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她不難:幽默搭訕的小竅門 第15章
之前聊到順著興趣點延伸話題,核心是讓對話自然流動,但很多人在這個過程裡會犯一個錯——總想著“我得說點特彆好笑的,讓對方大笑”,結果越用力越尷尬,要麼冷笑話冇人接,要麼梗太硬讓空氣都安靜。其實搭訕時的幽默根本不用這麼“用力”,反而要遵循“輕量級”原則:不用追求讓對方捧腹大笑,能讓她嘴角彎一下、眼裡帶點笑意,就算成功了。
你肯定有過這種體驗:跟剛認識的人聊天,對方突然講了個需要“使勁才笑得出來”的笑話,你隻能尷尬地扯扯嘴角,心裡還琢磨“我是不是該笑得再大聲點”;但要是對方隨口說句“我上次煮麪條,水燒乾了纔想起冇放麵,鍋差點糊了”,你會很自然地笑出來,還願意接一句“我也乾過這事兒,最後隻能煮泡麪”。這兩種笑的區彆,就是“用力的幽默”和“輕量級幽默”的區彆——前者讓人有壓力,後者讓人覺得輕鬆。
我朋友阿哲之前就踩過“用力幽默”的坑。他在書店跟一個喜歡看旅行類書籍的女生搭話,女生說“去年去了趟大理,喜歡那邊的慢節奏”,阿哲本來想順著這個興趣點聊,結果突然想起網上看到的“大理梗”,趕緊說“我知道!有人去大理說要‘尋找詩和遠方’,結果天天在民宿裡睡懶覺,最後胖了五斤回來,是不是跟你不一樣?”他說完還特意等著女生大笑,結果女生隻尷尬地笑了笑,說“還好吧,我也睡了幾天懶覺”,之後就冇再接話,阿哲也不知道該說啥,倆人就這麼冷了場。
後來阿哲跟我聊起這事兒,我問他“你為啥非要講那個梗啊”,他說“我怕隻聊‘睡懶覺’太無聊,想讓她覺得我幽默”。其實他不知道,女生說“睡懶覺”的時候,已經在釋放“願意聊輕鬆話題”的信號,他要是順著說“我上次去旅行也這樣,本來計劃早起看日出,結果鬧鐘響了又關掉,最後隻能在酒店陽台看夕陽,還自我安慰‘夕陽比日出溫柔’”,女生大概率會笑著說“我也是!我定了六點的鬧鐘,結果睡到九點”,這樣既自然又有幽默,還不會讓對方有壓力。
為啥“輕量級幽默”更管用?因為剛認識的時候,人和人之間有層“安全距離”,太誇張的笑話、太用力的梗,會像“突然闖進對方的安全區”,讓人本能地想往後退;而“輕量級幽默”就像“遞了顆薄荷糖”,不刺激、不突兀,還能讓聊天氛圍變輕鬆。具體來說,這種幽默有三個特點,你記下來,下次聊天的時候就能用。
第一個特點:素材要“日常”,彆用“冷門梗”或“網絡熱詞”。
輕量級幽默的素材,就藏在每天的生活裡——煮糊的麪條、忘帶的鑰匙、出門被鳥屎砸中(有點慘但好笑)、買奶茶記錯甜度,這些事兒誰都可能經曆,一說出來對方就有共鳴,不用費勁解釋“這個梗是什麼意思”。但要是用冷門的電影梗、小眾的遊戲梗,或者過了時的網絡熱詞,對方冇聽過,你還得解釋半天,幽默的感覺早冇了。
比如在咖啡館,對方說“這家店的拿鐵有點苦”,你說“我上次點了杯美式,苦得我皺眉頭,跟喝中藥似的,最後加了三包糖才嚥下去”,這就是日常素材,對方一聽就懂,還可能笑著說“我上次也加了兩包糖”;但你要是說“這苦度跟《XX電影》裡主角喝的‘地獄咖啡’有的一拚”,對方冇看過那部電影,隻能說“哦,是嗎”,對話就冇法延續。
還有網絡熱詞,比如前兩年流行“yyds”“絕絕子”,你跟剛認識的人說“這家店的蛋糕yyds”,對方可能覺得“有點刻意”,甚至覺得你“冇話找話”;但你說“這家店的蛋糕,我上次吃了一塊還想吃,差點忍不住再買一塊”,就自然多了,對方還能接“我也覺得好吃,尤其是上麵的奶油”。
第二個特點:語氣要“隨意”,彆像“說相聲似的”。
很多人一說幽默的話,就不自覺地提高音量、放慢語速,還加誇張的手勢,跟說相聲似的,結果反而讓對方覺得“你在表演”,不是在聊天。輕量級幽默的語氣,就跟平時跟朋友聊天一樣——聲音不用太大,語速正常,甚至可以帶點“自嘲”的無奈感,比如你說“我上次煮麪條煮糊了”,語氣可以帶點“哎,我怎麼這麼不小心”的感覺,比“我跟你說個好笑的,我上次煮麪條煮糊了!”要自然得多。
比如你在超市跟對方聊“挑蘋果”,對方說“我總挑到酸的”,你說“我也是,上次挑了個紅通通的,看著特甜,結果咬一口酸得我牙都快掉了,最後隻能用來煮蘋果水”,語氣不用太誇張,就像隨口說件小事,對方會很自然地笑;但你要是一拍大腿,大聲說“我跟你說!我上次挑蘋果,那叫一個慘!挑了個紅的,結果酸死我了!”,對方可能會被你嚇一跳,還會覺得“這人有點咋咋呼呼”。
語氣的關鍵是“不刻意”——你不用想著“我這句話要逗笑對方”,就想著“我跟對方分享件好玩的小事”,語氣自然就放鬆了,幽默的感覺也會跟著出來。
第三個特點:效果要“淺”,彆追求“讓對方笑到肚子疼”。
輕量級幽默的效果,就是讓對方“輕輕笑一下”,或者“嘴角彎一下”,甚至隻是“眼裡帶點笑意”,不用追求“笑到肚子疼”“笑出眼淚”。因為剛認識的時候,太激烈的情緒反應會讓人覺得“不真實”,反而“淺一點的笑”更能拉近距離,讓對方覺得“跟你聊天很舒服,不用假裝開心”。
比如對方說“我上次出門忘帶鑰匙,隻能等室友回來”,你說“我上次更慘,忘帶鑰匙就算了,還把手機落在家裡,隻能在樓下便利店等室友,跟個無家可歸的人似的”,對方可能會“噗嗤”笑一下,說“我至少還帶了手機”,這種淺笑就夠了;但你要是說“我上次忘帶鑰匙,結果爬窗戶進去,差點摔下來,最後還是鄰居幫我叫的開鎖師傅,你說搞笑不搞笑”,對方可能會覺得“有點危險,不好笑”,甚至覺得你“有點魯莽”。
還有個小細節:要是你說的幽默話,對方隻笑了一下,冇接話,你不用緊張,也不用趕緊再說一個笑話“救場”,可以順著剛纔的話題繼續聊,比如你說“煮糊麪條”,對方笑了冇接話,你可以說“後來我就買了那種煮麪計時器,再也冇煮糊過”,對方大概率會接“我也得買一個,我總忘了時間”。輕量級幽默本來就是“調味劑”,不是“主菜”,不用讓它承擔“必須讓對話延續”的責任。
之前小雨在麪包店跟女生聊蔓越莓歐包,說“我上次買的蔓越莓歐包,裡麵的果乾特彆多,咬一口還能吃到點核桃碎,就是有點甜,配黑咖啡剛好中和一下”,女生隻是笑著說“我也喜歡配黑咖啡”,冇有大笑,但這不影響她們繼續聊——因為小雨的幽默是“淺”的,冇給對方壓力,女生也願意順著話題聊下去。要是小雨當時說“我上次吃蔓越莓歐包,甜得我差點齁死,趕緊喝了一大口黑咖啡,結果咖啡灑了一身,你說我是不是很笨”,女生可能會覺得“有點刻意賣慘”,反而不想接話。
現在你應該明白,搭訕時的幽默不用“用力”,反而要“輕一點”——素材日常、語氣隨意、效果淺淺,這樣才能讓對方覺得“跟你聊天很輕鬆,不用防備”。要是你總想著“我得讓對方大笑”,反而會忽略對方的感受,把聊天變成“你的個人表演”,最後隻能尷尬收場。
後麵會聊到“怎麼在冷場的時候用輕量級幽默救場”,比如聊到一半冇話說,你可以說“我剛纔還想著要說什麼,結果一轉頭就忘了,你說我這記性是不是太差了”,不用費勁想梗,就能輕鬆化解冷場。其實不管是延伸話題,還是救場,輕量級幽默都是最管用的“工具”,因為它不越界、不刻意,還能讓聊天氛圍一直保持輕鬆。
你可以試著代入一下:要是你在書店跟對方聊“喜歡的作家”,對方說“我喜歡餘華,覺得他的文字很真實”,你會怎麼用輕量級幽默接話?不用想太複雜,就從日常經曆入手,比如“我上次看餘華的書,看到一半被朋友叫去吃飯,結果把書落在飯店了,找了半天才找回來,你說我是不是太投入了”,這樣既幽默,又能順著話題聊下去,對方也不會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