種支柱型產業出現如此重磅又接二連三的醜聞,再加上政府又迅速的撥出救市預算,雖然確實起到切斷風險傳導的作用,美國方麵的批評、歐洲在野黨派的抨擊、媒體連篇累牘的鞭撻卻都讓車企在市場裡的口碑迅速下降。
與華夏市場不同,歐洲在環保方麵興起的政治正確確實是一股不弱的力量,而與之匹配的恰是對此觀念認同的選民,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也把車企“清潔柴油”的宣傳納入買車的考量因素,現在這種情況無疑是一種欺騙。
政治博弈,商海險惡。
俞興在臨港遙望德國股市,瞧見大眾失格,耳邊彷彿響起叮叮咚咚的金幣聲。
劉琬英仍然在香江沒回,過山峰本次部分盈利資金能否順利收回恰恰要看接下來幾天的資金運作,而另一部分通過cds的資金已經在陸續合成cdo,不得不從短期轉為中長期。
合成cdo就是以cds為基礎發行了分級證券,收益也轉化為兩部分,一是通過分期到手的cdo存續期間的固定收益,二是等待cdo到期或提前清算後回收的本金。
歐洲這次是跨境調查,充分調動了不同地區的監管機構,確實是過山峰遭遇過的最嚴格的審查,好在它最終需要麵對的不僅僅是過山峰,更是遍佈全球資金所需要依賴的離岸設計。
不管歐洲如何施加壓力,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巴巴多斯、塞舌爾等離岸金融樞紐都不可能為它的調查放行,甚至於,歐洲的瑞士、盧森堡、馬耳他也難以提供更多的資訊。
這種情況下德國baf的“推定非法”既蠻不講理,也確實有效,隻是,它難以確定凍結的資金是否真的歸屬於過山峰。
截止到六月中旬,baf凍結的資金已經驚人的超過4億歐元。
按照相關負責人莫裡克麵對媒體的說辭,那便是“我們成功重創了破壞歐洲金融市場穩定的空頭”,而按照他私底下和同僚們的交流,還有後半句沒法公開表述,“但我們不知道過山峰是不是在重創之列”。
過山峰的離岸設計手法很成熟,資金埋伏又比較早,彼時極可能是按照正當程式運作,所以就很難通過技術手段來區分。
莫裡克和法國af過來的卡洛斯並肩作戰地追查異常資金,但也不得不坦承心中的絕望,覺得未來都很難鎖定過山峰,而如果全球金融資訊進一步推動,那時候的過山峰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卡洛斯更年輕,也對未來相對樂觀,既安慰也是鼓舞莫裡克:“過山峰肯定還會行動,我回去就申請保留針對過山峰的調查小組,過山峰確實很厲害,但看索羅斯、查諾斯那樣厲害的空頭也有敗績,人總是會犯錯的,我們可以等待過山峰犯錯,沒準他們這次就因為分贓不均而內訌了呢。”
不過,如果拋下對過山峰的執念,單看美國知名對衝資金們堅持不懈的批評,成效也還是不錯的。
6月23日,肩負過山峰資金運作重責的劉琬英終於返回臨港,神色之間頗為疲憊。
與她一起回來的還有兩輪做空的部分利潤,過山峰這次是股票、期權加對衝的組合齊上陣,收獲或許可以有些對得上同行的吹捧。
目前從歐洲轉到離岸公司的資金超過8億美元,還有接近6億美元停在歐洲不同國家的公司賬戶裡繼續等待大眾股價的走向,而轉換成cdo的資金接近5億美元。
這部分cdo像是存了個定期的大額存款,既可以等待到期取出,也可以迅速的打折變現。
劉琬英見到俞興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