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係軍嫂撩人,嫁軍官後一胎雙寶 003
不是意外,是蓄謀已久的自殺?
隨景行小心翼翼的將她從病床上扶坐起來,貼心的幫她穿好拖鞋。
“你能下地嗎?要不要我揹你過去?”
她擺了擺手,現在膀胱亟待釋放,小肚子不能經受任何程度的擠壓。
在他的攙扶下,緩慢的走到了走廊儘頭的衛生間。
“要不我還是幫你叫一個護士來吧。”
路安寧再次搖頭,拒絕了他的提議,扶著牆壁,在隨景行的注視下走進了女廁所。
她已經憋的不行了,等到護士過來,她非得控製不住小便失禁不可。
在衛生間釋放完畢,路安寧一身輕鬆的扶牆走了出來。
在外麵的洗手池前站定,隨景行察覺到她的意圖,立即上前幫她把水龍頭擰了開來。
洗完手,又扶著她回到了病房。
“你先自己躺一會兒,我出去一趟,馬上就回來。”
說完,飛快的跑了出去。
過了大概十分鐘,隨景行手裡拿著一個小本和一支筆回到了病房。
“我可能沒有那麼快能夠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之後有什麼想和我說的話,或者想讓我做的事情,都可以寫下來告訴我。”
他將本和筆放在她枕頭邊上,重新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在過來之前,我已經給嶽父打了一個電話,他很擔心你,說會儘快趕過來。”
路安寧“嗯”了一下,便沒了下文。
尷尬了幾十秒,隨景行繼續開口。
“餓不餓?”
“範嫂子熬了白米粥,要不要先吃一點?”
這次她選擇了點頭。
她確實有些餓,嘴裡也淡出鳥了,甚至還有些發苦。
隨景行拿了一個小碗,倒了半碗粥進去,又加了一勺白糖攪拌均勻,放在病床旁邊的櫃子上。
“我先扶你坐起來,坐著吃東西會方便一點。”
見路安寧沒有拒絕,他把她扶坐起來,還在背後貼心的給她墊了一個枕頭讓她靠著。
隨後端起碗,開始喂她喝粥。
縱使兩人之間氣氛有些尷尬,路安寧暫時也隻能選擇接受,因為她此時確實十分虛弱,剛纔去上廁所,已經耗費了她身體的大部分能量。
......
遠在京市軍區的路父剛才接完隨景行打來的電話,跌坐在椅子上,久久沒有動彈。
景行和安寧才相處一個月,可能對她不太熟悉。
但是作為看著安寧從一個五斤的小嬰兒,長大到成年的父親,他怎麼會不知道安寧其實是自殺,根本不是醫生所謂的誤食。
她從小在家閉門不出,不去學校,也不和任何人交朋友。
為了不讓她無聊,他們家人都會儘能力給她蒐集各種各樣被允許閱讀的書籍。
媽媽和哥嫂都是醫生,醫學方麵的書,她看過很多,她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頭孢和酒不能一起共食?!
路盛坐在椅子上,無聲的抹著眼淚。
這不是安寧第一次嘗試自殺,之前他們一家人已經經曆過四次。
她不忍心家人看到她身體發膚受損的模樣,因此每次都會選擇隻傷害身體內部的方式來試圖結束生命。
從來都不是臨時興起,而是蓄意為之。
他們以為讓她結婚,讓她換一個新環境生活,去接觸不同的人會變得好一點。
可是這才過了一個月!才一個月!
路盛拿起桌上的帽子,叫來自己的警衛員,立即開車去往妻子所工作的醫院。
安念之和路盛結婚已有二十來年,看著眼眶通紅的丈夫,她就知道肯定是安寧出事了。
“她...還...還活著嗎?”
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問出的這句話,甚至有點想捂住耳朵,害怕聽到不好的回答。
“活著,昏迷了兩天,搶救了過來,景行在醫院守著。”
安念之蹲在地上咬牙痛哭。
“念之,你能請幾天假嗎?我們一起去一趟雁市,去看看安寧。”
他除了看安寧以外,還想和景行聊聊,更重要的是向他道歉,是他們路家做錯了。
“好,我馬上就去找院長!”
次日。
路盛和安念之,坐上飛機,前往了雁市。
到達雁市軍區醫院時,已經臨近傍晚六點。
一路詢問下,兩人順利找到了路安寧所在的病房。
安念之站在門邊,看到靠坐在病床上的女兒,正在乖巧的用勺子吃東西,不敢出聲打擾她,放輕腳步走了過去。
“爸,媽,你們來了,快請坐。”
昨天電話裡,嶽父說會儘快過來,他以為至少要兩天左右的時間,沒想到今天就來了。
“你們吃飯了嗎?”
“還沒吃,你先彆忙,我們暫時不餓。”
他們現在根本提不起任何食慾,隻想好好的看看女兒。
路安寧抬頭注視著病床邊一臉擔憂的路父路母,這對夫妻以後也將是她的爸媽。
她學原主的樣,用嘴型喊著他們爸媽。
“不用說話,先繼續吃飯。”
“要不要媽媽餵你?”
她搖了搖頭。
醒來後已經休息了一天,她現在除了偶爾還會有點頭暈之外,已經沒有了其它症狀,一切都在恢複正常。
路父路母站在旁邊盯著她吃飯,讓她有些不自在,她拍了拍病床邊上的位置,示意他們坐下。
“好,爸爸媽媽坐下,你乖乖吃。”
原主爸媽真是把她捧在手心裡寵。
明明已經十八歲了,路母對她的說話方式,仍像和一個幾歲的小孩說話一般,語調帶著滿滿的寵溺。
在他們來之前,她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在路母關切的注視下,她又吃了幾口,就將勺子和碗放在了旁邊的小櫃子上。
“怎麼就不吃了?不是還有小半碗嗎?”
路母生怕她因為生病,導致食慾不振。
麵對她的擔憂,路安寧摸了摸肚子,向路母表示自己已經吃飽了。
“好啦,安寧既然已經吃飽了就算了,晚上吃撐了不好。”
“身體還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她想搖頭,但是一想到搖頭更暈,拿起邊上的小本,在上麵寫了一個“暈”字。
“頭暈是嗎?”
“暈多久了?”
“醫生看過了嗎?”
“要不要讓他給開點止暈藥?”
一連串問題下來,讓原本就有些頭暈的路安寧,更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