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好感係統:從祁同偉開始改變 第102章 擊垮沈曼
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內座無虛席。沈曼身著月白色西裝套裙,胸前那枚嵌有藍寶石的胸針在聚光燈下泛著冷光,她正站在主席台上慷慨陳詞,《西方文明的普世之光》的譯著封麵在身後的投影幕布上格外醒目。
「……華夏文明的現代化轉型,之所以步履維艱,根源在於傳統文化的封閉性與滯後性。」
沈曼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全場,眼神掃過台下的媒體與學者,帶著刻意營造的自信
「而西方文明所倡導的普世價值,恰如刺破黑暗的光,為我們提供了重構文化體係的全新參照。」
台下響起零星的掌聲,懷特偽裝的西方學者帶頭叫好,清華大學的李教授與社科院的張研究員頻頻頷首。
沈曼正準備繼續深入闡述,卻見核心論證部分引用的《劍橋人文評論》匿名論文,我已通過漢東大學圖書館的國際文獻檢索係統反複核驗,並正式致函該刊編輯部求證。
對方書麵回複明確表示,近五年從未刊登過此類主題的文章,你口中的『權威文獻』實為無據可查的偽造內容,這已違背學術研究的基本誠信原則。」
此言一出,現場瞬間安靜下來。沈曼的臉色驟然一白,強裝鎮定地反駁:「這不可能!我親眼核對過期刊原文影印件,你這是對我學術成果的惡意質疑!」
「學術探討當以實證為據,而非空口辯駁。」陸則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抬手示意工作人員切換投影內容。
幕布上立刻出現了漢東大學圖書館的檢索記錄截圖、與期刊編輯部的往來函件掃描件,以及對方加蓋公章的否定回複,證據鏈清晰完整。
「不僅如此,你譯著中宣稱的『西方前沿理論』核心框架,與我外祖父林景行先生的未刊手稿高度重合,卻在關鍵觀點上刻意扭曲原意。
作為林家指定的手稿整理人,我對這些文獻的熟悉程度,足以證實你存在刻意篡改原始文獻的學術不端行為。」
「林景行」三個字如同驚雷炸響,台下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李教授猛地坐直身體,張研究員更是失聲驚呼:「您是林老先生的外孫?難怪對傳統文脈研究有著如此深厚的積澱!」
陸則點頭,目光轉向沈曼,語氣帶著學術探討的嚴謹與不容置疑的權威性:
「我外祖父畢生致力於華夏文脈的傳承與研究,你譯著中歪曲的『傳統倫理虛偽論』,正是他當年在西南聯大授課時重點批判的殖民主義謬論。
這些手稿目前由陸家捐贈給北大圖書館特藏部,我帶來了手稿關鍵頁的影印件,與你譯著中的篡改內容逐句比對,每一處刻意修改的痕跡都清晰可見,完全有據可查。
學術研究允許觀點爭鳴,但絕不容忍偽造與篡改行為。」
工作人員隨即投影出泛黃的手稿影印件與譯著內容的對比圖,台下學者紛紛俯身細看,低聲議論起其中的明顯差異,不少人臉上露出震驚與質疑的神色。
陸則頓了頓,繼續從學術角度展開辯駁:「其次,你在發言中聲稱蘇繡技藝源自歐洲,這一結論完全違背史料記載。
我外祖父當年牽頭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曾係統考證過蘇繡的起源,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明代《刺繡圖譜》孤本,以及蘇州刺繡研究所館藏的清代傳承檔案,都明確記載了蘇繡從唐代初步形成到明清鼎盛的獨立發展脈絡。
恰好,故宮的李館長今日也在場,他可從文物考證角度佐證這一曆史事實。」
人群中,一位白發老者站起身,正是故宮博物院李館長。他沉聲道:「陸則所言句句屬實,林景行先生當年的蘇繡起源考證報告,結合現存文物史料,至今仍是該領域的權威研究成果。
沈女士的觀點無視實物史料與學術共識,實難稱之為嚴謹的學術論斷。」
沈曼的身體開始劇烈顫抖,指尖死死攥住講台邊緣,原本的自信早已蕩然無存。
懷特試圖上前以「學術觀點差異」為由打圓場,卻被陸則冰冷的眼神製止。
陸則刻意放緩語速,將話題聚焦於學術層麵,繼續說道:「最後,從翻譯學角度來看,你譯著中多處關鍵術語的譯法存在嚴重偏差,且對西方學術著作的核心思想存在誤讀。
例如將『culturalparticuris』(文化特殊主義)譯為『文化封閉主義』,刻意扭曲原文內涵以契合你的論證邏輯,這已超出合理翻譯誤差的範疇,屬於典型的學術誤導行為。
基於以上三點,我認為該譯著尚不具備正式出版傳播的學術資質,建議出版方啟動內容複核程式。」
這番純學術層麵的精準辯駁,是盧澤早有準備的作戰方案。
既徹底擊垮了沈曼的心理防線,又未觸及任何敏感資訊,始終將爭論限定在學術框架內。
她雙腿一軟,扶住講台才勉強站穩,臉色慘白如紙。
台下的記者們瞬間沸騰,閃光燈此起彼伏,圍繞學術造假的提問聲不絕於耳。
李教授與張研究員麵色鐵青,當場宣告與沈曼斷絕所有學術合作,並呼籲學界建立更嚴格的成果審核機製。
在場的多位資深學者紛紛點頭附和,對陸則的學術素養與敢於較真的態度讚不絕口,他在學界的威信就此初步樹立。
陸則站在原地,眼神平靜卻透著學術工作者的堅定。
他從公文包中取出外祖父的《華夏文脈考》,高聲說道:「文化自信,始於對曆史的敬畏,源於對傳統的傳承,更基於嚴謹求實的學術精神。
學術領域當以真理為尊,任何試圖通過偽造、篡改、誤導等手段扭曲文化認知的行為,都終將被學界所摒棄。
願我們共同堅守學術底線,守護文脈本真。」
這番話意有所指,既傳遞了學術立場,又未過度刺激對方背後勢力。
季鴻遠安排在現場的眼線見狀,隻是默默觀察著局勢變化,並未顯露異常。
懷特則強裝鎮定地記錄著現場情況,眼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陸則望著窗外飄落的銀杏葉思考著,此次首發式上的學術反擊,不僅成功揭穿了沈曼的學術造假行為,更在學界樹立了扞衛傳統文化與學術誠信的鮮明立場。
陸則刻意將交鋒限定在學術層麵,既達成了敲山震虎的初步效果,又不用擔心,嚇跑了後麵的大魚,為後續通過沈曼這條線索深入調查其背後的學術網路留下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