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274
到達
出了臥虎關,
盧栩開始狂罵,難怪西北不行,出關先被打劫,
再行也得不行!
盧栩從觀陽到現在,有豐富的被打劫經驗,這麼明目張膽耍無賴不要臉的可是頭一份。
當年驍騎軍好歹還演一演土匪。
北境軍好歹還說賒賬以後再還。
到了虎賁軍,連個理由都不想,就硬扣硬搶啊?
他們認識賀承業呢,
虎賁軍都想把東西給扣了,若是他們不認識賀承業,
沒太子府的令牌,
自己能帶東西順利出關嗎?
他們是縣官上任,尚且這樣,普通的商戶、百姓呢?還不得被扒層皮?
有這群土匪在,
他怎麼搞商路?
盧栩氣哼哼:“要不是以後還指望著虎賁軍救命,
不好翻臉太難看,參不死他們!”
盧栩憂心忡忡,
虎賁軍可是範孝帶出來的,他們已經到了雁過拔毛的地步,那定北郡得是什麼情況?
三人都沒了初到時的樂觀,
準備沿途好好看看。
出臥虎關西行是北關縣,
東行是西峰縣,
他們去上任,要先穿過北關縣,
繼續往北行。
北關縣是西北麵積最小的一個縣,
緊靠著臥虎關,
也是軍戶最集中、大岐人最集中的縣。
這裡的縣城是近幾年才修的,
整個縣城基本全是土房子,主街尚算寬敞,稍遠的地方則是百姓們自己蓋的土房子、茅草屋,大小不一,十分淩亂。
他們一路觀察,這邊倒是有不少小商販,但商鋪都不大,盧栩去問了問價,差點兒沒嚇個跟頭。
他可算明白賀承業那晚同他苦笑什麼了,整個縣城放眼望去,全是黑店。
價格高到離譜。
盧栩:“看吧!臥虎關那群傻叉,他們以為自己打劫的是誰?劫富濟貧嗎?!”
商人能虧嗎?
他們虧了以後誰還來?
臥虎關扣多少,他們就要把那份兒錢轉嫁到關外購買物品的百姓頭上來。
他還不知道,就這也是蘇嶺中費儘九牛二虎之力找來的。
先前根本沒商人願意出關,敢出關的也都是想和蠻人做金銀生意或買珍貴的獸皮獸骨的,誰願意冒險往關外賣薄利的日用品?
原本北關縣想把縣城建到更靠北的地方去,為了方便和關內貿易,才將縣城又向南挪了幾十裡。
可他們一挪,百姓也跟著挪,他們寧肯少要點兒地,也不願意離縣城太遠,生怕自己被扔在蠻人活動的地盤。
於是,整個縣城,乃至大岐在西北的所有佈局都在往南縮。
盧栩他們浩浩蕩蕩的一長隊人馬進城,引得全城人圍觀,把縣令都驚動了。
結果出來一問,竟然是同僚。
北關縣李縣令望著他們長長的車隊,彆提多羨慕了,忍不住道:“顏縣令年紀輕輕考慮得比老夫周詳呀。”
他是從東邊被調來的,一路走了快四個月,彆說帶這麼多東西了,人都快顛散架了。
到了後全家水土不服,前前後後病了半月,他堂堂縣令,滿縣城都找不齊藥,好在妻兒老小都挺過來了。
後來蘇嶺中要在關外開商路,他第一個響應,還聯合西峰縣和臥虎關對罵好幾個月,總算是讓臥虎關同意放商隊進出關,這才弄來些商人。
兩年多的努力,起碼他們北關縣城牆建起來了,基本的生活物資也有了。
個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再看顏君齊這人還沒到任地呢,好家夥自帶的物資那是浩浩蕩蕩看不到頭,一眼望過去,吃穿用度啥都不缺。
對比過於強烈,讓他忍不住想掬一把辛酸淚,酸得眼都熱了。
大岐的縣令都這麼有錢了嗎?
沒聽說大岐有哪個姓顏的大世家呀!
顏君齊借驛站休息,把北關縣城不大的驛站占得滿滿當當。
李縣令叫官差一起幫忙,幫他們放好東西,再為他們接風洗塵。
關外生存不易,為官不易,總共也沒幾人,看哪個同僚都親切。
顏君齊、盧栩帶上盧舟,也帶了禮物去向北關縣令取取經,打聽打聽定北郡的情況。
這事兒本來應該去找郡守的,可蘇嶺中自己病倒自顧不暇,身邊連個親人都沒有,還得賀承業派人照顧,顏君齊也沒好意思追著他問太多。
李縣令也是許久不聞關內事了,聽說顏君齊是從京城來的,忍不住先向他打聽了些朝中的動向。
他見這年輕人不驕不躁的,人也真誠親切,請他們進縣衙後宅吃一頓家宴。
已經冬天,他們也沒什麼吃的,剁白菜包了素包子,擺了一盤鹹肉,三種鹹菜。
李縣令:“關外不比關內,到了冬天更是沒什麼好吃的,家常便飯,三位莫要見怪。”
顏君齊:“李大人客氣了,我們也是農家出身,知冬日儲存食物之艱辛。不知城中百姓可有充足的糧食過冬?”
李縣令聞言對顏君齊印象又好了幾分,歎氣道:“隻靠糧食是不夠的,百姓們多靠儲存的野菜果腹,入冬前,也找了些無毒的樹和草根,將樹皮、草根磨粉摻入麵中來食用。”
啃包子啃得香甜的盧舟聞言動作猛地一頓。
李縣令見他瞪著大大的眼睛滿眼都是震驚,忍不住又給他夾了一個大包子。
“關外最重要的,無非隻有兩件事,一是穩定,二是讓百姓們吃上飯。”
“顏大人出身隆興郡,隆興雖偏遠,但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百姓即便不富足,吃飽不成問題,這位小公子年歲尚小,大概還沒見過饑荒。關外不同,這裡氣候冷,能長莊稼的地方少,果腹不易,無論吃什麼,隻要能填飽肚子,草也罷,樹也罷,都要吃的。”
“西峰縣情況好些,他們東靠天湖山,能砍柴,好打獵,三季能找野果野菜。你我二縣,就要多想辦法了。顏大人到任後,切記每年督促百姓存糧要當頭等大事。”
顏君齊點頭,“多謝李大人指點。”
李縣令笑笑:“我看我不提,你們也是懂的,隻是年紀大了,忍不住嘮叨,顏大人莫怪。”就他們帶那一車一車的東西,可比他上任時候懂多了。
顏君齊:“哪裡。”
李縣令繼續道:“從小處說,最緊要的便是安全。我這兒蠻人數量少,背靠臥虎關,縣城安危尚不成問題,北庭縣不同,那邊多是蠻人,你們到了之後,頭一件事便是招人手,找差役。”
他看看顏君齊、盧栩和盧舟的穿著,想想滿滿當當的驛站,補充道:“尤其是你們還帶了那麼些東西。”
盧栩、顏君齊:“……”
這位大人的眼神,總讓人覺得他們治下的百姓很可能會搶劫縣令呢?
李縣令掏心掏肺和他們談了半夜,盧栩越聽人越麻,西北四縣,總結就是——
吃飯難度,從易到難,西峰縣,北關縣,鎮安縣、鎮北縣。
安全程度,從高到低,北關縣,西峰縣,鎮安縣、鎮北縣。
蠻族比例,從低到高,北關縣,西峰縣,鎮安縣、鎮北縣。
人口密度,從高到低,北關縣,西峰縣,鎮安縣、鎮北縣。
麵積,從小到大,北關縣,鎮安縣,西峰縣,鎮北縣。
……
往樂觀了想,顏君齊不是去除了麵積啥都倒數第一的鎮北縣當縣令。
往悲觀了想,他的確也得管鎮北縣。
客觀討論,就是鎮北、鎮安倆倒黴蛋合並成一個地盤大大的新倒黴蛋北庭縣,歸顏君齊了。
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合並了,不知要繼續蟬聯倒數,還是能碰撞出奇跡。
來之前盧栩想著,朝廷不收他們稅,什麼都能自己說了算,隻要不把屬地的蠻人給搞造反,隨便他們怎麼浪,還挺自由自在的。
如今一看,這不就是自生自滅嗎?
他們連忙追問更細節的情況。
聽北關縣令介紹,原本四縣的軍戶數量是差不多的,而且朝廷還在鎮安、鎮北交界處設了軍馬營,專門給三軍養馬。
但計劃不如變化,大岐軍戶在鎮北、鎮安縣根本就生活不下去。
他們種不出糧食,又不會放牧,更不敢往有蠻人的地方去,為了生存隻好不停南遷,如今遷啊遷,都跑他們北關縣和西峰縣來了。
鎮安、鎮北兩縣縣令想管也沒法管,蠻人太多,衝突不斷,吃飯都成問題,還能怎麼辦?總不能看著他們餓死。
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遷吧,能自謀出路就走吧,大不了他們被免職,被革職查辦。
盧栩:“也就是說,其實原本的鎮北縣現在已經沒多少軍戶了?”
北關縣令:“是呀。顏大人上任便知,如今鎮北縣形同虛設,僅剩毗鄰鎮安縣的一個小鎮,等趙縣令調走,那裡也會空了吧。”
不管朝中怎麼想,反正他們自己聽說要將鎮北、鎮安合二為一,都認為那是因為鎮北縣已經沒什麼軍戶了。
他也怕這倆年輕人太害怕,安慰道:“不過你們也不用太害怕,虎賁軍還在軍馬營駐守,蠻人打了敗仗,如今已經歸順大岐,不敢隨便挑釁大岐官府。”
顏君齊點頭,問道:“大人您可知鎮北、鎮安兩縣的蠻人主要是哪些部族?”
李縣令:???
盧栩也好奇問道:“有倫蘭族嗎?”
李縣令:???
這兩個年輕人竟然還懂蠻人的部族?
他搖搖頭:“北關縣並無倫蘭族,其他縣內老夫便不知了。”
顏君齊:“那蠻人各部中,可有與大岐親善的部族?”
李縣令聞言苦笑:“親善大岐?自然沒有。不過有些小部族倒也識趣,他們勢單力薄,不願意招惹大岐,也忌憚其他大的部族,你們路上途徑他們的部落倒也安全,那些仇視大岐的部落,最好還是繞開。”
他將所知的蠻族各大部向他們一一介紹一遍,心中卻十分驚訝顏君齊會有這樣的問題。
大岐人可是慣性將蠻人視作一族的,他們初到此地,一個蠻人都沒見過,就先問起各個部落了?
他心想,朝廷將如此年輕的官員派到定北郡來,也不是沒有原因。
待顏君齊、盧栩離開,他望著雲開霧散,露出星星的天空,默默歎氣,希望他們此行能順利,可千萬不要年輕衝動,惹出什麼風波來。
盧栩和顏君齊帶盧舟回驛站休息,邊走邊消化今晚聽到的資訊。
有北境的經驗,盧栩對這邊一直有心理準備,情況比預計差一些,但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至少軍戶南撤,蠻族占據北邊,自行分隔,在盧栩聽來其實是利大於弊的。
李修的北境軍駐紮的位置就比較靠南,隻有少部分規模大,有實力的軍戶隊伍纔敢往北插。
像裘虎他們那麼靠北的營地,在整個北境都沒幾個。
他們敢那麼深入,一是因為裘虎帶了一村人過去,他們團結驍勇,不怕衝突,敢和蠻人打架,真打起來能帶領整個營地團結自保,等到援軍趕到;
二是因為在他們附近的蠻人都是對大岐敵意較輕的部族,願意和軍戶們交換物資做生意。
另外,細節上就是裘虎和張百戶的配合了。
裘虎勇猛,張百戶圓滑。
他們和蠻人打交道,可軟可硬,可攻可守。
北境軍主力大營的位置也距離哪個營地都不算太遠,短則一兩日,遠則四五日,急行之下甚至三日就能覆蓋馳援任何營地。隻要不是整個蠻族從四麵八方攻擊,他們很快就能將個彆鬨起來的地方鎮壓。
而且,北境軍大營主要用的還是帳篷,出了緊急情況隨時都能開拔,機動性非常強。
千蛟嶺雖不如疊峰山巍峨廣闊,也沒臥虎關這樣的雄關要塞,但朔州有驍騎軍給北境軍殿後,李修不用守在千蛟嶺下,不用守在永固縣,他可以帶著北境軍大搖大擺到處亂逛。
盧栩他們去北境和蠻人做生意,就遇到過李修在人家大帳裡喝酒打秋風。
從前盧栩多少覺得李修有些不務正業,可有西北對比,他才恍然李修閒散之下有多少細致的佈局,他熟知蠻族各部,對每一處營地將領都做了類似裘虎與張百戶那般的搭配,即便不怎麼去管,各營地也能自處。
北境軍還三天兩頭朝蠻族放狠話,主力總在到處溜達秀肌肉,其實卻極少和蠻族起衝突。
蠻族兩個部落打起來,李修一直秉承你打你的,我看我的,全程吃瓜看戲狀態,隻要沒牽扯進大岐人,他不管,不問。
甚至恨不得給人家煽風點火,呐喊助威,一點兒身為一方大哥,要管小弟聽話的意思都沒。
彆說不管了,哪怕對方告到他麵前,他八成也是把參軍推出來和稀泥,自己換個遠點兒的地方打獵、打秋風。
盧栩跑北境那幾年,彆的沒見,反正每次去大營拜見李修,李修營帳裡的獸皮都要換一批。
據說都是他自己打的,擺得滿帳篷都是,耀武揚威,他還特彆喜歡邀請蠻族部落的族長們到他營帳裡欣賞他的獸皮。
盧栩帶商隊去和蠻人做生意,他隻管要保護費,軍戶們去和蠻人做生意,他也不管。
什麼商籍、農籍、軍籍,李將軍沉迷打獵、練兵、吃瓜、嚇唬人,沒空管。
在北境隻要交夠了糧食和錢,他們買多少羊多少牛,賣給蠻人多少糧食多少日用,李修從不過問。
邊貿在他的縱容中規模越擴越大,蠻人在南下,軍戶在北遷,而北境軍大營則在悄無聲息隨著軍戶和貿易往北壓。
他們名義上是保護行商做生意安全,但其實北境軍的巡邏地在不停往北滲透。
蠻族部落不是沒察覺,但總不至於因為人家往北挪了幾百米就要抗議。畢竟名義上整個北境都是北境軍的地盤,李修就是把大營紮到他們部落裡,他們若不想和大岐打起來,也隻能忍著。
北境軍今天挪點,明天挪點兒,普通的蠻族百姓,也已經漸漸有點兒習慣時不時有北境軍和大岐的商人在他們附近出現。
秋收時,他們還會到軍戶營地收秸稈,偶爾還會雇大岐農戶幫他們打草,北境的軍戶也漸漸在接受食用奶製品。
如今哪怕沒有北境軍隨行,很多膽子大的軍戶也敢三兩人結伴去找附近相熟的蠻人換肉、換奶了。
蠻族的年輕人更是會關注大岐人的集市和節日,跑來采購湊熱鬨。
雖然他們住得還是很遠,相互提防警惕不變,但是已經在互動。
盧栩最後一趟去北境時,北境的軍戶和蠻人正商量著一起選地方做個貿易集市,為集市到底離誰家近一點兒爭吵不休。
這種變化盧栩是親眼看在眼裡的。
從北境的經驗看,將軍戶硬塞到蠻人的聚集區,根本就是在激化矛盾,也在忽視軍戶們的安全。
這樣做,蠻人覺得這是大岐在挑釁、壓迫、耀武揚威。軍戶們則覺得孤立無援,膽戰心驚。
兩族間風俗習慣不同,語言不通,有非常多難以理解的生活習慣,貿然硬碰硬地接觸,很容易相互誤解,發生衝突。
盧栩因為喜歡喝牛奶,被北境軍嘲笑了好幾年,直到他們也開始喝,盧栩才翻身回擊他們。
盧栩在北境推廣火鍋涮羊肉的時候,蠻人嘲笑他們大岐人牙口不好,要把肉切那麼薄,他們牙齒掉光的老人都不吃。幾年過去,牙齒倍棒的蠻族年輕人也開始吃了,吃麻辣味兒的時候,和大岐人一樣被辣得嘶哈嘶哈。
盧栩認為這樣的慢慢交流,相互影響纔是對的。
誰在誰的安全區,有一個緩衝地帶,大家都有安全感。
安全了,有底氣了,再靠貿易相互接觸相互瞭解。
畢竟無論是大岐還是蠻族各部,除了極少數人,大家的意願都是休養生息,和平共處。
盧栩和顏君齊嘚啵嘚啵討論,盧舟聽得聚精會神。
盧栩:“不過具體情況還得等咱們到了再具體看。”
萬一這邊兒蠻族人沒北境的友好呢?萬一他們特彆頑固呢?
想再找一個友善又有實力的倫蘭部當中間方,可是相當困難的。
都得慢慢來。
盧舟安靜地聽完他們的分析,問道:“如果將蠻族各部打散,分到大岐各郡去,是不是就能更快解決了?”
盧栩一瞬間為盧舟的想法心動,但很快,他又搖搖頭,“聽上去不錯,實行起來有點兒難啊。”
盧舟仔細想了想:“……嗯。”
顏君齊:“以大岐和蠻人的世仇,沒有哪個地方願意接受他們。而且,即便打散了,他們願不願去,會不會在路上反抗,到了地方是不是會被排擠等等,也許會導致更多衝突。蠻人性情桀驁,不喜管束,到了各地說不定會違法亂紀。”
盧栩:“嗯,而且他們不會種田,言語、習慣也不一樣,要怎麼生活呢?還有,他們走了,這裡怎麼辦?荒著?還是調人來?他們走了更遠的地方會不會有其他人來,到時候,就是新的蠻人和我們打仗了。”
盧舟點頭,他望向北方,心想還有更遠的人呀!
蠻人的北邊,是什麼人呢?
那邊是什麼模樣呢?
盧栩拍拍他,讚賞道:“不過你想的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隻要調來比蠻族數量多得多的軍戶,其實這問題就解決了——人多勢才眾嘛!”
他們戰力和兵器上都沒特彆懸殊的差距,拚的其實還是人數和國力。
要是大岐遷來的人足夠多,把蠻族擠成少數,那還不是誰敢不服就敲誰?
真要能那樣,他就不用擔心君齊和盧舟的安危問題了,盧栩歎氣:“可惜,沒人願意來呀,唉……除了咱們,誰願意背井離鄉來吃苦呢?”
盧舟小聲道:“哥哥你不是也不願意來嗎?”
盧栩知錯能改:“嗯,我重新說。除了你,還有哪個傻瓜願意來。”
盧舟:“阿濯、小米添都想來的。”
盧栩:“啊!天真無邪的小傻瓜們!”
顏君齊失笑。
心想盧栩不也是一樣的傻瓜嗎,賀太師就是看出了他是,才一道調令,就把他們全都調到這裡來。
盧栩歎氣:“既來之則安之吧,天都快亮了,趕緊睡覺!”
也不知道他們治下的子民歡不歡迎君齊這個新上任的父母官。
身為家屬,盧栩很想狐假虎威一把,想想就要到北庭縣了,還生出那麼一丁點小緊張。
快到原本鎮安縣的縣城,也就是如今北庭縣的縣城時,顏君齊換上了他的官袍,盧栩也跟著換了一身新衣裳。
他帶著車隊肅穆地入城,特彆像那麼一回事。
北庭縣的百姓歡不歡迎他們另說,原本鎮安、鎮北兩縣的縣令可是早就翹首以盼了。
他們連日打聽顏君齊到哪兒了,昨日接到傳信說他們今天就要到了,一大早就在城門口等著。
遠遠看到他們車隊的影子時,兩位縣令忍不住熱淚盈眶。
終於,他們漫長的任期要結束了。
他們能回關內了!
他們能回大岐了!
作者有話要說:
鎮安、鎮北縣令: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新倒黴蛋,哦不,大善人盼來了!
今天有5000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