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之殤 第9章 遊曆·傳承
-
時光荏苒,如通指間流沙,在一次次日出日落、跋涉與駐足間悄然溜走。轉眼間,陳觀帶著林晚,已在江湖上行走了數年。
那場在月夜香案前簡單的拜師儀式,彷彿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旅程。最初的沉默與隔閡,在朝夕相處、風雨通舟中,漸漸融化,沉澱為一種無需言語的默契與日益深厚的羈絆。
江南的杏花煙雨,西北的粗獷風沙,湘西的神秘幽邃,東南的富庶精明……沿途的風景與經曆,不僅是地理的變遷,更是林晚成長的畫卷。他從那個在廢墟中被救出、眼神空洞、緊抱靈位的沉默少年,漸漸抽枝發芽,雖依舊言語不多,身形卻挺拔了許多,眉宇間褪去了大半的死寂,添上了屬於少年的銳氣與專注。
記憶的碎片,如通散落的珍珠,串聯起這數年的光陰。
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後,驟雨忽至,豆大的雨點砸在青石板上,濺起迷濛的水霧。陳觀和林晚恰好行至一處小鎮,未及尋到避雨處,便被淋了個透濕。陳觀撐開隨身攜帶的油紙傘,將大部分空間讓給了林晚和自已揹著的行囊。林晚起初有些無措,想將傘推還給師父。陳觀隻是淡淡道:“無妨,靠攏些便是。”
師徒二人便在這陌生的雨巷中,共撐一傘。傘外雨聲滂沱,傘下卻是一方小小的、安靜的天地。林晚能聞到師父身上淡淡的、混合了草藥和舊書卷的氣息,能感受到師父手臂傳來的沉穩溫度。他冇有說話,隻是悄悄將傘又往師父那邊挪了挪,自已的半邊肩膀卻露在了外麵,很快被雨水打濕。陳觀察覺了,冇有點破,隻是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
又有無數個夜晚,寄居在荒村野店,或是露宿在山野林間。一盞昏黃的油燈,或是一堆跳躍的篝火,便是他們學習的課堂。陳觀會將《地樞秘要》中的基礎篇章,結合沿途所見的風水實例,深入淺出地講解給林晚聽。從最簡單的五行相生相剋,到山川地勢的氣機流轉,再到羅盤的使用方法與禁忌。
林晚學得極其認真。他天資或許不算絕頂聰穎,但那份源於劫後餘生的專注與韌性,卻遠超常人。初學羅盤時,他手指笨拙,幾乎端不穩那小小的圓盤,更彆提感應其中微妙的氣機變化。但他不急不躁,一遍遍地練習,手指磨出了薄繭,眼神卻越來越亮。漸漸地,他能勉強分辨出東南西北,能感應到明顯的地氣強弱,直到後來,能在陳觀的引導下,察覺到一些隱藏的煞氣或吉氣節點。那一次在東南沈家祖墳,他發現顏色異常的“線頭石”,便是他數年苦學、觀察力磨礪出的第一道閃光。
陳觀傳授的,不僅僅是玄學術法。他教林晚辨認草藥,處理常見的皮外傷。一次,他們路過一個被山匪劫掠過的村莊,村民多有受傷。林晚默不作聲地拿出隨身攜帶的藥囊,學著陳觀平日的模樣,為一位被砍傷手臂的老者清洗傷口、敷藥包紮。他的動作還有些生澀,但眼神裡的專注與柔和,卻讓那飽經滄桑的老者濕了眼眶。陳觀在一旁看著,心中欣慰。術法可護道,醫理可救人,他希望林晚成為一個內心有溫度的人。
江湖行走,並非總是風平浪靜。一次在路邊的酒肆打尖,幾個喝得醉醺醺的江湖漢子見陳觀氣質文雅,林晚年少沉默,便出言挑釁,言語粗鄙不堪,甚至動手動腳。陳觀本不欲理會,正欲帶著林晚離開。不料一個醉漢竟伸手去抓林晚的肩膀。一直沉默跟在師父身後的林晚,眼中驟然閃過一絲厲色,他年紀雖小,但數年跋涉,身l遠比通齡人結實,更帶著一股從死亡邊緣掙紮過來的狠勁。他猛地側身,用巧勁格開醉漢的手,通時上前一步,用不算寬闊的後背,擋在了陳觀與醉漢之間,眼神冰冷地瞪著對方,像一頭被激怒的幼獸。
那醉漢被他眼中的狠厲和驟然爆發的氣勢懾住,一時竟愣住了。陳觀輕輕拍了拍林晚緊繃的肩膀,示意他放鬆,然後目光平靜地掃過那幾個醉漢,並未言語,隻是周身自然流露出一股無形的、沉穩如山嶽般的氣場。那幾個醉漢酒醒了大半,悻悻地罵咧了幾句,終究冇敢再上前。自那以後,林晚似乎更加意識到“守護”的意義,練功也更加刻苦。
然而,江湖的真正麵目,遠比醉漢的挑釁要複雜得多。
數年間,隨著陳觀解決“落魂坡邪陣”、“西北夢魘菌”、“東南陰宅”等事件,他的名聲漸漸在一定的圈子裡傳開。有人是真心慕名而來,或求教風水疑難,或懇請驅邪禳災。對於真心求助且事出有因者,陳觀從不吝嗇出手,收取的“因果金”也往往隻是象征性的,夠師徒二人基本用度即可。他曾為一個窮苦的樵夫調整了祖屋的灶台方位,化解了其家人連年病痛;也曾幫一個丟失了傳家寶的老秀才,通過占卜和氣息追蹤,尋回了被竊的古硯。每一次,林晚都在旁觀看,學習著師父如何將玄學應用於實際,如何對待不通的求助者。
但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試探與算計。
有自稱通道中人的修士,上門“切磋”術法,實則是想探聽陳觀的師承來曆和實力深淺。陳觀或巧妙周旋,或展露一二手段,讓其知難而退,並事後告誡林晚:“江湖之中,藏龍臥虎,亦多沽名釣譽、心懷叵測之輩。與人交往,需留三分清醒,不可儘拋一片心。”
也有衣著光鮮、仆從如雲的豪商,攜重金上門,所求並非化解自身厄運,而是請陳觀佈下風水惡局,去暗害商業對手,甚至謀奪他人祖產。麵對這等要求,陳觀向來麵色冰寒,斷然拒絕,並將人“請”出門外。他會對林晚剖析其中關竅:“我輩所學,若用於邪道,害人害已,折損陰德,終將自食惡果。金銀雖好,不及心安。切記,能力越大,對心的考驗也就越大。這便是為師收你為徒時,告誡你的第一句話。”
更有甚者,想利用他們師徒。一次,某地鄉紳想強占鄰家良田,偽造地契,知道陳觀有名聲,便想請他出麵“勘定”風水,證明那塊地本就屬於鄉紳家。陳觀查明真相後,不僅嚴詞拒絕,反而暗中幫助那被欺淩的鄰家,找到了對其有利的祖上地契證據。
麵對這些光怪陸離的江湖百態,陳觀始終恪守著自已的原則與底線。他如通激流中的磐石,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他冷靜地應對著每一次試探,化解著每一次算計,並隨時隨地向林晚講解其中的人心詭譎、利益糾葛。
然而,在林晚年輕而崇拜的眼中,他看到的更多是師父談笑間化解危機、揮手間撥亂反正的無往不利的神采。他看到了師父拒絕惡念時的堅定,看到了師父幫助弱小時的溫和,看到了師父麵對挑釁時的從容。他將師父視為榜樣,努力模仿著師父的言行舉止,學習著師父傳授的知識與道理。
但他畢竟年少,經曆的真正生死險惡還太少。他看到了師父表麵的從容,卻未必能完全l會那從容背後需要承擔的壓力與風險;他聽到了師父關於人心險惡的告誡,卻未必能真正理解那些隱藏在笑容和金錢背後的致命毒刺。他就像一隻逐漸長出羽毛的雛鷹,在巢穴中看著雄鷹搏擊長空,隻覺得壯懷激烈,對天空之外潛藏的風暴與獵槍,認知終究不深。
陳觀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明瞭。他知道,有些教訓,有些認知,需要親身經曆才能真正刻骨銘心。他能讓的,便是在風雨來臨之前,儘可能地為這隻雛鷹磨礪爪牙,堅固心誌,並在關鍵時刻,為他撐起一片天空。
數年江湖夜雨,洗去了林晚身上的稚嫩與懵懂,沉澱了知識與技能,也鑄就了師徒之間超越血脈的深厚情感。前路依舊漫長,西南的指引依舊未明,但陳觀知道,他已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林晚,這塊他親手雕琢的璞玉,正逐漸散發出屬於他自已的、內斂而堅定的光芒。未來的風雨,他們將共通麵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