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方與圓_作文 > 第二章靈活變通,事事方能順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方與圓_作文 第二章靈活變通,事事方能順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靈活變通,事事方能順暢

做事,是一門學問,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如果一個人能在紛繁的環境中,措置裕如地駕馭人生局麵,使其在做事中做到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並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的事,最後達到成功,那麼他一定是一個懂方圓,知變通、會做事的人。

1行不通時就換招

著名的化學家羅勃·梭特曼,發現了帶離子的糖分子對離子進入人體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以求證明,都冇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不從無機化學的觀點出發,而是從有機化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經過實驗,他終於取得了成功。

同理,如果你陷入思維的死角而不能自拔,不妨嘗試著改變一下思路,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反其道而行之,開辟新的境界,往往能找到新的出路。

有一個名為保羅·迪克的美國年輕人,剛剛從祖父手中繼承了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可是,就在他接手不久,這片森林便因為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化為灰燼。麵對燒得焦黑的木樁,保羅·迪克欲哭無淚,但是,年輕的他卻不甘心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決心傾其所有也要修複莊園,於是,他向銀行提交了貸款申請。可是,銀行卻無情地拒絕了他。接下來,他又四處求親告友,依然一無所獲……

所有可能的辦法他全都試過了,保羅·迪克始終找不到一條出路,他的心在無儘的黑暗中掙紮著。他知道,自己以後再也看不到那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了。為此,他經受不住打擊,閉門不出,茶飯不思,雙眼熬出了血絲。

一個月過去了,古稀之年的外祖母獲知此事,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說:“小夥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呢?”

保羅在外祖母的勸說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無目的地閒逛著,走走停停,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前人頭攢動,他下意識地走了過去。原來,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裡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希望。

在接下來的兩星期裡,保羅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裡燒焦的樹木加工成了優質木炭,併成箱分裝,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結果,木炭被搶購一空,他因此賺得了一筆不菲的收入。

不久之後,他就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種上,一個新的莊園也因此初具規模了。幾年以後,“森林莊園”再度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對年輕的保羅·迪克來說,當他擦亮自己的雙眼後,生活的道路便重新展現在他的麵前。人生就是這樣,隻要心中還有一線希望,那麼無論來自外界的不幸如何沉重,無論源於自身的災難如何巨大,腳下總會有一條新的道路,這隻需要你轉換一下看問題的角度。你會發現,你不僅成功地解決了問題,而且還會開辟出另一片嶄新的天地。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出現一股“淘金熱”,這是發財的捷徑,許多人都懷著發財夢紛紛擁向西部的加利福尼亞。

當時,一個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想去碰碰運氣,然而,他卻窮得連船票都買不起,隻好跟著大篷車,一路風餐露宿趕往加州。

到了當地,他發現礦山裡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而這些尋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冇水喝。許多人一邊尋找金礦,一邊抱怨:“要是有人給我一壺涼水,我寧願給他一塊金幣!”“誰要是讓我痛痛快快地喝一頓,我出兩塊金幣也行。”

這些牢騷,居然給了亞默爾靈感,他想:“如果賣水給這些人喝,也許會比找金礦賺錢更容易。”

於是,他毅然放棄挖金礦的夢想,轉而開鑿渠道、引進河水,並且將引來的水過濾,變成清涼解渴的飲用水。

他將這些水全裝進桶裡或水壺裡,賣給尋找金礦的人們。一開始,有許多人都嘲笑他:“不挖金子賺大錢,卻要做這種蠅頭小利的事情,那你又何必背井離鄉跑到加州來呢”

對於這些嘲笑,亞默爾毫不為之所動,他專心地販賣他的飲用水,冇想到短短的幾天,他便賺了6000美元,這個數目在當時是非常可觀的。

許多人因為找不到金礦而在異鄉忍饑捱餓時,發現商機而且善加運用的亞默爾,卻已經成了一個小富翁。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環境在變,時勢在變,事態在變,生活在變,人類每一個個體也都在變。要適應環境、時勢的更迭,應付事態、生活的變化,就得學會隨機應變之術。荀子曾說:“舉措應變而不窮。”能夠隨著時勢、事態的變化而從容應變,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建功立業不可或缺的本領。尤其是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生活千變萬化,更需要人們學會應變、善於應變、精於應變。

凡事都要想到彆人還冇有想到的一麵,方法也必須講求創新,因為人是善變的,任何一種產業都必須不斷地改良,以適應市場不斷改變的需求。

做人做事要講變通,千萬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一招行不通,就換另一招。隻要肯改變思路去尋找,就一定能發現新的出路。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