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好感係統:從祁同偉開始改變 第104章 揭蓋子
專項整治行動的通告印發當晚,陸則辦公室的台燈亮到後半夜。
鋪開一張白紙,用紅筆圈出「影視行業」四個字,旁邊批註著外祖父林景行的手稿摘錄:「聲畫傳情,其勢如潮,可載正道,亦可覆邪說。」
指尖劃過批註,陸則眼底閃過銳光。他之所以選擇從陳凱歌下手,絕非偶然。
在九十年代的文娛生態中,電影與電視劇正憑借視聽傳播的獨特優勢,成為大眾獲取資訊、接受文化熏陶的核心渠道。
一部熱映電影的觀影人次動輒百萬,一部熱播劇的覆蓋人群更是數以千萬計,其影響力遠超依賴文字傳播的紙質媒體。
更關鍵的是,影視圈作為文化滲透的重災區,早已成為境外勢力與行業特權階層勾結的溫床。
此前清理的《西方文明啟示錄》等違規專案,雖本質是文化滲透,但多以紀錄片、文學作品形式傳播,受眾相對小眾且傳播速度較慢。
而影視內容憑借具象化的表達、沉浸式的體驗,更容易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的價值觀。陸則清楚記得,後世某部被境外資本操控的曆史劇,通過歪曲近代史、抹黑民族英雄,誤導了整整一代青少年對曆史的認知。
如今《霸王彆姬》署名造假的背後,不僅是行業資源的壟斷,更潛藏著「特權者掌控文化話語權」的危險。
若任由這種「名不副實」的創作者占據影視圈核心資源,未來很可能出現更多被資本與特權裹挾、傳遞錯誤價值觀的作品,從根基上侵蝕華夏文脈。
陳凱歌的案例,恰好是打破這一困局的最佳切口。
一方麵,《霸王彆姬》作為衝擊戛納金棕櫚的熱門影片,自帶極高的行業關注度,以此為突破口開展整治,能形成最強烈的示範效應,讓整個文娛圈瞬間意識到此次專項行動的決心與力度;
另一方麵,陳凱歌「圈內二代」的身份、藉助父親竊取創作成果的行為,集中體現了影視圈資源壟斷的核心弊病,拿他開刀,就是向所有依附背景、投機取巧的從業者發出明確警告。
「陸科長,這是剛收到的匿名舉報信,足足有十幾封。」淩晨時分,小趙頂著黑眼圈推門而入,將一疊信封放在桌上。
信封上沒有寄件人資訊,裡麵的內容卻高度一致——全是影視圈從業者對「圈內二代」壟斷資源的控訴:
某新銳導演的劇本被某導演之子剽竊,維權時反遭資本打壓;
某劇組場記爆料,自己的創新拍攝方案被製片人之子強行頂替,對方卻連基礎的鏡頭語言都不懂;
某老演員直言,近年來優質角色幾乎被「星二代」包攬,有實力的普通演員隻能接拍邊角料角色。
陸則快速翻閱著舉報信,其中一封落款為「影視圈匿名同盟」的信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信中寫道:「陳家父子之事,不過是冰山一角。我們隱忍多年,卻因勢單力薄難以抗衡。若有官方撐腰,我們願提供所有證據,隻求還行業一片清明。」
看到這裡,陸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他知道,自己的預判沒錯,影視圈並非鐵板一塊,在特權階層的壓迫下,早已聚集了大量不滿的從業者。
他們或許是懷纔不遇的導演、被埋沒的編劇,或許是堅守匠心的演員、幕後工作人員,隻是一直缺乏一個敢於發聲的契機。
而此次針對陳凱歌的整治行動,恰好點燃了他們反抗的引線。
果不其然,兩天後,小趙帶來了一個關鍵訊息:
「陸科長,有位叫秦峰的導演聯係了我們!
他說願意以個人名義公開支援專項整治行動,還說已經聯絡了二十多位業內有威望的老導演和新銳創作者,準備聯合發表宣告,揭露影視圈資源壟斷的黑幕。」
秦峰的名字,陸則早有耳聞。
這位以拍攝現實題材影片聞名的導演,憑借一部《黃土高坡上的太陽》斬獲過國內多項電影大獎,卻因拒絕依附資本與特權,近年來屢屢遭遇專案撤資、審批被卡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陸則通過情報渠道得知,秦峰曾多次公開抵製季鴻遠勢力借影視專案植入文化滲透觀點的行為,因此被季鴻遠的門生處處打壓,雙方積怨已久。
此前陸則清理違規專案時,秦峰還曾匿名寄來過一份行業黑幕清單,其中就包含季鴻遠勢力與部分「圈內二代」勾結的線索,為覈查工作提供了不少助力。
陸則立刻撥通了秦峰的電話,電話那頭,秦峰的聲音帶著壓抑已久的激動:
「陸科長,你終於動手了!這些年,我們看著那些草包靠著父輩人脈呼風喚雨,真正想做事的人卻舉步維艱。
陳凱歌這事就是個典型,他憑什麼拿著陳懷皚先生的心血去國際上領獎?
憑什麼占據著最好的資源卻拍出一堆爛片?
更可氣的是,季鴻遠那幫人還借著這些人的專案散播歪理邪說,把影視圈搞得烏煙瘴氣!」
「秦導,現在不是發泄情緒的時候。」陸則沉穩地回應
「我需要你們提供具體的證據,無論是資源壟斷的鏈條、署名造假的例項,還是季鴻遠勢力借影視專案搞滲透的線索,越詳細越好。
專項整治行動需要業內的聲音,更需要實打實的證據支撐。」
「證據我們早就準備好了!」秦峰的聲音透著堅定
「我聯合的這些人,每個人都掌握著不同的黑料。
有某導演之子挪用製片資金的賬目,有某『星二代』耍大牌導致劇組停工的錄音,還有幾家影視公司壟斷專案資源的內部協議。
更重要的是,我們手裡有季鴻遠的門生通過投資影視專案,要求編劇修改劇本植入西方中心主義觀點的郵件記錄!
隻要你這邊堅持到底,我們就敢把這些都公之於眾!」
掛了電話,陸則走到窗邊,天邊已泛起魚肚白。樓下的自行車流漸漸密集,新的一天開始了。
他清楚地知道,秦峰等人的加入絕非偶然,季鴻遠長期以來藉助學術影響力滲透影視圈,扶持親信占據核心資源,早已引發眾多堅守創作初心的從業者的不滿。
而此次針對陳凱歌的整治行動,恰好給了他們一個聯合反抗的契機,讓他們看到了打破特權壟斷、清除文化滲透毒瘤的希望。
隨著秦峰等人的入局,這場針對影視圈的風暴,不僅將徹底撕開資源壟斷的黑幕,更將順勢牽出季鴻遠在影視領域的滲透網路,為後續精準打擊「白帆計劃」奠定基礎。
他要做的,就是握緊手中的「審核利劍」,以陳凱歌案為支點,撬動整個影視圈的變革,聯合所有正義力量,將特權壟斷與文化滲透的雙重毒瘤連根拔起,為華夏影視的健康發展,開辟出一條真正「能力至上、自由競爭」的道路。
此時,辦公桌上的電話再次響起,是國際版權組織的來電。陸則深吸一口氣,接起電話,聲音沉穩而有力:
「您好,這裡是文化市場監管處。關於中國文化審批的新政策,我可以明確告知——我們歡迎所有優質的文化作品交流,但絕不允許特權壟斷與文化滲透,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電話結束通話的瞬間,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那份《華夏文脈考》上,「守正出新,方能源遠流長」的字跡,在晨光中熠熠生輝。陸則知道,這場戰鬥才剛剛開始,而他已然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