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啼京華 第4章 翰墨啟蒙
-
時光荏苒,轉眼傅兮與傅珂已至五齡,到了正式開蒙的年紀。
這日清晨,傅府家學內墨香瀰漫。窗明幾淨的學堂裡,坐著七八個傅家適齡的子侄。傅兮與傅珂作為僅有的兩位女童,被安排在法。”
傅珂微微頷首,聲音清脆:“謝先生誇獎,珂兒平日見父親寫字,私下裡模仿過幾次。”她巧妙地將自已的“早慧”歸因於好學,引得周圍小輩們投來羨慕的目光。
“目標傅珂,策略:積極表現,建立‘神童’人設。手段:展示超前學習成果。效果:初步獲得權威(先生)認可。”
傅兮一邊用小手笨拙地抓起那支對她來說過大的毛筆,一邊在內心冷靜地分析。筆桿粗重,墨汁沾上指尖,帶來微涼的黏膩感。
她刻意放鬆了對手指的控製,讓筆尖在紙上劃出歪歪扭扭、如蚯蚓爬行般的墨痕。一筆下去,力道不均,墨團暈開,好好一張紙瞬間變得狼藉。她甚至“不小心”讓一滴墨汁濺到了臉頰上,配上她故意皺起的小眉頭,顯得既無辜又苦惱。
周先生走到她麵前,看著那慘不忍睹的“作業”,又看看傅兮花貓似的小臉,原本嚴肅的表情緩和了些,歎道:“兮小姐年紀尚小,初次執筆已是勇敢。不必心急,我們慢慢來。”語氣中並無責備,隻有對稚童的寬容。
傅兮抬起臉,用那雙清澈見底的眼睛望著先生,軟軟地應了一聲:“嗯,先生,兮兒會好好學。”神態孺慕而認真。
“自身策略執行:完美。表現符合五歲孩童生理極限,降低外界期待值,成功塑造‘普通’乃至‘稍顯笨拙’初始形象。”
接下來的識字課,傅珂再次大放異彩。周先生念出“天地玄黃”,她便能立刻接上“宇宙洪荒”。先生講解《千字文》的含義,她竟能提出一兩個看似幼稚、實則切中要害的問題,引得周先生連連撫須,眼中的讚賞幾乎要溢位來。
而傅兮,則規規矩矩地跟著念,聲音不大不小。先生提問時,她大多眨著眼睛,露出思索狀,然後給出一箇中規中矩、甚至偶爾出點無傷大雅小錯的答案。她將更多的精力,用於觀察——觀察先生的授課方式,觀察其他學童的反應,尤其是,觀察傅珂。
她注意到,傅珂在贏得稱讚時,背脊會挺得更直,眼神掃過她和其他跟不上進度的孩子時,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那種姿態,傅兮在前世的商業談判桌上見過太多,是急於證明自身價值、並從中獲得優越感的典型表現。
“風險評估:目標傅珂對‘聰明’標簽存在依賴,需持續獲得外部認可來維持自我價值感。此模式可能導致其後續行為激進,易受挫敗。”
課間休息時,傅珂自然被幾個堂兄弟圍住,好奇地問她如何認得那麼多字。傅珂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謙遜:“不過是母親平日教導,多看了幾本畫冊罷了。”
傅兮則獨自走到窗邊,看著庭院中剛剛抽出新芽的梧桐樹。陽光透過窗欞,在她帶著嬰兒肥的側臉上投下柔和的光影。無人知道,此刻這小小的腦袋裡,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處理並記憶著剛纔課堂上所有的資訊——《千字文》的文字、讀音、釋義,甚至周先生講解時引經據典的背景知識,都已分門彆類,存入她龐大的記憶庫中。
藏拙,不是無知,而是將學識轉化為暗處的力量。她不需要此刻的虛名,她需要的是不受乾擾的成長空間和觀察對手的有利位置。
翰墨啟蒙的第一天,在傅珂光芒初綻、傅兮“資質平平”的定論中結束。傅珂心記意足,享受著“神童”之名帶來的聚焦。而傅兮則低垂著眼瞼,由丫鬟牽著小手緩步離開學堂,彷彿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剛剛經曆了一天學習的五歲孩子。
隻有在她偶爾抬眼望向天空時,那眸中一閃而過的、與年齡截然不符的深邃冷靜,才暗示著,這場無聲的較量,纔剛剛開始。她選擇的,是一條更為漫長,卻可能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