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好感係統:從祁同偉開始改變 第100章 新的戰場
深秋的陽光透過灰磚小樓的窗欞,在辦公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陸則的指尖在那份檔案上輕輕敲擊,腦海中係統同步給他的這一世的記憶也隨之浮現。
想到祖父林景行臨終前握著他的手,叮囑「守好文脈」的畫麵,又想起母親林雪前段時間通話時「堅守初心、不負家國」的殷切囑托。
陸則深吸一口氣,眼神逐漸變得銳利如鷹,他深知,麵對季鴻遠這樣強大的對手,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穩紮穩打,才能不負家族榮光,守住中華文脈的根基
陸則將那份與季鴻遠有關的歐洲現代藝術展審批檔案攤開,指尖劃過展品清單上的「抽象主義版畫係列」字樣,眉頭微微蹙起。
陳科長留下的過往審批檔案中,同類涉外展覽的展品介紹通常會附帶詳細的作者背景和創作意圖說明,而這份申請裡,這部分內容卻含糊其辭,隻標注著「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籠統表述。
他起身走到鐵皮櫃前,翻出標有「涉外專案可疑記錄」的檔案盒,裡麵一份1992年的展覽複盤報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報告中提到,當年某歐洲油畫展曾混入幾幅影射我國抗戰曆史的作品,雖及時撤展,但已造成部分不良影響,而那個展覽的協辦單位,正是此次申請方「中歐文化交流協會」。
陸則指尖摩挲著報告上的字跡,心中愈發確定,這個看似普通的藝術展背後,大概率藏著文化滲透的貓膩。
正當他梳理線索時,辦公電話突然響起,是省委黨校的總機轉接,母親林雪的聲音從聽筒裡傳來,帶著熟悉的溫和:
「阿則,到新崗位一週了,還適應嗎?
你外祖父的老朋友、故宮博物院的李館長最近要辦一個民間文物保護研討會,知道你調去負責文化監管審批工作,特意問起你,想請你出席做嘉賓。」
陸則心中一動,李館長是外祖父林景行的至交,深耕文物領域數十年,人脈廣闊,若能藉助這個研討會,既能進一步融入文化界,又能暗中打探季鴻遠的動向,可謂一舉兩得。
他當即應下:「媽,我這邊沒問題,具體時間您讓李館長的秘書跟我對接就行。」
掛了電話,陸則剛將電話記錄本放回桌麵,就看到桌角放著的一份《文化報》,頭版標題赫然是《季鴻遠教授談文化自信:相容並蓄方為正道》。
文章中,季鴻遠借解讀敦煌文化,暗指中國傳統文化「封閉保守」,鼓吹「需以西方文化為參照重構華夏文明」,字裡行間滿是精心包裝的滲透話術。
陸則看著報紙上季鴻遠的照片,這位頭發花白、戴著金邊眼鏡的老者,麵帶溫和的笑容,眼神裡卻藏著難以察覺的算計。
陸則開啟陳科長交接時,提前準備好的檔案資料。仔細的翻閱著近三年有可疑滲透跡象的專案記錄,尤其是和季鴻遠教授有合作的機構。
經過一段時間的查詢路則發現季鴻遠確實不好對付,這人在學界聲望太高,行事又滴水不漏,將所有的一切言行都偽裝成的進步學者的身份。
陸則還發現,季鴻遠打著響應改開的口號,與上層一些認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那些買辦,遙相相呼應,利益構成盤根錯節,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燒身。
陸則拿起鋼筆,在稿紙空白處圈出關鍵語句,又從抽屜裡取出筆記本,寫下「覈查中歐文化交流協會資金來源」,「對接李館長瞭解研討會嘉賓名單」等待辦事項。
剛寫完,辦公室門被輕輕敲響,門口站著一位年輕的女同事,手裡捧著一摞檔案:「陸科長,這是上週未歸檔的涉外圖書審批材料,陳科長交代讓您過目。」
陸則接過檔案,隨手翻閱時,一份《西方文化與近代中國轉型》的譯著審批表引起了他的注意。
譯者署名「沈曼」,而在國家情報部門調查到的情報中,這個名字正是季鴻遠麾下核心代理人之一。
審批表的內容簡介裡,赫然寫著「揭示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化的阻礙作用」,與季鴻遠在報紙上的論調如出一轍。
說起來,沈曼並非傳統意義上深耕學界的學者,而是季鴻遠在十年動亂末期發掘的「璞玉」。
她的祖父曾是民國時期依附於軍閥的文人,因站隊失誤在建國後遭受衝擊,家族也從昔日的書香門第淪為普通市民。
這種身份落差讓沈曼自小對主流價值觀心懷抵觸,尤其在青年時期接觸到季鴻遠的「學術革新」言論後,更是將其奉為精神導師,認定隻有徹底否定傳統文化、全麵擁抱西方文明,才能改變自身命運。
憑借著過人的語言天賦和敏銳的文字把控力,沈曼考入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畢業後進入商務印書館擔任外文編輯。
季鴻遠正是看中了她的專業能力與內心的反叛傾向,主動將其納入麾下,先是推薦她參與各類涉外學術交流活動,為她積累人脈資源,後又資助她赴英國深造。
在海外期間,沈曼接受了係統的西方中心主義學術訓練,同時暗中為季鴻遠傳遞國內文化界的動態資訊,成為其連線中外滲透網路的重要紐帶。
歸國後,沈曼憑借季鴻遠的引薦,迅速躋身精英譯者行列,專門挑選那些抹黑中國傳統文化、鼓吹西方製度優越性的外文著作進行翻譯。
沈曼擅長將尖銳的滲透觀點包裝成學術化的表述,巧妙規避出版審查,其譯著因「視角新穎」「論證嚴謹」深受高校文科師生的歡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一代的認知。
更重要的是,她利用編輯和譯者的身份,搭建起覆蓋出版界、學界的資訊網路,能精準捕捉文化監管的漏洞,為季鴻遠的「白帆計劃」篩選合適的滲透載體,甚至協助其將篡改後的學術成果推向國際舞台。
根據情報部門獲取到的資訊,季鴻遠曾在私下場合稱她為「最鋒利的文化手術刀」,足以見得她在整個滲透網路中的核心地位。
陸則不動聲色地將這份審批表單獨抽出,放進抽屜的隱秘夾層,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計劃,決定從這位譯者入手,或許能找到季鴻遠的關鍵線索。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陸則望著桌麵上攤開的檔案和報紙,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已經站在了文化鬥爭的最前線。
季鴻遠的網路盤根錯節,滿清遺老圈的勢力虎視眈眈,這場戰役註定充滿荊棘。
陸則想到這,握緊了拳頭,目光堅定,一場悄無聲息的較量,已然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