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_作文 2.做人要方,做事要圓
-
2做人要方,做事要圓
銅錢,一枚圓圓的小錢,中間透著棱角分明的小方孔。做人也要像銅錢一樣做到外圓內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就可以想辦法繞過去。一個人要是過分的方方正正的,就像生鐵一樣,一拗就容易斷;但一個人如果八麵玲瓏、圓滑透頂,總是讓彆人吃虧,自己占便宜,久而久之,誰還願意和這種人打交道呢?這種人自然也是失敗者。做人、做事必須做到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而內方。
人活在世上,無非是麵對兩大世界,身處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人,一輩子無非是做兩件事——做人和做事。怎麼做事和怎麼做人,從古到今都是人類探討的問題。多少人一輩子都在哀歎做人難,難做人,人難做,但一枚小小的銅錢卻將一切變得那樣簡潔,那樣明白。
先說做人要方,就是說做人要懂規矩,絕不可以亂來,絕不可以越雷池一步,這個理兒在中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中國人不是常說:“冇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所不為纔可有所為”,說的就是“方”這個道理。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絕不可以逾越的行規。比如說做官就絕對要奉守清廉的原則,從一開始就做好承受清貧的思想準備,就像曾國藩家訓“八不得”中的一條:為官要清,貪不得一樣。如果做官開始的動機就不純或慢慢變質,企圖以權謀私或權錢演變,那這個官就一定當不好,當的不順利,也不會當長遠。
做人要方,就是要我們在禮尚往來中學會以心交心,以誠換誠;要我們在和睦相處中學會以禮交禮,以儀換儀;要我們在謙虛謹慎中學會以真交真,以純換純;要我們在光明磊落中學會以善交善,以孝換孝;要我們在風雨共濟中學會以義交義,以仁換仁;要我們在捨生取義中學會以名交名,以命換命;要我們時刻都要記得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地對人;要我們時刻都要記得率率真真、親親切切地待人;要我們時刻都要記得亮亮堂堂、方方正正地為人。比如清朝雍正時期的田文鏡,是個有名的“鐵公雞”,他辦事一絲不苟,事無钜細。還有乾隆時期的紀曉嵐,都是方正做人的典範。
中國人做事,愛講究圓,圓通,圓順。圓,意味著好,意味著熟,意味著美,還意味著快樂。所以,人人都覺得圓纔是最好的,不缺失,很完美,還周全。在我們的腦子裡,事要做圓滿,最好方方麵麵都能照顧到。
有一個農村小姑娘,在某個大城市的一戶人家做保姆。一天早晨,她起來做飯的時候,在房門口撿到了五元錢,她想肯定是主人不小心掉的,就隨手放到了客廳的茶幾上。晚上的時候,女主人把錢收了起來。誰知第二天又是如此,而且數額增大,竟然是一張二十元的,這下小姑娘覺得奇怪了,怎麼會這樣,莫非……想到這裡,小女孩留了個心眼,把錢揣到了自己的衣袋裡,等到傍晚的時候,趁女主人下樓鍛鍊的機會,把錢放到樓梯上,準備測試女主人一下,令人冇想到的是,當女主人看到錢時,就毫不猶豫地揣進了自己的腰包。這個過程被有心的小保姆看得一清二楚。當主人問小保姆有冇有看見二十元錢的時候,小保姆證實了自己的猜測,知道是主人在考驗她,也可以說是在侮辱她。但她不慌不忙地問女主人,您剛剛上樓的時候不是在樓梯上撿到了嗎?女主人聽到樓梯二字,像是觸了電一樣,尷尬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小保姆利用了圓的策略,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對女主人進行了有利的反擊,一勞永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