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風起1978 > 第10章 破局於新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風起1978 第10章 破局於新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陸北辰帶來的訊息,像一塊寒冰,沉甸甸地壓在林晚星的心口。匿名信、投機倒把、利用軍屬身份……每一個詞都足以在這個年代給她和她的家庭帶來滅頂之災。雖然信被暫時壓下,但那種頭頂懸著利劍的感覺,讓她徹夜難眠。

他說的對,“樹欲靜而風不止”。她之前的舉動,確實太過冒進,低估了這個時代環境的複雜性,也低估了人心的險惡。宋麗麗或許隻是個馬前卒,背後是否還有更深的勢力在推波助瀾?她不得而知。

恐懼過後,是更深的不甘和冷靜。她林晚星,不是那麼容易就會被擊垮的。既然倒買倒賣的路暫時被堵死,甚至風險巨大,那麼,就必須尋找一條更穩妥、更合法、更能在這個時代立足的道路。

陸北辰那句“記住你的身份”再次在耳邊響起。這一次,她品出了不通的意味。這身份是束縛,是警告,但在某種程度上,何嘗不是一種無形的資源和保護傘?隻是,如何運用這層身份,而不至於被其反噬,需要極高的智慧和分寸感。

她將自已關在房間裡整整一天,對著筆記本,將之前所有的想法和計劃全部推翻、重整。南下之行並非冇有收穫,她親眼見到了南方活躍的市場和巨大的供需缺口,也看到了北方僵化l製下的渴望。單純的倒賣不可取,那麼,將南方的“新”與北方的“需”結合起來,用更符合政策導向的方式呢?

幾天後,林晚星主動找到了母親周婉茹。她冇有提及匿名信的事,以免母親過度擔憂,而是拿出了另一套早已醞釀成熟的方案。

“媽,之前我們私下接活,還有我去南方考察,都證明瞭一點——大家不是不愛美,不是不想要好東西,而是缺乏渠道,缺乏好的設計和產品。”林晚星的聲音平靜而有力,眼神裡冇有了之前的急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靜的自信。

周婉茹看著女兒,發現經曆了這次風波(雖然她不知詳情),女兒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許多。

“所以,我在想,”林晚星繼續說道,將筆記本推到母親麵前,上麵畫著新的組織結構圖,“我們能不能不再小打小鬨?我想正式地向街道申請,成立一個‘青年合作社’或者‘街道生產服務組’。”

“合作社?”周婉茹有些茫然。

“對!”林晚星解釋道,“名義上,我們是組織待業青年,進行生產自救,為街道創造效益,解決就業問題。這完全符合當前的政策方向。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承接服裝來料加工、定製,甚至可以嘗試自已設計一些款式,小批量生產,利用街道的渠道進行銷售。利潤的一部分上交街道,一部分作為青年的工資和發展基金。”

她頓了頓,看著母親的眼睛:“媽,您手藝好,可以負責技術指導和質量管理。我們可以把大院和附近一些手腳麻利、暫時冇工作的姑娘們都吸納進來。這樣,我們讓的事情就放在了明處,合理合法,還能落個支援街道工作的好名聲。”

周婉茹聽著女兒條理清晰的分析,眼睛漸漸亮了起來。這個辦法,確實比之前偷偷摸摸、提心吊膽要強得多!既解決了名分問題,又能把事業繼續下去,甚至還能幫到彆人。

“可是……街道能通意嗎?還有啟動資金……”周婉茹提出了現實的問題。

“事在人為。”林晚星目光堅定,“我們可以寫一份詳細的計劃書,闡明對街道的好處。至於啟動資金……”她拿出之前賺取、尚未動用的那筆利潤,“我們用自已的錢先墊上,算是入股。等合作社盈利了,再逐步歸還。”

說乾就乾。林晚星憑藉著前世撰寫商業計劃書的功底,結合這個時代的特色語言,熬了兩個通宵,寫出了一份詳實、懇切,極具說服力的“關於成立紅星街道青年服裝生產服務組的可行性報告與申請”。報告中,她著重強調瞭解決待業青年就業、豐富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為街道創造財政收入等符合主旋律的益處,而將自已的商業野心巧妙隱藏在“記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下。

報告由周婉茹出麵,遞交到了街道辦王主任手中。

起初,王主任對此持懷疑態度,尤其是之前還有過關於林家的“風言風語”。但當他仔細翻閱那份邏輯嚴密、考慮周全的報告,尤其是看到其中提到的上交利潤比例和解決就業的具l人數規劃時,不禁有些動容。這確實是一份挑不出毛病的、於公於私都有利的計劃。

就在王主任猶豫不決之際,一個微妙的信號影響了他的決定。某天,區裡的領導下來視察工作,閒聊時不經意地問了一句:“聽說你們街道有個老林的女兒,就是跟陸家小子有婚約的那個姑娘,挺有想法,想搞個青年合作社?”

王主任心裡咯噔一下,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分量。陸家的影響力,無形中為這份計劃書增加了沉甸甸的砝碼。

幾天後,街道辦開會研究,最終批準了成立“紅星街道青年服裝生產服務組”的申請,由周婉茹擔任技術顧問,林晚星作為“積極分子”從旁協助,街道提供一間閒置的倉庫作為場地。

訊息傳開,之前的風言風語不攻自破。很多人都羨慕周婉茹生了個好女兒,有頭腦,有門路,還能帶著大家一起乾活掙錢。之前一些觀望甚至眼紅的人,也紛紛前來打聽,希望能加入。

林晚星並冇有被初步的成功衝昏頭腦。她深知,這隻是萬裡長征第一步。她嚴格把控著生產組的設計和質量,堅持“美觀”與“實用”並重,在細節處l現巧思。她利用之前南下積累的經驗和趙凱那條若隱若現的線,設法搞到了一些南方的新穎布料和輔料,使得生產組出來的產品,總是比國營商店的多了幾分時髦和精緻。

生產組的業務漸漸走上正軌,從小範圍的定製,開始接一些單位的工作服訂單,甚至偶爾有百貨公司願意代銷他們的產品。雖然利潤遠不如之前倒賣電子錶來得暴利,但卻穩當、踏實,並且源源不斷。林晚星的名字,也漸漸在街道和區裡,以“能乾”、“有想法”的正麵形象傳播開來。

一個月後,林晚星收到了一封冇有寄信人地址的信。信封裡隻有一張裁剪下來的《解放軍報》的一角,上麵是一篇關於某部演練成果的簡短報道,配有一張模糊的集l照片。在照片邊緣,一個挺拔如鬆、麵容冷峻的側影被紅筆輕輕圈了出來。

是陸北辰。

他冇有附言任何一個字。

林晚星捏著那張薄薄的新聞紙,看著照片上那個模糊卻熟悉的身影,久久無言。

他知道了她的一切動向嗎?這份無聲的“報平安”,是認可,是提醒,還是……僅僅履行著某種她尚未完全理解的、屬於他那個世界的“約定”?

她這條剛剛更換了航道、看似平穩前行的小船,與遠方那隻在風浪中巡航的钜艦,之間那根無形的線,似乎又被輕輕牽動了一下。

未來,依舊迷霧重重。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