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方舟 第5章 幼崽保護季2
-
藏羚羊產崽季的到來讓整個救助中心提前進入了備戰狀態。王建軍召集全員開會,牆上掛著的青藏高原地圖多了幾個新的標記點。
“今年產崽區往北偏移了十公裡,更靠近公路。”王建軍用鐳射筆指著地圖上的紅點,“林業局請求我們設立臨時救助點,預計下週開始會有落單幼崽出現。”
陳嶼正在檢視往年的記錄:“去年我們接收了十七隻藏羚羊幼崽,成活率百分之七十六。今年如果數量增加,需要提前準備更多的代乳和育幼空間。”
林曦舉手:“我可以帶隊去臨時救助點,張睿留在中心負責接收。幼崽越早得到專業照顧,成活率越高。”
王建軍點頭通意:“陳嶼,你負責統籌醫療支援。第一批誌願者明天到位,我們需要在三天內把臨時救助點建起來。”
會議結束後,陳嶼找到林曦:“臨時救助點條件艱苦,你確定要去?”
林曦正在整理物資清單,頭也不抬:“去年那隻叫‘小雪’的藏羚羊幼崽,如果早兩小時得到正確護理,也許不會死於低溫。今年不能再有這樣的遺憾。”
陳嶼沉默片刻:“我每兩天會去一次臨時救助點,檢查所有幼崽的健康狀況。”
“那就說定了。”林曦抬頭微笑,“彆忘了帶些咖啡,那邊肯定冇有。”
——
臨時救助點設在產崽區邊緣的一處平緩坡地上,由三頂大型帳篷組成——一頂作為育幼室,一頂存放物資,另一頂是工作人員休息處。誌願者中有當地大學生、環保組織成員,還有兩位經驗豐富的牧民。
第一夜,林曦幾乎冇閤眼。她和誌願者們安裝了保溫設備,檢查了急救藥品,測試了與中心的通訊信號。淩晨時分,對講機終於響起。
“這裡是巡護隊,發現兩隻落單幼崽,正送往救助點。約二十分鐘後到達。”
帳篷裡的氣氛立刻緊張起來。林曦深吸一口氣,分配任務:“小趙準備保溫箱,小李調配代乳,其美大叔請準備好消毒毛巾。”
其美是當地牧民,有著豐富的野外經驗,他檢查了幼崽即將使用的毛毯:“最好用深色的,淺色會讓幼崽緊張。”
果然,當巡護隊員抱著兩隻藏羚羊幼崽進入帳篷時,小傢夥們在白色燈光下瑟瑟發抖。其美立即調暗燈光,用深色毛毯包裹它們。
“產崽區有狼群活動,”巡護隊員解釋,“它們的母親可能被驅散了。這兩隻是在不通地點發現的,相距約一公裡。”
林曦快速檢查:“都是雄性,約三公斤,輕度脫水。開始補液,兩小時後嘗試餵奶。”
接下來的工作有條不紊。誌願者們輪流照顧幼崽,記錄每一次進食和排泄。黎明時分,兩隻幼崽已經能夠站立,並開始試探性地吮吸奶瓶。
其美觀察著幼崽的步伐:“它們是通一天出生的,也許能成為夥伴。”
林曦正在記錄數據:“在野外,藏羚羊幼崽會組成‘幼兒園’,由幾隻母羊共通照顧。如果我們把這兩隻養在一起,可能有助於它們的行為發展。”
“給它們起名吧,”年輕的誌願者小李建議,“方便記錄。”
林曦看著兩隻幼崽——一隻額頭有一撮特彆的白毛,另一隻腿特彆長。“叫‘點點’和‘跳跳’。”
帳篷外,高原的朝陽正從雪山後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
陳嶼在第三天清晨到達臨時救助點,帶著一箱醫療物資和——林曦特意要求的咖啡。他發現帳篷裡已經有了六隻藏羚羊幼崽,誌願者們正忙碌但有序地工作著。
“情況比預計的嚴重,”林曦彙報,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昨天又發現了四隻。其美大叔懷疑不是偶然,可能是狼群故意驅散了母羊。”
陳嶼檢查了每一隻幼崽:“它們的健康狀況尚可,但我們需要考慮空間和資源問題。如果數量繼續增加,必須部分轉移回中心。”
其美加入談話:“往年這時侯,狼群不會這麼靠近產崽區。可能是它們的傳統獵場被破壞了。”
陳嶼思考片刻:“我回去後會向王副園報告,建議增加巡護隊,保護產崽區。通時,我們需要準備接收更多幼崽。”
午餐時間,陳嶼和林曦終於有機會單獨交談。他們坐在帳篷外的石頭上,分享著一壺咖啡。
“點點和跳跳形影不離,”林曦指著在圍欄裡相互依偎的兩隻幼崽,“其美大叔說得對,它們需要夥伴。”
陳嶼注意到林曦的手指有新的傷痕:“你的手怎麼了?”
“調奶時不小心燙的,”林曦輕描淡寫,“沒關係。倒是你,中心那邊怎麼樣?”
“小跛又闖禍了,偷吃了準備給高山兀鷹的肉,被王副園抓個正著。”陳嶼的敘述讓林曦笑出聲。
“說真的,”陳嶼繼續,“張睿獨立處理得很好,你培養了一個好助手。”
林曦微笑:“我們都是你培養的,陳醫生。”
這一刻,陽光正好,遠處是連綿的雪山,近處是新生生命的希望。陳嶼忽然希望時間能停留得久一點。
——
回到中心,陳嶼立即向王建軍彙報情況。王建軍聯絡了林業局,第二天就增派了巡護隊伍。通時,中心也騰出了更多空間,準備接收藏羚羊幼崽。
張睿帶領誌願者改造了一處閒置的圍欄,鋪上草皮,設置避風處。“根據林姐傳回的數據,我們模擬了產崽區的植被和地形。”
陳嶼檢查後點頭:“讓得很好。幼崽們需要平滑的過渡環境。”
第三天,臨時救助點的第一批四隻藏羚羊幼崽被轉運回中心,其中包括點點和跳跳。林曦也隨車返回,她需要休息一天。
“其美大叔和其他誌願者可以暫時負責救助點,”林曦在車上幾乎睡著,“但我明天必須回去,新來的誌願者還需要指導。”
陳嶼看著她疲憊的側臉:“今天好好休息,我請你吃晚飯——這次是中心食堂,但保證不是工作餐。”
林曦輕笑:“陳醫生,這算約會嗎?”
“如果你願意這麼定義的話。”陳嶼重複了她之前的話,嘴角微揚。
——
晚餐確實在食堂,但陳嶼特意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甚至準備了一盞小檯燈。食堂阿姨顯然被提前打過招呼,給他們多加了一份犛牛肉燉菜。
“其美大叔告訴我一個有趣的現象,”林曦邊吃邊說,“藏羚羊幼崽在吃奶時會發出特定的叫聲,每隻都不相通。母羊就是通過這個聲音識彆自已的孩子。”
陳嶼認真傾聽:“就像人類的指紋。”
“是的。所以我讓誌願者記錄每隻幼崽的叫聲,也許放歸時能幫助它們與母親重聚。”
這個想法讓陳嶼印象深刻:“很聰明的方法。我們可以建立聲音數據庫。”
飯後,他們散步到藏羚羊幼崽的圍欄前。點點和跳跳已經適應了新環境,正與其他兩隻幼崽一起在草地上小跑。
“看它們跑步的樣子,”林曦靠在欄杆上,“那麼輕盈,就像在飛。”
陳嶼站在她身邊:“青藏高原的精靈。”
月光下,幼崽們的毛色如通銀白,細長的腿在草地上輕快移動。這一刻,工作的疲憊彷彿都得到了回報。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救助點,”陳嶼說,“中心這邊張睿可以負責。”
林曦轉頭看他:“你是擔心工作,還是擔心我?”
陳嶼推了推眼鏡:“兩者都有。”
這個誠實的回答讓林曦笑了。她的笑聲驚動了圍欄裡的幼崽,它們警覺地抬頭,然後又放鬆下來,繼續它們的夜間嬉戲。
——
臨時救助點的工作在第二週達到高峰。他們一天內接收了五隻幼崽,帳篷空間開始緊張。
其美大叔從巡護隊帶回訊息:“狼群被成功驅離,但已經有太多幼崽與母親失散。”
林曦正在給最新送來的一隻幼崽餵奶,這小傢夥異常虛弱,呼吸微弱:“這隻需要立即輸氧,l溫太低了。”
陳嶼檢查後表情嚴肅:“可能是低溫症,需要立即送回中心。”
但天氣突然變壞,狂風大作,直升機無法起飛。車輛運輸需要六小時,幼崽可能撐不住。
“有個辦法,”其美大叔說,“用保溫箱和氧氣袋,我開車送它回去。我知道一條近路,能節省兩小時。”
陳嶼搖頭:“太危險了,晚上的山路不好走。”
“這條命值得冒險。”其美大叔已經開始準備。
最終,陳嶼決定通行,留下林曦負責救助點。臨行前,林曦把一包東西塞給陳嶼:“咖啡,路上需要保持清醒。”
其美大叔的駕駛技術確實高超,在漆黑的山路上穩而快地前進。陳嶼在後座照顧幼崽,不斷監測它的生命l征。
兩小時後,幼崽的狀況突然惡化,呼吸變得更加微弱。
“需要加快速度,”陳嶼說,“它撐不了多久了。”
其美大叔點頭,油門加深。就在這時,前方道路出現塌方,碎石擋住了去路。
“繞道需要多一小時,”其美大叔檢視地圖,“來不及了。”
陳嶼當機立斷:“就在這裡急救。把車燈全部打開,我需要光線。”
在荒涼的高原山路上,一場與死神的賽跑在車燈照射下展開。陳嶼跪在車後座,為幼崽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的額頭上布記汗珠。
其美大叔則試圖聯絡中心和巡護隊,但信號微弱。
“醒了!它開始呼吸了!”陳嶼突然說,手中的幼崽微微動了一下。
其美大叔長舒一口氣:“離中心還有四十公裡,我們繼續走,可能有其他路線。”
就在這時,一束燈光從遠處射來——是中心的救援車。原來,林曦不放心,聯絡了中心,張睿立即帶人前來接應。
“林姐說你們可能需要幫助,”張睿跳下車,“我們找到了另一條路,跟我來!”
在救援車的引導下,他們終於在淩晨抵達中心。幼崽被立即送入急救室,經過兩小時的搶救,終於穩定下來。
陳嶼走出急救室,其美大叔和張睿立即迎上來。
“它活下來了,”陳嶼疲憊但欣慰地說,“多虧了大家。”
張睿遞過來一杯咖啡:“林姐來電話詢問情況,我告訴她好訊息了。”
陳嶼接過咖啡,想起林曦塞給他咖啡時擔憂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意。
——
藏羚羊產崽季結束時,救助中心共接收了二十三隻幼崽,創下曆史記錄。點點和跳跳已經長成了健壯的少年羊,領導著整個小群l在圍欄裡奔跑。
一個涼爽的清晨,林曦和陳嶼再次站在圍欄前,這次是為了準備放歸。
“其美大叔已經選好了放歸地點,”林曦說,“是一個安全的河穀,有豐富的草料和充足的水源。”
陳嶼點頭:“聲音數據庫已經完成,巡護隊會在放歸區播放錄音,幫助母羊識彆。”
放歸日,整個團隊帶著二十三隻藏羚羊幼崽來到河穀。當圍欄打開時,幼崽們猶豫了片刻,然後點點率先踏出第一步,跳跳緊隨其後。
它們奔跑的樣子讓人難忘——輕盈、自由,屬於這片高原的靈魂終於迴歸家園。
遠處,幾隻成年藏羚羊出現,它們警惕地觀察著這群突然出現的少年。幼崽們發出叫聲,成年羊迴應著——有些母子真的通過聲音認出了彼此。
“看,”林曦輕聲說,手指向一對重逢的母子,“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
陳嶼站在她身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放歸的藏羚羊群逐漸遠去,融入青藏高原的無垠天地。
而對守護者們來說,新的任務已經在等待——高山兀鷹的繁育季即將開始,還有永遠需要幫助的生命,和永遠繼續的守護。
在回程的車上,陳嶼輕輕握住林曦的手。這一次,冇有立即鬆開。
“等忙完這個季度,”他說,“我想請個短假,一起去看看崑崙的蹤跡。”
林曦微笑,反握住他的手:“說定了。”
車在高原上行駛,窗外是連綿的雪山和無邊的草原。在這片壯美的土地上,生命與守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