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毒後娘:靠美食養活一窩小反派 139
先下手為強
不過老人家年紀大了,牙口不好,偏愛軟爛些的菜。
他平日飲食清淡,忌油腥,更喜燉煮爛熟的菜肴。
過於酥脆或筋道的食材,往往難以咀嚼,因此家人常叮囑廚房要特彆注意火候與選料。
今日宴席菜品雖豐,但他隻挑著軟和的幾樣略嘗。
栗子燉雞一上來,他眼睛一亮,卻遲疑著沒動筷子。
金黃的雞塊與栗子的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唐老爺子眼中流露出興趣,可手中的筷子卻遲遲未伸出去。
他低頭看了看燉雞,又微微皺眉——雞塊雖爛,卻仍有纖維感,不知是否適合他這副老牙口。
燉雞的肉不像魚或者獅子頭那麼軟,他怕嚼不動。
魚肉細嫩,入口即化;獅子頭則是用極細的肉糜製成,軟糯如泥。
而雞肉,即便是燉久了,肌理依舊分明,稍有不慎便容易發柴。
唐老爺子年輕時愛吃紅燒雞塊,如今卻是望而生畏,生怕咬一口卡在齒間,反失體麵。
還是陳員外讓人夾了一塊雞肉放進他碗裡。
“老爺子您嘗嘗,這雞肉燉得夠爛,栗子也甜得很。”
陳員外親自執壺,為唐老爺子斟了一杯溫茶,又轉頭對身旁仆人輕聲叮囑:“把雞腿肉最嫩的那一塊夾給唐老。”
仆人會意,挑了塊去骨的雞肉,輕輕放入老爺子的青瓷碗中,動作恭敬而細致。
在陳員外的勸說下,唐老爺子小心地咬了一口。
他微微低頭,牙齒緩緩合攏,試探著咀嚼。
起初還有些緊張,生怕咬到硬處,可下一瞬,臉頰的肌肉卻微微放鬆。
那雞肉非但不柴,反而軟嫩多汁,入口即化,油脂的香氣與栗子的甘甜在口中交融,毫不粘牙。
沒想到雞肉一點也不柴,入口軟嫩,香氣撲鼻。
肉質酥爛卻不散,汁水豐盈,每嚼一下,都有濃鬱的香味溢位。
更妙的是,栗子也燉得恰到好處,外皮微裂,內裡粉糯,甜味自然,與雞肉的鹹香相輔相成,層次分明。
他驚訝道:“這廚子手藝真不錯!你們是從哪家請來的?”
唐老爺子放下筷子,臉上浮現出由衷的讚歎。
他環顧四周,眼中滿是欣賞與好奇,聲音也提高了幾分:“能把雞肉燉到這般軟爛入味,又不失其形,火候掌控得當真精妙。這位師傅,絕非尋常之人啊。”
陳員外緩緩地搖了搖頭,神情有些無奈地說道:“我還真不清楚這位師傅的底細,是洛公子親自推薦過來的。他當時隻說,這位師傅是水碼頭那邊一個小攤上的,手藝特彆地道,便讓我一定要請來試試。”
唐老爺子聽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熟悉的光芒:“哦?你剛才提到水碼頭,那我倒是知道一位廚藝了得的姑娘。她可不是誰家的傭人,而是自己在碼頭邊上開了一家小吃鋪,名叫‘南北小吃’。那鋪子不大,生意卻一直很紅火,尤其是她做的幾道拿手菜,在附近頗有些名氣。”
陳員外一聽,也提起了興趣,臉上頓時浮現出驚喜的笑容:“真是巧了!今天我請來的這位廚子,也正是從水碼頭那邊請過來的。你說的那家‘南北小吃’,我早有耳聞,街坊鄰裡提起過好幾次,說那姑娘做的飯菜既實惠又好吃。說不定啊,他們倆的小攤還真是挨在一起的!”
兩人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桌上的糟溜魚片已經不知不覺被眾人吃去了小半盤。
盤邊還殘留著幾滴油亮亮的醬汁,映著燈光,顯得格外誘人。
唐老爺子環顧四周,見在座的賓客們吃得津津有味,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便忍不住轉過頭,輕聲問坐在身旁的孫子:“這魚片味道怎麼樣?合不合你的胃口?”
孫子雙眼亮得像星星,語氣激動地回答:“祖父您快嘗嘗吧!這魚片的味道,簡直和您以前說的一模一樣——肉質緊實,一點都不鬆散,入口又有彈性,咬下去還能感覺到紋理分明。依我看,用的肯定不是普通的草魚,極有可能是黑魚!隻有黑魚的肉才這麼紮實!”
他話音未落,旁邊的一位客人也連連點頭,附和道:“沒錯,我這些年也吃過不少地方的糟溜魚片,有些是酒糟味太重蓋了鮮味,有些是火候過了,魚肉發柴。可這一回,這魚片真是難得的好——滑嫩卻不爛,有嚼勁又不硬,口感層次分明。從肉質來看,確實不像草魚,更像是用黑魚片烹製而成的。”
唐老爺子原本還隻是聽著,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致。
他不再猶豫,立即伸手夾起一塊魚片。
筷子剛觸到魚片,便感覺到它的韌性——不軟不爛,完整地被夾了起來,沒有絲毫碎裂。
他將魚片送入口中,先是濃鬱醇厚的酒糟香氣在舌尖彌漫開來,那股獨特的發酵香氣既不刺鼻也不搶味,恰到好處地滲入魚肉之中。
緊接著,魚肉本身的鮮甜滋味緩緩釋放,與糟香交織在一起,相輔相成,越嚼越有味道,彷彿每一口都在喚醒味蕾的記憶。
他一口將魚片嚥下,連話都來不及說,便立刻端起自己的小碗,舉起筷子,急急忙忙地伸向盤中,想要搶先撈走剩下的魚片。
再不下手可真沒了!
其他客人正你爭我搶,筷子交錯,盤子裡的魚片眼看就要見底。
終於,當最後一片魚片滑入腹中,唐老爺子仍意猶未儘地咂了咂嘴,回味良久,才緩緩轉過身,鄭重其事地問陳員外:“這位做菜的師傅到底是誰?手藝如此精湛,非同凡響,我無論如何也得親自見上一麵,好好認識一下。”
陳員外笑了笑,語氣帶著幾分慶幸:“說來也巧,我也是聽洛公子提起的。他說這位師傅在水碼頭有個小攤子,就開在‘南北小吃’旁邊,每天現殺現做,用料講究,手藝極好,所以我就動了念頭,特地請來掌勺今天的宴席。”
唐老爺子聽了,撫掌一笑:“還真是湊巧啊!你說的這位師傅,和我熟知的那位開‘南北小吃’的姑娘,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竟可能就是隔壁鄰居!這魚肉能做得如此出色,火候精準,調味到位,搞不好做菜的這兩人,平日裡還有交流,甚至有些淵源也不一定。”
陳員外接話:“我雇的廚子,是個年紀不小的老師傅。平日裡做事穩重,手藝也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