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白金珍藏版) 第3章感恩老師:是你們給了我智慧
-
感恩老師:是你們給了我智慧
冇有華麗的舞台,冇有簇擁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老師耕耘的犁頭;三尺講台,是老師奉獻的戰場。從辦公室到教室,從教室到辦公室,短暫而又漫長的路,日日夜夜,春夏秋冬,讓一頭青絲變成了白髮,讓高大的身軀變得瘦骨嶙峋…
當我們被一個難解的數學題難住的時候,是老師幫助我們找到了正確的答案;當我們麵對選擇,陷入迷茫的時候,是老師幫助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當我們遭受挫折一蹶不振的時候,是老師幫助我們樹立起必勝的信心;當我們被失敗打倒的時候,是老師幫助我們全麵分析利弊,使我們重新鼓起勇氣,最終走向勝利和輝煌。
感謝恩師,將我們引入知識的殿堂,她像一支無聲的柺杖,給蹣跚學步的我們以支撐的力量去攀登書山,在知識的土壤裡茁壯成長,讓我們從無知走向文明,從幼稚走向成熟。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恩師的教誨,他們辛勤的勞動,讓我們漸明事理,增長學識,即使我們學富五車、才高八鬥、著作等身,點點滴滴都浸潤著他們的心血。
我還清晰地記得,我上第一節語文課時的情景:
“a
—o—e—”,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糾正我們的口形,一遍又一遍地矯正我們的發音,直到我們學會了正確的發音。正確的發音,給我們的普通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與人溝通冇有了障礙,走南闖北,最終獲得成功。
那時我笨,我還記得數學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1—2—
3—”時的情景:她用她溫暖而細潤的手抓住我的小手,讓我最終找到了“1—2—3—”的感覺。在幫媽媽買菜算賬得到大家誇獎時,我記得我清晰地喊著告訴大家:“是我們郭老師教我的!”是的,是老師讓我學會了數字,教會了我計算方程、函數,最終學會了計算自己的人生。
我是在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的,那時,調皮搗蛋的我隻知道欺負女老師,最終英語學得不好。可現在,當我發現十分需要和外國朋友交流時,我的內疚之心在隱隱作痛。我現在非常美慕擁有流利外語參與國際交流的人士,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還得向老師再拜稽首。
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的第一個領航人。
把我們從懵懵懂懂帶人成熟,從無知變得學有所長,從人生無意識到有目標的追求;讓我們的人生開始有夢想,讓我們看到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需要不斷努力、不斷追求,讓我們的生命也因為追求夢想而更有意義。
老師幫我們把握人生的航向
對於我們的成長而言,老師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對於我們的成功而言,老師是我們成長的領路人,他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選擇,幫我們把握正確的人生航向,讓我們最終走向成功。
美國一位叫裡基·c
亨利的棒球運動員在上高中時就有一個夢想——做一名很棒的體育運動員,並且他在16歲那年就已經能征服棒球了。當時,他的高中教練奧利·
賈維斯對他充滿信心,不僅認真教他棒球技藝,還教會了他如何對自己充滿信心。
就在高中三年級的那年夏天,裡基·c亨利的思想產生了動搖。由於他的家裡還有六個兄弟、三個姐妹,有的還正在上學,家庭經濟有些問題。為了幫助家裡減輕負擔,他想離開棒球場找一份臨時工作。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準備去打一份零工。對他來說,有了這份工作,他不僅可以買一輛自行車,添置一些新衣服,還可以存一筆錢補貼家用。想著這份工作誘人的前景,他希望立即接受這個難得的機會。
可是,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給奧利·
賈維斯教練時,教練非常生氣。教練注視著裡基·c
亨利厲聲說道:“你將有一生的時間來工作,但你能夠參加比賽的日子卻能有幾天?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費不起啊!”
裡基·c
亨利低著頭絞儘腦汁地想辦法,思考著如何向教練解釋自己想有錢,並給媽媽買房子的打算,但他不知道怎樣麵對教練失望的眼神。
“孩子!你將要去乾的這份工作能掙多少錢?”
“一小時325美元。”他不敢抬頭,囁囁地答道。
“啊!難道一個夢想的價格就值一小時325美元嗎?”
之後,奧利·
賈維斯教練耐心細緻地幫裡基·c
亨利將打零工和棒球訓練的前景作了一番分析,向裡基·c
亨利指明瞭注重眼前得失與樹立長遠目標之間的不同。裡基·c
亨利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之中。也就是在那一年,他被美國西南部匹茲堡市的派爾吉特棒球隊選中,並且一次簽定了2萬美元的協議。此外,他還獲得了亞利桑那大學的橄欖球獎學金,獲得了大學教育。再之後,裡基·c
亨利在兩次民眾選舉中當選為“全美橄欖球後衛”,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隊員第一輪選拔賽中名列第七。1984年,裡基·c
亨利與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的野馬隊簽訂170萬美元的協議,終於圓了為媽媽買一所房子的夢想。
大家試想,如果裡基·c
亨利不聽教練的勸告,未能接受恩師的教導,放棄棒球訓練而去打零工,他的命運將會怎樣?他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人生道路上的這種選擇太多太多,隻是我們很少有機會像裡基·c亨利那樣麵對麵地接受恩師的指點,但我們所有的選擇無不包含著恩師的辛勤勞動。是恩師教會了我們選擇的知識,教會了我們分析利弊的能力,最終將生命之船劃向成功之岸。
老師為我們做出行為表率
老師的言傳身教,一直影響著學生的一生!
一些名師之所以為世人景仰,不僅在於他們兢兢業業踐行著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操守,更在於他們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
學生總是把教師看成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恩師們教我們從小事做起,而他們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他們以豐富的學識引導我們,以高尚的人格、整潔的儀表、和藹的態度、博大的胸懷感染我們。在他們的陶冶中,我們漸漸長大。
許多老師用他們良好的思想品行,給學生樹立起一道道人生的航標。曾麗真老師的做法就說明瞭一切。
曾麗真老師所帶的班級,遲到的現象讓她非常苦惱。儘管她纔剛做了兩週的班主任,但有部分同學遲到的報告卻不絕於耳。班級在學校經常受到點名批評,那些不遲到的同學更是抱怨不斷。為了班級紀律和班級榮譽,她和同學們商議一定要在以後拿到“文明班級”的牌匾,並且立
下了誰遲到誰打掃衛生的約定,號召大家改變經常遲到的不良習慣。
看到大家都不遲到了,曾麗真老師心裡暗自高興。可又一想,要讓同學們長期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還必須給同學們留一個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她自己遲到了,冇等學生提醒便向學生宣佈:
“今天的值日生是我!”話音剛落,同學們麵麵相覷,似乎還有些不相信。放學之後,曾老師拿起笤帚認真掃起了地。許多同學冇有回家,站在門外看著眼前的一切。有的同學搶著要幫曾老師掃地,都被她婉言謝絕了……
也就從那一天起,遲到的現象再也冇有在她班級出現過,“文明班級”的牌匾也週週光顧她的班級。
為了班上集體的榮譽,曾麗真放下了老師固有的姿態,專門為遲到付出代價,履行約定,讓同學們心服口服。一諾千金,誠信踐行,她的行為,將可能影響同學們的一生。
遲到,是同學們容易犯的不良習慣。而曾麗真老師卻率先垂範,故意“以身試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杜絕了同學們的遲到現象。她的言傳身教,無不讓人真心感動!
老師給我們點點滴滴的關懷
想到老師平時對我們點點滴滴的關愛,無論是誰,心情都會激動起來!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付出=回報”成為人們計算所有行為的公式,隻有親人的愛,付出不再期待回報。但細心的人會發現,還有一種不期回報的愛,那就是恩師的愛。他們幫助我們學會攀岩,學會飛翔,隻希望我們飛得更高。他們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彆人;像百合的花香,輕輕的,淡淡的,沁人心脾。
在喚醒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奮進的過程中,他們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
一會兒是嚴格管教的老師;一會兒是關心成長的家長;一會兒是無話不說、心靈相通的朋友;一會兒又成為朝夕相處、相互嬉戲的哥哥姐姐……
看到下麵這位家長的感慨,什麼疑惑都會立刻解開。
孩子有本《家校聯絡手冊》,那是林老師和家長、學生溝通的園地。在校表現一欄,林老師給我的孩子寫道:
“開始複習,注意查漏補缺。”“請注意身體。”“表揚,但要注意休息。”“治咳嗽湯要煲幾次的。”“你是個自覺的好孩子。”“這次考得不錯,繼續努力。”……
後來我才知道,全班那麼多學生,林老師每天都要做這樣的書麵溝通。在充滿關愛的學習氛圍裡,孩子們學習特彆自覺,班上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氛圍。
愛的魔力不可估量。老師用愛給我們關懷,它融化我們心靈上的冰川,縮短了我們師生間的距離。這種無私的關愛是一種激勵,是一股暖流,是一聲呼喚。這種隻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而冇有血緣關係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純真!聖潔!
老師用生命嗬護我們成長
很多人把孩子比做花朵,把老師比做園丁。的確,花兒的綻放需要園丁辛勤的栽培和精心的嗬護。為了鮮豔的花朵,他們日夜勞作,他們施肥,他們澆水,讓陽光撒滿每一個花朵,讓雨露滋潤每一葉花瓣。為了花朵免遭暴風驟雨,他們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貴州省的大山深處有一所小學,許多學生上學都要經過學校下遊的一座小橋。這是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小橋。一位年輕的教師,為了護送學生過橋,在這裡畫上了生命的句號。
連續兩天兩夜的大雨讓河水暴漲,水漫過了小橋。為了安全,村裡人用繩子係在河的兩岸,讓過橋的人順著繩子通過石橋。放學的路上,一位姓田的老師擔負起護送孩子們回家的任務。田老師幫助大部分同學平安地過了小橋,就在護送最後一批學生過橋時,危險發生了:一聲驚雷讓走在最前麵的一位女同學忽然放開了棕繩,一個翅趄之後,這位女同學掉入洪水中被沖走。田老師緊急安撫好橋上的同學之後,毅然躍入河水,經過幾次拚命的搶救,女孩得救了,但筋疲力儘的田老師卻被洪水捲走。兩天之後,人們在小河下遊十幾裡處打撈到她的屍體。
她用柔弱的肩膀抗起了老師的責任,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學生的生命。她是這位同學的恩師,也是我們大家的恩師!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的整場災難中,我們無不再次為可敬的老師的崇高師德所感動,不禁淚灑衣衫。在救援現場,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這隻“雄鷹”已經氣絕!由於他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隻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是在校多纔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讓我們永懷感恩之心吧!一起感恩老師用生命嗬護我們成長!
老師用清貧詮釋人生
每當人們提起老師這個神聖的職業,總讓人想起那三尺講台上無私奉獻的身影,想起那深夜中還在燈光下忙碌的情形,想起那帶著沙啞的聲音給我們講解難題的笑臉,想起許多發生在校園裡的感人故事……但許多人回頭仔細想想,最難忘的還是老師們清貧的一生。
甘肅省渭源縣縣委副書記李迎新,曾對全縣代課教師的生存狀況進行了一次調研,他發現許多代課教師都是全村最貧窮的人,工作時間越長也就越貧窮。他這樣描述他見到的情況:
離春節還有十來天,甘肅省渭源縣本廟村小學老師謝毓新的家裡卻冇有絲毫過年的氣氛。兩天前,謝毓新終於咬咬牙花兩塊錢買了一張畫,貼在牆上,這是他家裡為迎接新年唯一的裝飾。
像謝毓新這樣的農村代課教師,在甘肅省渭源縣還有近600人,他們分佈在偏遠的鄉村,承擔著基層教育的重擔。而他們中間70以上的人拿著每月40元的工資,過著艱辛的生活。
謝毓新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還特彆授予他“希望工程園丁獎”,然而這一切都不能改變他代課老師的身份,也改變不了他的生活困境。二十幾年過去了,謝老師連一萬元都冇有掙到,他感覺對家裡人很慚愧。
李迎新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名民辦教師,為了能夠讓李迎新上大學,父親辭去了教師的職務。李迎新冇有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村裡的教師還像父輩那樣貧窮!李迎新說:“我感到很痛苦,這個問題存在了,但是你要解決這個問題卻冇有辦法。”李迎新的調研報告見報後,許多讀者給他寫信。其中一位讀者在信中這樣說:“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報紙,讀完後早已成了一個淚人,止不住的淚水一瀉而出!”
現在,李迎新已經同縣教育局初步擬定了一份改善代課教師工資待遇的計劃,本科學曆月工資提到300元,專科學曆160元,中專以下學曆120元。按照這個規定,從2006年開始,高中學曆的謝老師應該每個月可以拿到120元的工資。
據聯合國統計,中國政府用占世界078的基礎教育經費,完成了占世界1981的適齡兒童的九年義務教育。而我國僅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課老師就達到506萬人,約占西部農村教師總數的20。他們生活在貧困線之下,但他們卻承擔了近千萬西部農村學生的教學任務。可以說,幾乎每一位代課老師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敬的群體之一。
雖然他們隻是教師群體的一部分,但足以代表絕大部分老師清貧的生活狀態。最起碼,十幾年前我國農村的老師幾乎都在這種狀態下生存,這一點毋庸置疑。
老師的要求卻並不高,隻要我們努力學習,長大成材,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很多老教師在提到自己有所成就的學生時都會津津樂道,那種喜悅和滿足感,絕對勝過對自己子女有所成就時的興奮;很多老師把自己無法實現的理想和願望嫁接給一批批學生,讓他們了卻了自己的遺憾;很多老師把畢生心血獻給了學生,卻忘了自己的子女,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捍衛了天底下最神聖的職業!
我的恩師!我們的恩師!
老師激勵我們成長
恩師用真情播種智慧的火種,用心血揮灑火熱的希望。
當我們在挫折與困難麵前徘徊不前時,是他們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與勇氣。恩師就像心靈的保健醫生,為我們掃除心理障礙,讓我們也和彆人一樣有了夢想,有了希冀,有了一分前進的動力。
當我們退縮時,恩師的激勵好似一支強心針,讓我們大步前進。
一位叫馬付才的同學因為車禍,留下了殘疾,走路一瘸一拐,他開始自卑起來。由於怕同學們笑話,他從此不再上體育課。但後來一位姓楊的老師讓他從自卑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一次體育課,楊老師聽了他的一貫理由之後說:
“你和我們一起做廣播體操總可以吧?”看著老師征求的眼光,馬付才同學點頭同意了。可就在一套廣播體操之後,老師又安排了跳高訓練。同學們一個一個都跳了過去,馬付才的名字又被叫響了。麵對第二次喊叫,他氣憤地說:“不行!你明知道我這個樣子,為什麼還要讓我跳?”
“你看這高度!你一定能跳過去的!為什麼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殘疾人呢?”楊老師激勵他說。
話音剛落,馬付才瘋了一般地向跳杆衝去,並順利地跳過了跳杆。就這樣,在楊老師的特意安排下,他一次又一次地跳過了跳杆。下課之後,楊老師拍著他的肩膀告訴他,第二次之後,跳杆的高度被自己有意抬高了,但他還是跳了過去。楊老師意味深長地對他說:“以後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給自己設限,而且要把跳杆不斷往上抬!”
這次事件之後,馬付才恢複了自信。他走出了自卑自憐的陰影,不再逃避。他和同學們一起出早操,一起跑步,並在體育課上主動將跳杆的高度一次次往上抬,還一次次地成功超越。
最可喜的是,由於不斷鍛鍊,馬付才的病情有了好轉,並順利地考上了大學。
在大學畢業之後,馬付才走上了社會。每每在事業上徘徊不前的時候,他就會想起楊老師的那句話。那句話,一直激勵他前進。
冇有楊老師的教誨,馬付才的人生將不可想象!遇上這麼好的老師,他的人生命運也因此而改變。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生路上有恩師的教導,就不會迷失方向,一路之上有恩師的關注,纔會更加自信,勇敢走向新的輝煌。
都說老師像園丁,因為老師們在辛勤地培育著祖國未來的棟梁。都說老師像蜜蜂,整天不停地工作,采集甘露,為養護祖國的棟梁滋補營養,他們用愛托起了明天的太陽。
甘肅西部的一個小山村,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支教的老師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講冰淇淋,班上最小的一個孩子問老師:“老師,書上說的冰淇淋是一個什麼東西?為什麼城裡的孩子們都愛吃?”老師愕然。
為了從根本上回答這個孩子的提問,他利用一次去城裡取郵包的機會,給班上的同學每人買了一支冰淇淋。由於冰淇淋需要低溫儲存,於是他想了好多辦法才最終將冰淇淋從二十多裡的城裡拿回學校,一一分發給孩子們,孩子們歡呼雀躍。
第二個星期,一個孩子在作文裡這樣寫道:“我們都很愛我們的老師,他是一個好人。他給我們每個人買了一支冰淇淋,很好吃!我們以前誰也冇吃過冰淇淋,那時,我們感動得流淚了,冰淇淋也很感動,它留著白色的淚……\"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裡的李靈是一位80後,卻用雙手撐起了孩子們的藍天,“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真正地體現了她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不但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更感動了所有有愛心的人們,相信她的付出會給孩子們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給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給自己的願望寄托無限的理想。
為關注留守兒童,李靈2002年師範畢業後,在家鄉周口淮陽許灣鄉創辦希望小學,任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目前已有七個班三百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七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八萬元外債,暑假期間,李靈向爸爸要了兩百元隻身來到鄭州,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開始收購舊教輔和兒童讀物。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彆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彆人收穫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身旁是三百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托,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這樣評價她: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於丹這樣評價她:在自己可以開花的年華上,李靈卻做了孩子們的泥土,滋養更多花開。她用一個小女子的擔當許給家鄉孩子一片未來。
老師,就像蠟燭一樣,默默地燃燒著自己,把我們從一個個無知的孩童,培育養成一個個有用之材,這裡麵凝聚著老師多少的心血!凝聚著老師多少的汗水!凝聚著老師多少的愛啊!
感謝老師,感謝師恩
看子貢,孔子死後,他悲痛萬分,在墓旁結廬而居,一直守墓六年。
看居裡夫人,在諾貝爾獎頒獎會上,她將鮮花送給恩師,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看**,老師的晚年,仍然能收到他的關心!
**恩師徐特立,是湖南長沙人,曾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其於1913年至1919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曾在那裡求學。**對徐特立的愛戴在教育界一直被傳為佳話,永遠值得我們學習!**還曾兩次為徐特立公開祝壽。1937年,當徐老六十壽辰之際,**特意寫賀信祝壽。他在信的開頭寫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他還號召全黨向徐老學習。
看梅蘭芳,老師受冷落,他雪中送炭:一次,梅蘭芳應邀到朋友家作客,齊白石先生也來赴宴,他衣著寒酸,被冷落在一旁。梅蘭芳一到,客廳裡的人蜂擁上前,把他團團圍住,握手寒暄。忽然,梅蘭芳一眼見齊白石先生,便急忙擠出人群,快步走到齊先生麵前,一躬到地,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然後,坐在老師下首,噓寒問暖、敬菜敬酒,直至席終。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尊師傳統。孟子把師與君並列;荀子進一步把教師納入了天、地、君、親的序列。
古人說:“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用現在的話說,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成敗繫於老師,老師的學識、風範,關乎教育對象的未來。現代社會,尊師重教將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諧社會,必然是尊師重教的社會。
想想看!想想吧!老師那勤勞的身影!那慈祥的目光!那親切的叮嚀!那教誨的話語!那溫暖的鼓勵!……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春夏秋冬!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
讓我們和老師在一起談談心、說說話,邀他一起參加聚會,一個簡訊、一個電話、一句祝福的話,一張賀卡、一朵鮮花、一曲好聽的歌……冇有鄭重的承諾,冇有刻意的裝飾,讓真情自然流露,讓師生情誼延綿悠長……
我該為老師做些什麼:
朋友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把大傘,為我們遮陽擋雨;
朋友是泥濘灘塗中的一支柺杖,給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
朋友是前進道路中的一條鞭子,不斷給我們警醒;
朋友是打開心扉的一把鑰匙,讓我們看到陽光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