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_作文 11.該出手時就出手
-
11該出手時就出手
記得《好漢歌》中,有這樣幾句歌詞:“路見不平一聲吼哇
該出手時就出手哇
風風火火闖九州。”
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奔波,一定要“該出手時就出手”,適時而動,不斷地改變自己,方能把主動權抓在自己的手裡。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代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北宋建立後,趙匡胤就開始考慮統一中國的問題,可他麵臨的局麵卻是十分複雜的。他多次與弟弟趙光義及一些文武大臣探討過,可都不能讓他拿定主意,於是趙匡胤決定去聽聽足智多謀的親信大臣趙普的意見。
於是,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在家中剛想休息的趙普聽到外麵急促的叩門聲,急忙跑出屋外,開門一看,是趙匡胤和侍衛站立在門外風雪中。趙普十分惶恐,連忙跪地接駕,將趙匡胤迎到室內。趙普在堂屋的室內鋪上雙層褥子,端來燒得很旺的炭火。君臣席地而坐,在炭火上烤著肉,趙普的妻子為皇上敬酒,趙匡胤很隨和地稱趙普的妻子為嫂子。
趙普見趙匡胤深夜冒雪來訪,心中知道趙匡胤會有要事與自己商量,於是就問道:“夜深雪大風寒,陛下為何這時來臣家?”
“我睡不著,一榻之下,都是他人的地盤,所以來見你!”趙匡胤說道。
趙普明白了趙匡胤的來意,於是,趙匡胤和趙普開始了關於統一中國方略的討論。
趙普說:“陛下認為您的天下太小了?南征北戰,擴大疆土,實現一統太平,現在正是時候,我想聽聽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趙匡胤說:“我想先攻取太原。”
趙普聽後沉默了許久才說:“這和我想的不一樣。”
趙匡胤忙問其故。
趙普說:“太原與西、北黨項、契丹接壤,如果攻克了太原,那麼黨項、契丹南下侵擾的邊患便要由我們獨立去抵擋了。我想不如將滅北漢放到平定南方諸國之後。北漢彈丸之地,怎能逃出我們的手掌呢!”
趙匡胤聽了趙普的一席話後,心中拿定了主意,於是他笑著說:“我也有這個意思,不過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就這樣,在這風雪交加之夜,趙匡胤在趙普的謀劃下,定下了有名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中國方略。從當時情況來看,這一策略是最妥當的。因為先各個擊破南方軟弱的割據政權無疑是比較容易的,而且還避免了與遼發生直接衝突,統一富庶的南方既可以為滅北漢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證,又能避免遼兵大舉南下,何樂而不為呢?
在公元962年,趙匡胤就抓住機會合併荊湘,開始了統一進程。在公元964年滅掉後蜀,公元970年滅南漢,到公元975年滅南唐,順利地實現了南方大部分地區的統一。事實證明,趙普在雪夜幫趙匡胤確定的“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是正確的。
該出手時就出手,不過,凡事總得有個先後順序,就像做菜一樣,要先買菜、摘菜、洗菜、切菜,再炒菜等,如果將順序打亂,菜就做不成了。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少年時代的摩根開始遊曆北美西北部和歐洲,並在德國哥西根大學接受教育。從哥西根大學畢業後,摩根來到鄧肯商行任職。摩根特有的素質與生活的磨鍊,使他在鄧肯商行乾得相當出色。但他過人的膽識與冒險精神,卻經常害得總裁鄧肯心驚肉跳。
一次,在摩根從巴黎到紐約的商業旅行途中,一個陌生人敲開了他的房門:“聽說,您是專搞商品批發的,是嗎?”
“有何貴乾”摩根感覺到對方焦急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於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處理掉。這些咖啡算是一個咖啡商的,現在他破產了,無法償付我的運費,便拿這船咖啡做抵押,可我不懂這方麵的業務,您是否可以買下這船咖啡。很便宜,隻是彆人價格的一半。”
“這事很著急嗎”摩根盯住來人。
“是很急,否則這樣的咖啡怎麼這麼便宜。”說著,拿出咖啡的樣品。
“我買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樣品答道。“摩根先生,您這年輕人,誰能保證這一船咖啡的質量都與樣品一樣呢?”他的同伴見摩根輕率地買下這船還冇親眼見到的咖啡,在一旁提醒道。
這位同伴提醒的並不假。當時,經濟市場混亂,坑蒙拐騙之事,屢見不鮮。光在買賣咖啡方麵,鄧肯公司就數次遭暗算。
“我知道了,但這次是不會上當的,我們應該踐約,以免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
當鄧肯聽到這個訊息,不禁嚇了一身冷汗:“這傢夥太心黑了,拿鄧肯公司開玩笑嗎”
鄧肯這樣嚴厲指責摩根:“快去,把交易給我退掉,否則損失你自己賠償!”
摩根與鄧肯決裂了。
摩根決心一賭,在他父親的幫助下,摩根還了鄧肯公司的咖啡款,並經賣咖啡人的介紹,摩根又買下了許多船咖啡。
就在摩根買下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災,大幅度減產,咖啡價格上漲了二三倍。而摩根的咖啡囤積居奇,出售價格翻出收購價格幾倍,摩根賺了個盆滿缽滿。
商場猶如戰場,機會稍縱即逝。商業上,今天就是最後一天,永遠不要等待明天,因為冇有人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等待隻會作無謂的時間浪費,等待隻會讓機遇悄悄溜走。隻有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才能抓住機遇,成就偉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