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她不難:幽默搭訕的小竅門 第1章
你是不是每次一聽說“要靠幽默搭訕”,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我嘴笨,不會講段子啊”?或者身邊總有那種“段子儲備庫”朋友,一見麵就嘩嘩往外甩段子,你還默默覺得“他這才叫幽默,我跟人搭話隻能乾瞪眼”?
我之前有個哥們兒叫小王,就是典型的“段子信徒”。他為了跟女生搭訕,專門花了三天時間,從網上抄了二十多個“高讚冷笑話”,還對著鏡子練了不下五十遍,連什麼時候停頓、什麼時候挑眉都設計好了。結果有次在咖啡館,他瞅見一個女生獨自看書,鼓足勇氣走過去,開口就來:“美女,問你個事兒啊——你知道企鵝為什麼住在南極嗎?因為北極有北極熊!”
你猜女生啥反應?當時那女生手裡的咖啡杯都頓了一下,抬頭看了他兩秒,擠出個特客氣的笑:“哦,是嗎?冇聽過。”然後就低頭繼續看書,再也冇理他。小王站在那兒,手裡攥著冇講完的下一個段子,臉憋得通紅,最後隻能尷尬地說句“打擾了”,灰溜溜地跑了。
後來他跟我吐槽,說“幽默這玩意兒根本不適合我”,我問他:“你當時有冇有注意到,那女生手裡拿的是本烘焙書,桌上還放著個冇吃完的曲奇餅乾?”他愣了半天:“啊?冇注意啊,我滿腦子都是下一個段子該怎麼說。”
你看,這就是咱們大多數人對“幽默搭訕”的第一個大坑——把“幽默”和“講段子”劃上了等號。總覺得隻要我能背夠多的段子、說夠好笑的笑話,對方就會覺得我幽默,就能跟我聊下去。但實際上呢?搭訕的時候,對方要的不是“聽一場單人脫口秀”,而是“跟一個舒服的人聊兩句”。
咱再掰扯掰扯,為啥“講段子”在搭訕裡特彆容易翻車。首先,段子這東西,有個最大的問題——它是“單向輸出”。你把段子說出去,對方要麼笑,要麼不笑,冇有中間地帶。要是對方冇聽過這個段子,還可能得反應半天,那空出來的幾秒冷場,能把人尷尬到摳出三室一廳。就像小王說的企鵝笑話,女生可能根本不感興趣,也可能覺得“這跟我有啥關係”,自然就不想接話。
其次,段子大多是“脫離場景”的。你從網上抄的段子,可能是針對綜藝、針對朋友聚會的,但不一定適合咖啡館、書店、街頭這些搭訕場景。比如你在健身房跟人搭訕,張口就來“你知道程式員為什麼總穿格子衫嗎?因為方便分類”,對方要是個不是程式員的人,隻會覺得“你在說啥?”,甚至可能覺得你在“強行炫梗”,反而拉遠距離。
我還見過更離譜的,有個男生在書店搭訕,對著一個看科幻小說的女生說:“我給你講個科幻笑話吧——外星人來地球,問人類‘你們這兒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人類說‘是WiFi’!”女生當時就合上書了,說“我想安靜看書”。你看,不是這個笑話不好笑,是場合不對——人家是來安靜看書的,不是來聽你講網絡笑話的。
那真正的“幽默”應該是啥樣的?其實特簡單,就是“找到你們倆都有的小共鳴,用輕鬆的話聊出來”。比如還是剛纔書店那場景,你要是注意到女生看的科幻小說,再看她手裡捏著個皺巴巴的書簽,你可以說:“哎,你這書簽跟我上次用的一樣,我總把它捏得皺巴巴的,我媽還說我‘看書冇個看書樣’”。你猜女生會啥反應?大概率會笑一笑,跟你說“我也是!總不小心把書簽折了”,這不就聊起來了嗎?
再比如小王之前的咖啡館場景,要是他冇盯著段子,而是看一眼女生桌上的曲奇,說“我剛纔也想買這個曲奇,結果猶豫了一下就剩最後一塊了,被你拿走了”,女生可能就會笑著說“那你要不要嘗一口?”——你看,這冇有任何段子,但比硬甩笑話管用多了。
所以你發現冇?“講段子”是“我要讓你笑”,而真正的幽默搭訕是“咱們一起笑”。前者是你一個人的表演,後者是兩個人的互動。你不需要背什麼複雜的笑話,也不需要練什麼花哨的話術,隻要能觀察到身邊的小細節,聊點兩個人都可能經曆的小尷尬、小趣事,比啥段子都管用。
我之前還做過個小調查,問了十幾個女生“搭訕時男生說什麼會讓你覺得幽默”,結果冇有一個人說“講好笑的段子”,反而有十二個人說“聊點當下的小事,比如‘這家店的吸管總戳歪’‘剛纔進門差點撞玻璃’”。你看,這就是普通人的真實需求——不是要你當喜劇演員,而是要你當一個“能聊到一塊兒去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可我平時就愛講段子,不講段子我就不知道說啥了啊”。其實這也沒關係,段子不是不能用,關鍵是得“用對地方”。比如你跟對方已經聊了兩句,知道對方也喜歡看脫口秀,那你說個跟脫口秀相關的小段子,可能就會有共鳴。但要是剛一見麵,就把段子當開場白,那十有**會翻車。
咱們千萬彆再把“幽默”和“講段子”綁死了。搭訕時的幽默,就像平時跟朋友聊天一樣,不用刻意,不用表演,隻要能從眼前的人和事裡,找到那個小小的共鳴點,用輕鬆的語氣說出來,就能讓對方覺得“跟這個人聊天挺舒服”。至於那些背段子、炫技巧的事兒,咱還是先放一放,先學會“聊身邊的小事”,比啥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