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方士欺天 > 第307章 始皇帝想做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方士欺天 第307章 始皇帝想做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始皇帝想做什麼?

“建五色祭壇?還要修築儀道!?”

“原本單純的封禪祭典,就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從奉陽到泰山,一路上要多少消耗?現在還要大肆修建祭祀之地,這不是勞民傷財又是什麼?”

“有這個錢財人力,在北境多修一段氣運長城不好嗎?”

“奸侯當道!奸當道啊!”

“一定是李硯知,一定是他!他不僅蠱惑了徐祖,更蠱惑了陛下!”

“妖星降世,他就是大夏最大的妖星!”

“動搖國本,罔顧民生,大夏危矣—

當始皇帝命令九卿之一的奉常,按照要求修建五色祭壇和儀道之後,大夏朝堂徹底震動。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文書博土,哪怕冇有明麵上指著奉天宮罵,但在暗地裡個個搖頭歎息,扼腕痛呼。

大夏好不容易在舊神廢墟上,創建起了第一個人族大一統國家,如今還在和舊神遺骸做鬥爭。

現在,卻有人妄圖在大夏重現神明,這不是要傾複大夏又是什麼!?

可是,始皇帝之命,他們不得不遵從,否則便是抗旨不尊,欺君罔上。

欽天宮,

衛況已經數日冇有閤眼,他愜坐在桌案前,雙眼滿是猩紅血絲。

“二師兄,你這是何苦?老師和小師弟一定有自己的考慮,他們不可能拿大夏去冒險。”商黎看著好似丟了魂一樣的衛況,出言寬慰道。

衛況轉過頭,盯著商黎,“那為什麼老師不回我的信?”

“小師弟本就走在神路上,天下能走上神路的,還有誰?連老師都不行!”

“這泰山封禪,難道真是僅僅為了始皇帝的修行嗎?難道現有的《築基三境寶經》還不夠嗎?”

“若是不夠,以小師弟的天資,未來肯定可以繼續完善!”

“為何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和舊神牽扯上關係?”

“老三,你捫心自問,你覺得小師弟在這件事裡,冇有摻雜私心嗎?”

商黎一下子被問住了,他很清楚,小師弟是當今天下,最有機會成神的那個人,也是老師一直在為人間培養的撐天柱石。

泰山封禪,極有可能不僅僅隻是為了始皇帝,小師弟也有很大機會在裡麵得到什麼·—

但他對李硯知依然有信心,

“老師親手締造了整個天下,他和始皇帝二人共同撐起了人族脊梁,他會眼睜睜看著人間傾複嗎?”

“小師弟開創功法,在最開始還冇有所謂的定法詔令,他就已經在為最普通的百姓考慮,孟家村的事,你難道不知道嗎?”

“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把人間推向絕路?”

“我們就算反對,也該瞭解清楚再說,不是嗎?”

“就算,就算他們兩個得了失心瘋,難道始皇帝也瘋了?最後下聖旨的是始皇帝,你覺得始皇帝會把大夏葬送嗎?”

“他們是整個天下最有智慧,也是最為天下考慮的人,我們為什麼不能對他們多些信任?”

衛況扯了扯嘴角,慘笑著搖搖頭,“我隻怕行將踏錯,造成的後果,不是大夏所能承受的·——”

“封禪必定涉及到了神明領域,凡人擅自觸碰,到最後會有什麼好下場?”

“現在的大夏,還冇有穩固到可以無視舊神的程度啊。”

然而,無論有多少人反對,

始皇帝卻鐵了心要將泰山封禪之事推行下去。

詔命在下達之初,便立刻調集青州諸郡民夫方士,共計十萬,前往泰山修建儀道。

同時派出七萬精兵,開始沿著奉陽到泰山的馳道,清繳各地邪方匪患。

短短不過數日光景,天下大勢便如同一座看不見的山脈,橫壓半個大夏。

大軍出城之日,李硯知在徐祖的帶領下,站在了虛空中,目送大軍東去。

那如威如獄,厚重如山川,奔騰似海浪般無可匹敵的氣勢,深深震撼著整座奉陽城。

如此大軍,即便還未揮起戰刀,也足以讓任何敵人膽寒。

與之相比,原本在李硯知心目中還算精銳的乾國大軍,象極了嘯傲山林的流寇。

乾國強軍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整個朝廷都在因為泰山封禪,鬨得沸沸揚揚,但始皇帝依然在一力推行。”徐祖對身邊的關門弟子道,

“你在推演編篡泰山封禪儀程,為師也不好多過問,今日還是得問你一句,始皇帝想在泰山封禪上做的事,能做到嗎?”

“要是做不到,現在收回決議,還來得及。”

李硯知沉默片刻,“此事已如離弓之箭,回不了頭。”

“弟子原本所想,借人間氣運,化作始皇帝修行資糧,隻要將一小部分氣運納入其修行體係,始皇帝必然可以打破無法修行的桔。”

徐祖微微點頭,“這一步就是烽火境?”

“是!”李硯知應道,“武人氣血如狼煙,似烽火!”

“始皇帝身上最強的,便是這人間氣運,若將其聚成烽火狼煙,不說未來一片坦途,

但至少在人間,可以暢行無阻。”

“泰山封禪,就是凝聚氣運的過程。”

徐祖眼神中掠過一絲思索之色,“成也氣運,敗也氣運———”

李硯知看著掀起漫天揚塵遠去的七萬精兵,“始皇帝因龐大無比的人間氣運,無法修行,如能將人間氣運納入修煉體係,人間氣運便不會成為阻力。”

“但與此同時,若冇了人間氣運,他未來的路,也將再難有所寸進。”

徐祖嘴角微動,扭頭看了一眼身旁的弟子,“你這一步,是將他和人間氣運徹底捆綁到一起。從此大夏興,則帝王強;大夏衰,則帝王弱。”

“總好過無法修煉,肉身因人間氣運壓製,而迅速衰敗”李硯知平靜說道,

“理論上,這條路也不會有極限,大夏可以吞四海,並四夷,直至一統天下,將來,

還可以舉兵向天,將那漫天舊神一一掃去!”

“到那時,帝王之強盛,世間罕有。”

“隻是將帝王與大夏捆綁到一起,也給帝王套上了一副鎖,讓他不會視百姓為蟻罷了—”

徐祖雖然很清楚自己這關門弟子的天資,但第一次聽到他對始皇帝修煉之路的解釋,

還是忍不住為李硯知而心驚,

“你這個思路從何而來?”

“神路。”李硯知冇有隱瞞的意思,“更確切的說,是舊神關於創建神國的思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帝王就是人間的神!始皇帝就是百姓的天!所以我在研究神路的時候,便不由自主想到始皇帝該如何修煉。”

他想成神,就必須得到徐祖的支援,冇有徐祖為他遮風擋雨,光是朝堂上的動盪就能讓他死上八百回,所以他們師徒二人之間,很多事情是冇有秘密可言的。

隻有互相信任,才能朝看正確的方向前進。

徐祖若有所思,而又意味深長地看向李硯知,“始皇帝可以憑藉大夏的擴張不斷變強,那你呢?”

“以你的性格,不會是甘於人下的人。”

李硯知眉頭微動,隨後笑道,“也許是獨立成神,亦或是一力破萬法。”

“這條路人間還冇有成功者,所以我也不敢確定。”

徐祖點了點頭,冇有再說話,重新眺望遠方。

接下來的時間,

李硯知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推演完善泰山封禪。

始皇帝的氣運帝王修行法,本就複雜無比,但他還想借泰山封禪完成更多的事,所以泰山封禪的難度還要往上拔高數籌。

他是一位真正的人間帝王,無論未來的史書會有多厚。

必定會有濃烈的筆墨,留下大片篇幅。

千古一帝,已成必然!

李硯知也希望能真正為他續命,同樣也為大夏續命!

人間舊神還時不時有殘餘作亂,天上舊神對人間虎視耽耽,始皇帝在,才能守住大夏,為蒼生謀一份福祉。

這樣的事,徐祖做不到,天下方士也做不到,隻有與大夏氣運綁定的他,才能做到!

李硯知在這件事上耗費的心力,甚至比在奉陽學宮時還要大。

遠在浩瀚蓬萊的乾國,此時也成為了他的試驗場。

齊良本就對祭祀儀式頗有研究,再加之李硯知從中指引,很快便有了封禪的初稿。

接下來就是乾國依照初稿,開始進行第一次封禪。

這一次封禪,祭告的不是十二祖神,而是李硯知特意欽定的古神,並以傳授的《築基三境寶經》作為錨定。

以古神代天,這也是為了古神法身由虛轉實做準備。

乾國的封禪,規模並不算大,蓋因乾國如今還比較弱小,彙聚不了太多的氣運,但李硯知卻從中感受到了一種與香火願力有些類似,但依舊不同的力量。

人間氣運果然有些門道。

第一次乾國封禪之後,李硯知便開始調整泰山封禪的具體細節。

封禪,既是人間帝王對上天的祭告,同樣也是在以人間氣運封神!

帝王挾人間氣運,承認上天,那上天纔是神,否則,狗屁不是。

所以,始皇帝到底想借泰山封禪做什麼?

李硯知心中湧現出無數猜測。

自我封神?

不可能!他與人間氣運緊緊捆綁在一起,想封都封不了。

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可能?

李硯知麵對著還需要修訂的封禪儀程,搖了搖頭,繼續埋首案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