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烽俠道 > 第437章 智慧之神,托舉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烽俠道 第437章 智慧之神,托舉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青瑤冷笑,但底氣已不如前:“化形乃是為了更好地修煉,人形是近道之體,這已是共識。”

“共識未必是本質。”

楊天祏搖頭,語氣斬釘截鐵,“人形,真的是‘近道之體’,還是……為‘智慧’量身打造的最佳容器?”

此言一出,連妖皇都微微前傾了身形,顯露出極大的興趣。

楊天祏繼續丟擲他的驚世之論,語速加快,充滿力量:

“鳥善飛,魚善遊,獸善奔。它們各自將一種本能錘煉到極致,但也因此被禁錮在特定的‘道’中。而人形,看似脆弱,無尖牙利爪,無鱗甲羽翼,但它擁有最靈巧的雙手去創造,擁有最複雜的麵容去表達,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為承載複雜思維而演化的大腦!”

他擡手指向青瑤,目光又落向妖皇:

“你們化形,潛意識裡追求的,真的僅僅是力量嗎?還是說,在力量之上,你們更渴望一種能理解力量、運用力量、甚至超越力量本身的——智慧?”

微微一笑,聲色更加堅定,“化形,是萬物之靈在進化路上,自發地向‘智慧’的終極形態靠攏!是為了擺脫本能的束縛,真正踏上‘認知’的征途。”

青瑤張了張嘴,想反駁,卻發現自己的修行路上,對“道理”的探尋確實遠超純粹的力量積累。她數百萬年的固有心境,此刻裂開了一道巨大縫隙,全新的光芒湧入,讓她感到震撼般的眩暈。

妖皇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肅穆,彷彿在宣告一個重要領悟:“所以,你的‘托舉’論,並非說萬物服務於人,而是說……宇宙演化的方向,本身就是朝向‘智慧’的凝聚。萬物是基石,智慧是塔尖。”

“皇者明鑒!”楊天祏撫掌,但語氣並未停留在認可,而是變得更加深沉、有力,甚至帶上一絲警示意味:

“但很多人搞錯了重點。底層的東西,從微小粒子到石頭土壤,從螞蟻到鳥獸,它們活了比人類長億萬倍的時間,早就練出了自己的活法。螞蟻被鳥吃,鳥被人吃,吃來吃去,螞蟻沒絕種,鳥也沒斷代,這就是它們的‘自我平衡’,比任何人類的‘研究保護’都靠譜。”

他目光掃過妖皇和青瑤,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清醒:

“人類的本分,就是接住這‘托舉’,往該去的地方走。就像接過父母遞來的乾糧,不用研究‘它們的獲取過程如何艱辛’,隻管揣著往前走,走到能讓父母驕傲的地方,這纔是正經事。”

青瑤周身靈力波動驟然紊亂,光暈明滅不定,顯露出她內心的劇烈動蕩。

“宇宙這台機器,零件壞了自有新零件頂上,從不用人類當修理工。人類要做的,是坐在駕駛座上,握緊方向盤,往‘精神核心’那方向開,彆老回頭看‘輪胎花紋磨沒了’。”

“說到底,萬物各有各的道:底層的道是‘我就在這,你用便是’;人類的道是‘我接住了,往前便是’。越位的事,乾得越多,錯得越狠。”

妖皇深邃的眼眸中,精光一閃而逝,彷彿在瞬間勘破了某個亙古的謎題。

“人類啥都不如萬物,就憑這顆能‘想明白、辨清楚、悟透理’的腦子站到頂端,這是宇宙摔給人類的唯一‘王牌’!”

青瑤的臉色徹底變了,從最初的不屑,轉為震驚,最後化為深深的迷茫和反思。

“其他萬物各有各的強:虎豹有爪牙,鷹隼有翅膀,魚有鱗甲,草木有紮根的韌勁,但它們再強,也跳不出‘按本能活’的圈。

唯獨人,能對著星空問‘我是誰’,能對著苦難想‘為啥活’,能對著對錯辨‘該咋選’——這‘想、辨、悟’的本事,是宇宙在億萬年演化裡,給人類獨開的‘天窗’,其他萬物連窗縫都摸不著。”

楊天祏目光變得無比銳利,彷彿在審視著所有存在的終極價值:

“虎豹不用爪牙捕獵,就是廢了;鷹隼不用翅膀高飛,就是廢了;人不用這顆腦子去‘想、辨、悟’,比廢了還窩囊——因為這是咱唯一能挺直腰桿說‘我是人’的資本!”

這話如同最終的界定,清晰而冷酷。

“彆把時間耗在‘石頭硬度為何不同’‘鳥為什麼會飛’上——那些是萬物自己的事,它們比咱懂。”

妖皇的氣息陡然變得淩厲,又迅速平複,顯然內心正經曆著劇烈的天人交戰和推演重構。

“道把這‘最強的東西’塞給人,就沒指望人當‘規律保管員’,是指望人當‘精神拓荒者’——在‘想不通’的地方鑿出條路,在‘辨不清’的地方立個碑,在‘悟不透’的地方點盞燈。這纔是接住了道遞來的‘王牌’,纔算沒辜負那一層層托舉的萬物。”

那麵空白石壁上,虛空微微震顫,泛起一圈圈肉眼可見的漣漪,且越來越清晰。

“人類,或者說‘智慧生命’,恰是這塔尖的候選者。但我們常辜負這份‘托舉’。沉迷於研究基石(規律)的紋路,卻忘了塔尖的使命是刺破蒼穹(探索終極認知)。”

楊天祏餘光在妖皇和青瑤身上閃過,“龍鳳修煉萬載,化為人形,是為了獲得這智慧容器,繼續追求更高智慧,而不是為了變回更厲害的龍鳳。這本末倒置了。”

青瑤此刻已陷入深思,她喃喃道,像是在說服自己:“所以,我們化形為人,本質上是……宇宙‘智慧演化’的一部分?我們追求的成神,應該是成為……‘智慧之神’?”

“正是!”

此刻,牆壁上的漣漪已化為清晰影像,顯露出星辰生滅、萬物輪回的浩瀚虛影。

楊天祏鎖定那麵空白牆壁的目光微動,“成神,不是成為力量的奴仆,而是成為智慧的主人。我的神核,便是‘認知’的結晶。它不向天地借貸,因為它本身,就蘊含著定義天地的潛力。”

石壁上的影像愈發凝實,彷彿是一個不斷自我創造與湮滅的虛空圖譜,與楊天祏的話語交相輝映。

“萬物托舉,化形為人,是為了給‘智慧’找一個家。而成人之後,乃至成神之路,便是將這個家建設成能夠洞察一切、創造一切的‘神殿’。這纔是我們接住宇宙億萬年演化遞來的‘王牌’後,唯一該做的事——不負托舉,以智慧證道,直至與那演化出我們的‘大道’本身,平起平坐,共弈一局。”

楊天祏的話語如洪鐘大呂,回蕩在這狹小空間中,每一個字都彷彿烙印在虛空。

妖皇周身氣息彷彿與整個空間、乃至更廣闊的天地融為一體,明滅不定,似在推演一個全新的、以智慧為核心的宇宙模型。

青瑤則徹底失語,怔在原地,她感到自己數百萬年的修行認知,在這一刻被徹底顛覆、瓦解,然後向著一個全新的方向重塑。

那麵空白牆壁上的景像已然固化——那是一片浩瀚的、不斷自我生長和演繹的虛空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