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白金珍藏版) 第4章感恩朋友:是你們給了我友誼
-
感恩朋友:是你們給了我友誼
印度有一句諺語說:“朋友是抵抗憂愁與恐懼的衛士。”
朋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一個詞。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功成名就,但是每個人都希望能有朋友。朋友有很多種,有點頭之交的朋友,有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有因共同利益捆綁而成的利益朋友……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可以填補精神上的空虛、驅趕精神上孤獨的朋友。當我們遭遇不幸和痛苦時,他們可以和我們一起分擔;當我們孤獨無助時,他們可以星夜兼程、不遠萬裡,向我們伸出一雙堅實的大手。我們在他們麵前可以無拘無束、毫無戒備,大家可以常聚在一起侃大山、聊家常、談事業,說什麼都會非常愉快。
但是,隨著學習和工作壓力的遞增,人們已經被一層一層的習慣和世故壓得喘不過氣來。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心態浮躁,他們期待朋友、期待友情,但是卻以種種理由不肯經營友情。他們抱怨:“我們連談戀愛的時間都冇有,哪兒還顧得上維繫友誼呢?”他們不主動和朋友聯絡,卻抱怨人情越來越冷淡;他們把自己封閉起來,卻抱怨冇人願意走進他們的內心。
我們可以看下麵一組數據:
《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實施的一項調查結果:875的人感覺“熟人越來越多,朋友越來越少”,反映了在社會急劇變革的潮流中人際關係的深刻變化。
453的受訪者承認,在自己的眾多熟人中,真正稱得上朋友的不到5個;另外,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僅有為數不多的6~10個—換句話說,80的受訪者認為,算得上朋友的人不到10個。與此同時,30左右的受訪者稱自己的熟人數目在51~100個之間,另有26左右的人認為自己的熟人數目超過100個。
“朋友越來越少”反映出了現代生活中的人情冷漠,這對我們個人和整個社會都是十分有害的,也不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我們不可能離開其他人單獨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不可能隻依靠自己的親人和愛人,因為親人總有離開我們的時候,愛人也會有鬧彆扭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朋友的安慰、支援和幫助。他們會幫助我們走出難關,鼓勵我們繼續生活。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日益加大,而且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開自己生長的地方,到陌生的城市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在家靠親戚,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人都深信不疑的格言,然而究竟什麼樣的人纔算得上是你真正的朋友?
明代名士蘇浚在《雞鳴偶記》中曾經這樣說:“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征逐,昵友也;和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意思是說:“在道義和學業上相互激勵,對錯誤或過失直言相勸的朋友是畏友;平時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能以心相交,關鍵時刻能生死與共的朋友是密友;隻知道用甜言蜜語相互吹捧、吃喝玩樂的朋友是昵友;而那些平時與你稱兄道弟,在你有困難時卻背棄你的朋友則是賊友。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朋友,同學、同事或者通過其他關係結識的人,我們都稱其為朋友,然而,這其中能夠一起分享你的快樂的人居多,而能陪伴你一起共渡難關的人卻是少數。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便足以說明,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他們不關心你的外表有多光鮮,不關心你的官位有多高,生活有多富裕,而是關心你為了換來這外表的光鮮付出了多少、過得累不累。一個女人失去了丈夫,許多人前來慰問。大家來了,送上禮金,安慰一些話,然後就走了。有一個人,是他們家多年的好友,來了,並不多言,卻把這家人的鞋子——
包括那女人的鞋子、孩子的鞋子全部拿出來洗擦乾淨。彆人不解,問他,他說:“她家裡既出了這麼大的事,她一定會到處奔波,一定會穿鞋。可她現在這狀況,根本不會有精力去顧及到這件事。我把鞋幫她擦乾淨了,她穿起來會舒服、方便。”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感動。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承擔彆人的生活,彆人也無法承擔我們的生活。在你成功的時候為你捧上一束鮮花,是每個人都非常容易便能做到的,但是在你身陷困境時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卻隻有你真正的朋友。
紀伯倫曾經說過:“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這個和你一起哭的人,就是你真正的朋友。他不介意你飛得有多高,他也不要求你能帶他飛,甚至他不介意你是否還在飛。但他會關注你有冇有能力起飛,他會想到你在飛行的時候會不會累,他會告誡你不要讓自己飛得太累。即使他什麼也做不到,他仍會為你擦好上路的鞋。
朋友的信任是打開心扉的一把鑰匙
有人說過,所謂幸福,就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愛人,和一幫可以信賴的朋友。
朋友間需要的就是信任。因為信任是做朋友的基礎,冇有彼此之間的信任,就失去了做朋友的前提。信任也是打開我們心扉的一把鑰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冇有人能夠用金錢買得到,也冇有人可以用利誘和武力爭取得到;它來自於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是活在靈魂裡的清泉,可以挽救心靈,讓心靈充滿純潔和自信。
公元前4世紀,在意大利,有一個名叫皮斯阿斯的年輕人觸犯了國王,被判死刑。
皮斯阿斯是個孝子,在臨死之前,他希望能與遠在百裡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他的這一要求被告知了國王,國王感其誠孝,決定讓皮斯阿斯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條件是皮斯阿斯必須找到一個人來替他坐牢。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有誰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替彆人坐牢?這豈不是自尋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是有人。
不怕死,他就是皮斯阿斯的朋友達蒙。
達矇住進牢房以後,皮斯阿斯回家與母親訣彆。人們靜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日子如水,皮斯阿斯一去不回頭。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斯也冇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達蒙上了皮斯阿斯的當。
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圍觀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幸災樂禍的大有人在。但刑車上的達蒙,不但麵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點燃了,絞索也已經掛在達蒙的脖子上。有膽小的人嚇得緊閉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深深地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斯。
但是,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淋漓的風雨中,皮斯阿斯飛奔而來,他高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這真是人世間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自己在夢中,但事實不容懷疑。這個訊息宛如長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聽聞此言,也以為這是癡人說夢。
國王親自趕到刑場,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優秀的子民。最終,國王萬分喜悅地為皮斯阿斯鬆了綁,並赦免了他的死罪。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能被彆人信任,那份心情的確會跟平時不一樣。男人、女人,相識的、不相識的,當對方真誠地說出一句“我信任你”時,被信任者會有一種崇高的感覺在心中升騰,覺得自己受到他人的信任很光榮,內心很欣慰、很自豪,這是一種對人格的慰藉。於是,被信任者會像珍惜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一樣珍惜他人對自己的信任。
達蒙即使被送上絞刑架,他也信任朋友皮斯阿斯;而皮斯阿斯惦記著朋友對自己的信任,所以纔會在最後關頭日夜兼程地趕回來。他們最終感動國王,使皮斯阿斯獲得赦免。
我們可以把信任看做是一棵長在心裡的常青樹,站在這棵大樹下,人的心靈被生命的綠意滋潤著,感到心與心之間並冇有遙遠的距離,感覺彼此之間走得很近,這樣可以使朋友間的友誼更為親密和堅固!
諍友讓你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不足
忠言逆耳,很多對我們自身發展有益的話,往往比較刺耳,聽上去可能不太舒服,但這些話可以像一把刷子替我們掃去思想上的汙垢,使自己的大腦保持清醒,而不致被厚厚的灰塵遮掩住。也因此,“諍友”經常會被我們誤解,甚至可能葬送友誼。
正所謂“甜言蜜語,百聽不厭”,然而,良藥雖然苦口,卻能治癒身體的疾病,忠言雖然逆耳,卻可以幫你扶正自己的修行。
有一位在森林裡修行的人,非常純淨、非常虔誠,天天隻是在大樹下思維、冥想、打坐。
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在林間散步,偶然走到一個蓮花池畔,看到蓮花正在盛開,十分的漂亮。
修行人心裡升起了一個念頭:這麼美的蓮花,假如我摘一朵放在身邊,聞著蓮花的芬芳,精神一定會好得多呀!
於是,他彎下身來,在池邊摘了一朵,正要離開的時候,聽到一個低沉而巨大的聲音說:“是誰?竟敢偷采我的蓮花!”
修行人環顧四麵,什麼也看不到,隻好對著虛空問:“你是誰?怎麼說蓮花是你的呢?”
“我是蓮花池神,這森林裡的蓮花都是我的,枉費你是個修行人,偷采了我的蓮花,心裡起了貪念,不知道反省、檢討、慚愧,還敢問這蓮花是不是我的!”空中的聲音說。
修行人的內心升起了深深的慚愧,就對著空中頂禮懺悔:“蓮花池神!我知道自己錯了,從今以後痛改前非,絕對不會貪取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修行人正在慚愧懺悔的時候,有一個人走到池邊,自言自語:“看!這蓮花開得多美,我該采去山下販賣,賣點錢,看能不能把昨天賭博輸的錢贏回來!”那人說著就跳進蓮花池,踩過來踩過去,把整池的蓮花摘個精光,蓮葉全被踐踏得不成樣子,池底的汙泥也翻了起來。然後,
他捧著一大束蓮花,大笑著揚長而去了。79
修行人期待著蓮花池神會現身製止,斥責或處罰那摘
蓮花的人,但是池畔一片靜默。
他滿心疑感地對著虛空問道:“蓮花池神呀!我隻不過謙卑虔誠的采了一朵蓮花,你就嚴厲的斥責我,剛剛那個人采了所有的蓮花,毀了整個蓮花池,你為何一句話也不說呢?”
蓮花池神說:“你本來是修行人,就像一匹白布,一點點的汙點就很明顯,所以我才提醒你,趕緊去除汙濁的地方,回覆純淨。那個人本來是個惡棍,就像一塊抹布,再臟再黑他也無所謂,我也幫不上他的忙,隻能任他自己去承受惡業,所以才保持沉默。你不要埋怨,應該歡喜,你有缺點還能被人看見,看見了還願意糾正教導你,表示你的布還很白,值得清洗,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呀!”
修行人頓時醒悟了,他連忙向蓮花池神道謝,再次感謝他幫助自己修行,讓自己保持純淨的本性。
朋友那些逆耳的忠言,可以幫你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口蜜腹劍,生活中的讚美的聲音並不一定是發自讚美人的內心,那些敢於當麵指出你的缺點的人,纔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所謂友誼,首先是誠懇,是批評同誌的錯誤。”陳毅同誌也曾經寫過這樣兩句詩:“難得是諍友,當麵敢批評。”那些敢於當陳你的錯誤或缺點,敢於當麵批評你的人,便是你這一生的諍友。諍友像一麵鏡子,讓你更清楚地看清自己身上的不足。
布希·
羅納曾在維也納當過多年律師,的救人者都用一種彆人不能拒絕的方式去幫助朋友,使朋友的生命得到延續,這種友情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
友情同樣需要用心去經營
朋友間的情誼有時如一杯清茶,淡淡的、澀澀的,卻清香飄逸,有時又如一杯醇厚的酒,在歲月中越存越濃。
朋友間的愛簡單淳樸,但卻是來自心靈的最真實美麗的情誼。
我們冇有理由不珍惜朋友的友情。
一個啞巴女孩來到便利店,想讓店主幫忙打公用電話,店主說:“好吧,你寫我說。”於是她開始在紙上寫她要說的話,店主則開始撥號。接電話的是一個男人,也是幫著接電話的,因為他那邊也是個啞巴女孩。於是,他們充當起傳話筒。這頭說,她懷念一起去吃酸辣粉的時光,那頭說,她幫她織了一副手套,要寄過來;這頭說,自己要過些日子才能回去,請她幫忙照看小弟,那頭說,收到了寄來的特產,非常好吃……電話通了近10分鐘,因為一邊說一邊寫很費時,所以也冇有說太多內容。但是電話這頭的女孩卻是滿臉的幸福和喜悅。
打完電話,女孩臉上現出快樂的笑容,她寫給店主說,電話那頭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們約好每個月3號的這個時間通電話,一直堅持了好多年。
看到這裡,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她們的默契而感動?
作為正常人,我們隨時可以開口說話,可以打電話,也可以寫信、發e-ail,可以通過qq
或sn
聊天……想要聯絡朋友真的很方便,但是我們通訊錄上可聯絡的電話卻越來越少。女孩雖不能開口說話,卻仍然堅持通過彆人的傳話將自己的心意傳遞給對方:朋友,我在惦念著你。
所以,友情同樣需要用心去經營。尋覓朋友是一難,維繫友情就是二難。友誼有如一個陶杯,在每天茶水的調養下,它日益潤澤,但許多時候我們常不自覺地把它放在一旁,以致它黯然失色。然而,隻要友情真摯,一旦再把它擦亮,它就仍會像新的一樣。由於友情的滋生自然平淡,也因此常常使人忘了應該細細珍藏,常在朋友音信杳無之後,才急急回首檢視過往,才訝異到歲月的無情。因此在深夜的時刻,那些我們記憶中的臉龐、熟悉的笑聲,便更加顯得情深誼厚。
擁有朋友的日子是快樂的,我們應當對朋友的信任、寬容、善待心懷感激,學會感恩朋友。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饑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這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
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
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麗年輕女子冇有看懂那幾個字,她早已不再記得那個男孩和那杯熱牛奶。然而,這又有什麼關係?
在貧困男孩饑腸轆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年輕女子慷慨相贈的一大杯牛奶,是多麼及時,多麼溫暖,以至讓男孩可以將這份情誼銘記在心許多年。“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男孩子的一顆感恩之心,恰恰讓這位女士在身處困境之時,得到了最豐厚的回報。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周華健的《朋友》這首歌曲也許最能代表許多人的心聲!朋友也許隻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他帶給我們的將是永恒!他們的情誼會讓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發現真情的目光,學會感恩……
我該為朋友做些什麼:
感謝公司幫我打造自立人生!感謝公司給我鋪就曆練平台!感謝公司助我實現社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