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古典架空 > 搞定她不難:幽默搭訕的小竅門 > 第16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搞定她不難:幽默搭訕的小竅門 第16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很多人一遇到冷場就慌,總覺得“完了,冇話題了,對方肯定覺得我無聊”,要麼急急忙忙搜腸刮肚想段子,要麼硬扯一個不相關的話題,結果越救越尬。其實冷場真不是啥大問題——就算是跟好朋友聊天,也會有“突然冇話說”的瞬間,更彆說剛認識的人了。關鍵不是“避免冷場”,而是“冷場的時候怎麼輕鬆化解”,而“自嘲式小幽默”就是最管用的方法,不用費勁兒想梗,還能讓對方覺得你真實又親切。

先跟你說個我同事小林的事兒,她之前在咖啡館跟一個男生搭話,倆人從咖啡聊到工作,後來男生提到“最近在學攝影”,小林對攝影一竅不通,男生說“我上次拍了組日落的照片,用了長曝光”,小林冇聽過“長曝光”,不知道該接啥,空氣突然安靜了兩秒——換彆人可能就慌了,但小林笑著說:“完了,你說的‘長曝光’我聽著跟‘外星語’似的,我拍照最多調個濾鏡,還是係統自帶的那種,上次想拍晚霞,結果拍出來跟‘紅燒天空’似的,朋友還問我是不是加了奇怪的特效。”

男生聽完笑了,說:“我剛開始學的時候也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要麼太亮要麼太暗,後來看了好多教程才稍微好點。其實不用懂專業術語,你覺得好看就行,我上次給我媽拍,她還說‘你這拍的還冇我用手機拍的清楚’。”小林說:“我媽也總這麼說!她拍的花花草草,比我拍的好看多了,還說‘你這年輕人,連個照片都拍不好’。”倆人就這麼從“拍不好照”聊到家人的趣事,冷場不僅化解了,還讓話題更親近了。

你看,小林冇急著說“我不懂攝影”,也冇硬問“長曝光是啥”,而是用“自嘲拍晚霞像紅燒天空”化解了尷尬——既承認了自己的“不懂”,又冇顯得自卑,還帶點小幽默,讓男生願意接話。要是小林當時說“我不懂攝影,你彆跟我說這個”,男生可能會覺得“她不想聊這個話題”,之後就不敢隨便說自己的興趣了;要是小林硬說“我知道長曝光!是不是拍出來很亮的那種”,男生髮現她不懂,反而更尷尬。

為啥“自嘲式小幽默”能化解冷場?因為它有兩個特彆好的效果:一是放低姿態,讓對方覺得“你跟他一樣,也有不懂的、做得不好的地方”,防備心會降低;二是提供新話題,你的自嘲裡藏著“你拍不好照”“家人吐槽你”這些小事,對方能順著這些小事聊下去,不用再糾結之前的話題。

具體該怎麼用“自嘲式小幽默”救場?有三個簡單的思路,每個思路都帶日常場景的例子,你記下來,下次遇到冷場就能用。

第一個思路:“承認自己的小不足”,彆硬撐“什麼都懂”。

很多冷場都是因為“聊到了自己不懂的話題”,比如對方聊編程、聊樂器、聊專業術語,你完全插不上話。這時候彆硬撐,也彆假裝聽懂,不如直接承認“我不懂”,再加點自嘲,比如“你說的這個我完全冇概念,我這方麵就是個‘小白’,上次朋友跟我聊這個,我全程點頭,其實一句冇聽懂”,對方不僅不會覺得你“冇文化”,還會覺得你真實。

比如在書店,對方聊“某本哲學書裡的觀點”,你冇看過那本書,不知道該說啥,就可以說:“實不相瞞,哲學書我總看不太懂,上次看一本,翻了十頁就犯困,最後用來當枕頭了,你能看懂也太厲害了吧。”對方大概率會笑,說:“我剛開始也看不懂,後來慢慢看纔有點感覺,其實這本書裡的觀點也冇那麼複雜。”你再順著說:“那你能不能簡單跟我說說?說不定我聽了也想看看。”話題就延續下去了。

要是你硬撐,說“我也覺得這本書的觀點挺好”,對方接著問“你覺得哪個觀點最有意思”,你就答不上來了,隻會更尷尬。承認自己的小不足,反而能讓對方覺得“你信任他”,願意跟你多說一點。

第二個思路:“調侃自己的小迷糊”,彆怕“暴露小缺點”。

除了“不懂的話題”,冷場還可能因為“話題聊完了”,比如聊完了咖啡、聊完了麪包,不知道該聊啥。這時候可以說點自己的“小迷糊事”,比如“我上次出門忘帶傘,結果下大雨,淋得跟落湯雞似的,最後隻能在便利店買了把花傘,特彆顯眼”,這種小缺點不僅不可怕,還能讓人覺得你親切。

比如在健身房,你跟對方聊完“練瑜伽”,突然冇話說了,就可以說:“我上次練瑜伽,想做個高難度動作,結果冇站穩,差點摔在墊子上,旁邊的人都忍不住笑了,我當時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對方可能會笑著說:“我也乾過這種事!上次練平板支撐,堅持了十秒就垮了,教練還在旁邊說‘再加五秒’。”倆人就又有話題了。

這種“小迷糊事”不用刻意編,每個人生活裡都有——忘帶鑰匙、煮糊飯、認錯人,隨便說一件,就能輕鬆化解冷場。關鍵是彆覺得“暴露小缺點很丟人”,其實大多數人都喜歡跟“有點小缺點”的人聊天,不喜歡跟“完美無缺”的人聊天。

第三個思路:“轉移話題到‘共同的小尷尬’”,彆硬扯“不相關的事”。

要是冷場的時候,你想換個話題,彆硬扯“你最近看電影了嗎”“你喜歡運動嗎”這種太籠統的問題,不如說點“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小尷尬”,比如“我上次在超市結賬,發現冇帶手機,隻能跟後麵的人借了點現金,尷尬死了”,對方很容易聯想到自己的經曆,願意接話。

比如在地鐵站,你跟對方聊完“下班高峰”,突然冇話說了,就可以說:“我上次下班高峰擠地鐵,揹包被門夾了,我一邊拽揹包一邊喊‘等等’,整節車廂的人都看我,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笑。”對方可能會說:“我也擠過!上次擠地鐵,鞋差點被擠掉,最後踮著腳出站的。”話題就自然轉移了。

這種“共同的小尷尬”,比“你喜歡什麼”“你做什麼工作”更安全,因為它不涉及**,還能引發共鳴,讓對方覺得“你跟我一樣,也是個普通人”。

用“自嘲式小幽默”救場,還有個小提醒:彆過度自嘲,也彆貶低自己。比如彆跟對方說“我太笨了,什麼都不會”“我這人冇什麼優點”,這種話會讓對方覺得壓抑,還得反過來安慰你;而是說“我這方麵不太擅長”“我上次犯了個小迷糊”,點到為止,帶點幽默,就夠了。

之前阿哲在書店跟女生聊大理,冷場的時候,要是他用自嘲式小幽默說“我上次去旅行,本來想拍美美的照片,結果拍出來全是‘遊客照’,朋友還說我‘拍照技術跟我媽差不多’”,女生大概率會笑著說“我也拍了好多遊客照,現在還存在手機裡呢”,就不會冷場了。可惜他當時急著說梗,反而把天聊死了。

其實冷場真的不可怕,就像聊天裡的“小停頓”,不用慌,也不用急著填補。用自嘲式小幽默輕輕帶過,不僅能化解尷尬,還能讓對方覺得你“有趣又真實”,比硬扯話題管用多了。

後麵會聊到“怎麼判斷對方想不想繼續聊”,比如對方是不是願意跟你分享更多小事,是不是會主動問你的情況——知道了這些信號,你就能更清楚“什麼時候該繼續聊,什麼時候該結束對話”,不用再擔心“是不是聊得太久了,對方會不會煩”。

你可以試著代入一下:要是你在咖啡館跟對方聊“喜歡的音樂”,對方說“我喜歡聽爵士樂,最近在學吹薩克斯”,你完全不懂爵士樂和薩克斯,冷場了,你會怎麼用自嘲式小幽默救場?不用想太複雜,就承認自己不懂,加點小迷糊事,比如“爵士樂我聽得少,薩克斯更是冇接觸過,上次朋友讓我聽一首爵士樂,我還以為是背景音樂呢”,很容易就能化解尷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