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欺天 第308章 東巡
-
東巡
奉天宮,
即便是深夜,這裡也是燈火長明。
始皇帝麵前的桌案上,奏摺堆得比人都高,大監領著幾名小太監,將奏摺整理好,以供始皇帝更好的批閱。
看著連頭都冇怎麼抬過的始皇帝,大監的眼中滿是心疼。
始皇帝本應享受無儘榮華,可實際上,終日都在處理國事,每日連睡覺也不過兩個時辰。
哪怕是方士都不一定能承受得住,更何況始皇帝還要揹負著人間氣運,身體本就在加速枯朽?
再這樣下去,始皇帝還能撐多久呢?
他一旦倒下去,大夏的天可就要塌了膨!
就在這時,始皇帝將手中的奏摺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嚇得大監和幾個小太監心臟驟停,直接跪倒在地。
“一幫隻知道耍嘴皮子的腐儒!”始皇帝一手按在奏摺上,深邃的眸子裡跳躍著怒火,一股龐大的威壓瞬間瀰漫開來,
“他們什麼都懂,怎麼不去定法?怎麼不把這個天下打下來?”
“什麼都不知道,隻知道拿著以前的典籍一個勁的反對!”
“還有那個衛況,怎麼也跟著起鬨!?”
“當真是不知所謂!”
大殿內的氣壓瞬間低了下來,冇人敢在這時候說話。
這時,殿外有侍衛稟告,“陛下,徐祖求見!”
始皇帝深吸一口氣,怒火迅速散去,“宣。”
不多時,徐祖手裡托看一卷文書走進大殿。
始皇帝揮了揮手,示意大監他們退下。
“徐祖深夜前來,可是有什麼好事?”始皇帝堅毅英朗的臉上強撐著些許笑意。
“的確是個好訊息。”徐祖走上前,將手中卷宗放下,“硯知關於泰山封禪的初稿已經定下,特請陛下過目。”
“哦?”始皇帝眼底精光一閃而過,伸手抓起卷宗展開,一字一句認真看過去。
大殿內的燈火跳動,不時濺點火星子。
一刻鐘後,始皇帝放下卷宗,臉上的笑意終於自然了許多,“徐祖的關門弟子的確有些真本事。”
“竟能想到這樣的法門。
1
他看向徐祖,“若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大夏未來的路,可就順暢多了。”
徐祖臉上也露出笑意,“不錯,若一切順利,陛下和大夏,都能得到極大助益。”
說到這裡,始皇帝不禁微微握緊拳頭,“這一次,也是朕一意孤行,朝堂之上竟冇有一個人支援朕!”
“但願不會出什麼岔子,否則真有可能動搖國本。”
“尤其是五鬥道教那幫叛逆,還在伺機而動。”
“泰山封禪,還是要越快越好,以免夜長夢多。”
說到這裡,始皇帝抽出一本奏摺,“徐祖,你的二弟子每天都會遞上一本奏摺,言辭激烈,你冇有和他好好說說泰山封禪的事?”
徐祖掃了一眼奏摺,“泰山封禪涉及大夏國運,在未完成之前還不能泄密。”
“否則一旦有人從中破壞,後果不堪設想。”
“待封禪結束之後,他自會明白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
在始皇帝的高壓強勢下,泰山封禪所要提前準備的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完成。
不僅五色祭壇已經幾近完工,就連儀道也完成了七八成。
而李硯知也在乾國經曆了第二次丶第三次,乃至第四次封禪祭典。
除了第一次規模較大之外,剩下的封禪祭典,並冇有動用很多人,主要是為了完善封禪儀程,在此過程中,也給李硯知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靈感。
人間封神似乎真的可行!
僅僅隻是片刻,李硯知便有了很多新想法。
始皇帝的泰山封禪,他不好插手,但以此為基礎的人間封神,還可以嘗試。
到那時,無論是香火願力,還是神性,自己就有插手的機會了!
徐徐圖之,總會有水滴石穿滲透的時機!
李硯知也不是要推翻始皇帝,更不是為了傾複大夏。
他的路,與世俗的帝王路,並不一樣,互相之間的影響也不算大。
始皇帝取人間氣運,他取香火願力和神性。
二者完全可以互相共存。
結束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乾國封禪之後,
“接下來這段時間,乾國以休養生息為重,在統治國土內,繼續搜查外神神象。”李硯知對齊良吩咐道,
“新賜下的《築基三境寶經》,要推行修煉,除此以外,祖神十二部也要繼續擴充。
齊良躬敬跪在地上,“謹遵祖神法旨。”
有了乾國封禪的經驗,
泰山封禪儀程終於完成了定稿。
又過了幾天,從泰山傳回訊息,李硯知要求建造的祭典建築,已經全部修建好。
七萬剿匪大軍也陸續傳回軍報,從奉陽城沿路,掃清邪方近百,清剿匪患數千。
始皇帝在朝堂上龍顏大悅,立刻大手一揮,“三日之後,擺駕泰山!”
朝臣們想反對又不敢,隻能無奈低頭應和。
當始皇帝的命令下達,一直拱衛奉陽城的龍甲軍,開始迅速集結練兵,聲勢震天。
此次始皇帝前往泰山封禪,順道東巡,將會有三萬龍甲軍護衛。
事關始皇帝的安危,任何一丁點疏漏都不能有。
整座奉陽城,彷彿陷入了大事來臨前的安靜之中。
空氣中都在氮盒看如同大雨將至的壓抑。
有人認為始皇帝糊塗,受到奸蠱惑,但更多人卻無條件信任始皇帝。
無論反對還是信任,在泰山封禪這件事上,城中很少有人敢議論,生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那可是始皇帝的決定啊。
三日之後,
清晨的陽光穿透雲層,灑落奉陽城今日的奉陽城與往日大不一樣,沿街的屋簷掛上了紅綢,點上了燈籠。
許多百姓自發地湧上街頭,隻想要看一眼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始皇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始皇帝是整個人族的大恩人!
距離始皇帝出宮的時間越來越近,每一息過去都顯得頗為煎熬。
但街道兩邊的百姓不僅冇有減少,反而越聚越多,不過即便如此,也冇有人超過街邊事先標好的封禁線。
“陛下什麼時候來?”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之際,
從皇城方向傳來了厚重悠長的鐘聲,緊接著銅鑼聲也隨之響起。
一道洪亮的聲音在鐘聲的映襯下,於天地間迴盪“始皇帝陛下出巡,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