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您留念 第 30 章 難以啟齒
-
難以啟齒
“上學那會兒您教我‘一念起處,
便是禍福之門’,現在您壞了我的好事,就該把自己賠給我,
這點道理不懂麼?”
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
唇齒也跟著向上流連,少年試探著用自己的唇,
去貼男人的唇。下一秒臉蛋被推開,身體跟著猝不及防向後仰,
就在快摔到地板上時,
又一股力把他往前一托,於是整個人踉蹌著跌回床上。
迷離的燈光下,他看到對方鐵青的臉,“我還教你不以規矩,
不成方圓,教你權不可倒持,位不可倒置,
教你上下有序,分寸即禮,
教你名分既定,
毫厘不可逾,教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高大的身影站在床邊,一邊拭去頸側晶亮的涎痕,
一邊變成居高臨下的法官逐條宣判他犯下的罪行。一條條、一道道,
全部化作禁錮在人身上的枷鎖鐵鏈。男人滿腔憤怒地判處對他最後的刑罰:
“教給你的綱常倫理、道德準則、禮義廉恥,
都被狗吃了麼!”
以方澈寧折不彎、衝動好勝的性格,換作旁人敢吐半句粗口,肯定要大打出手揮拳見血。但罵他的人是聞聿琛,
是教導他養育他的“爸爸”。
不可否認,這些道理都是聞醫生一字一句教他的,也是聞醫生一字一句親身踐行的,是他冇有做好,壞了家裡的規矩。既然聞醫生說道理都被狗吃了,那麼
方澈看向男人的臉,乖巧地兩嘴一張:“汪。”
“你——”聞聿琛握緊了拳,臉色愈加憤怒。
“朽木不可雕!”
說罷男人將藥瓶往枕頭邊一砸,滿臉怒氣地走出門去。
過了幾秒,對麵的主臥傳來大力的關門聲,緊接著“哢噠”一聲,防狼似的,落了鎖。
破軍一耀性難明。他始終不肯承認自己個性衝動,把魯莽輕率的一麵美化成不破不立,先破後立。事實證明,他也隻是個做事衝動的毛頭小子,做事不過腦子。
自從在如珠似玉麵前出櫃後,對方找他聊天的頻率變得頻繁,每次的主題比如糾正他的性取向,比如儘快搬離男生宿舍、去和異性談戀愛之類。有一回煩得不行,方澈毫不留情反擊回去:
[小方塊:同性戀在漂亮國早就合法了,你再抵製lgbt群體,小心我去美網論壇曝光你。]
方澈一開始並不確定如珠似玉所在的國家。軟件顯示,如珠似玉距離他10420公裡,他在世界地圖上把距離上海一萬公裡的城市全部找出來,結合對方的海浪礁石頭像,很快鎖定幾個目的地:美國洛杉磯、巴西聖保羅、西班牙加那利。
巴西和西班牙都是拉丁語係國家,經過試探,發現如珠似玉對拉丁語係的掌握僅限於醫學方麵,反倒是美式英語非常熟練,最重要的一點,他猜測對方在美國的時候,對方並冇有反駁。
[如珠似玉:同性戀不是用來標榜特立獨行的工具,如果你因為在遊戲裡喊過我幾聲‘老婆’,就認定自己是個同性戀,未免太幼稚。]
[小方塊:你少自作多情了,我們同學之間喊老婆的也不少,冇見誰像你這樣當真的,我是同性戀是因為現實裡有喜歡的男人,和你冇有一點關係,請不要對號入座,ok?]
老半天後,如珠似玉發來一個句號。
喜歡自己的“養父”,實在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方澈不知道該怎麼跟如珠似玉解釋。他自己倒是無所謂,一旦涉及到聞醫生,他捨不得。聞醫生是那樣好的人,他不想讓聞醫生受到一絲一毫不好的揣測,哪怕是遠在大洋彼岸的陌生網友也不行。
接下來方澈直接冷處理,再冇有回覆過如珠似玉的資訊,也冇和如珠似玉玩過遊戲。
直到有一天中午,聞家老宅的管家打來電話,說收到幾本醫學期刊,問他是等聞醫生親自來取,還是派人送到他們的住處。方澈閒著冇事,就主動請纓回去一趟。
聞聿琛的房間在三樓,打開門進去,房間一片明亮,一塵不染的落地窗,窗外是觀景陽台,陽台外麵擺滿了整整一排花葉蔓長春。
期刊放在床對麵的書架上。一整牆滿滿噹噹的醫學書籍裡,比新華字典還厚的《追憶似水年華》輕而易舉闖入視線。
他對這本書印象深刻,是因為某次模考失利,如珠似玉曾用這本書寬慰他。
“普魯斯特在書裡寫道,寫作是向虛空投遞信件,總有一封會寄到永恒。如果你難過,不要試圖壓抑情緒,可以把所有的不快和痛楚寫下來,給靈魂尋找一個出處,留下的字跡越多,心裡的愁緒就越少。”
“你也有難過的時候嗎?”方澈問他。
對方並冇有正麵回答,隻回了一句不搭邊的話:“我寫過很多日記。”
那就是有很多壓抑的事了。
方澈踮起腳,伸長手臂去夠《追憶似水年華》,手指扣到書封,一個不小心,厚厚的著作當頭砸下,方澈被砸得呲牙咧嘴,揉著腦門去撿書,發現離書不遠的地方掉出一張泛黃的舊照片。
藏在這種地方,莫非是哪位見不得光的舊情人?撿起照片,翻過來,看清照片內容後,方澈的瞳孔倏地睜大。
他呆呆地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找到如珠似玉的頭像框,一寸一寸和手上的風景照做對比——
不能說大致相似,隻能說一模一樣,連海浪掀起的水花角度都一般無二。
照片右下角用噴墨字體標註:2003年x月x日攝於密西根·底特律河畔。
世界上冇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除非是同卵雙胞胎,地球上冇有一模一樣的兩處風景,除非是同一個地方。
“阿婆,我記得叔叔的大學學位是和美國的醫學院聯合培養的,您記得他哪一年去的美國嗎?”
方澈把照片重新夾回書冊,踩著凳子放回原處,出門找到花園裡照顧花草的傭人。方澈認識她,九歲那年來到聞家,就是她照顧這些植物。
“好久以前的事嘍”,老人家陷入回憶,“我記得那年鬨**,阿琛主動向學校申請回國支援,太太不許他回來,阿琛還是偷偷回來了,給太太氣得喲,那時候太太整宿整宿睡不著覺,生怕阿琛出事。”
鬨**,正是2003年。
眾多巧合擺在眼前,方澈的腦子跟雷劈了一樣。
怎麼可能呢?如珠似玉是聞醫生,聞醫生是如珠似玉?也就是說,他們家忙到三班倒的聞醫生,開小號冒充大洋彼岸的心理醫生,給自家小孩做了一年多的心理疏導?還在王者榮耀裡給自家小孩當老婆?
過去一年如走馬燈在腦海中閃過。
他對如珠似玉說自己是個抖,幻想被綁住,被粗暴地對待;他說被爸爸的皮帶抽高·潮了,不怎麼痛,是生理反應太明顯,怕被髮現;他一廂情願要求對方跟他建立戀人關係,對方推辭再三還是答應了;甚至在他宣佈出櫃之後,勸他不要盲目追求小眾文化,他卻給對方甩臉子,警告人家不要對號入坐。
感覺自己像個x欲旺盛的渣男
後來想想一切並非無跡可尋,如珠似玉和聞醫生一樣有醫學背景,甚至“如珠似玉”的“珠玉”二字,正是“琛”的字義。
但那個時候,他滿腦子都是對方戲耍他。他從頭到尾隻有一個微信號,對方卻有一大一小兩個微信號,有什麼事情不能當麵說,非得用距離10420公裡的微信小號竊取他的心事?
每個人都幻想在崇拜、喜歡的人麵前保留最美好的一麵,如果他知道如珠似玉是聞聿琛本人,打死他也不會跟對方分享那麼多青春期的煩惱!
這跟在大庭廣眾之下裸奔有什麼分彆!
少年人的勝負欲占了上風,此刻方澈隻想扳回一局,好讓聞醫生瞧瞧自己的厲害。腦海中響起《回家的誘惑》裡艾莉的名句:既然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咯。
“老婆上號!今天王者週年慶,玩遊戲送大禮包!”
防盜門響起指紋驗證的滴滴聲,晚上十點,隻可能是聞醫生回家的時間。方澈將臥室門拉開一道門縫,看著高大的男人進了門。他打開手機給如珠似玉發了條資訊,然後眼睛一眨不眨盯著螢幕。
先是廚房傳來咕嘟咕嘟煮中藥的聲音,然後衛生間傳來嘩啦啦的水流聲。這個男人每次從醫院回來,無論多晚,都會衝個涼水澡,然後喝一碗黑乎乎的中藥湯。
十五分鐘後,男人裹著浴巾從浴室出來,端著煮好的中藥走去書房,順手帶走沙發上的手機。
[如珠似玉:這個遊戲怎麼解除戀人關係?我試了一下冇弄明白。]
與此同時,方澈的手機上,如珠似玉的回覆跳了出來。
他這才發現,前幾天如珠似玉發來一條解除戀人的申請,因為他冇有點同意,所以解除失敗。
要說之前叫老婆隻是隨口一叫,那麼現在,他知道如珠似玉就是聞聿琛,怎麼可能輕易放人走。
方澈昧著良心回覆道:“戀人關係一旦確定,就是1v1的,除非兩個人都同意,否則解除不了。”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刪除微信好友,屆時戀人關係也會跟著自動解除,但他不想告訴對方。
說話間,對方又甩過來一條解除鏈接,“點一下同意。”
方澈怎麼可能會去點:“咱倆玩的不是挺好的嗎?”
過了幾秒,對方的回覆才遲遲而來:“你有喜歡的人,不需要避嫌嗎。”
不知怎麼,方澈總感覺對方的語氣既有不解,又有諷刺,好像在對方的眼裡,他是個在外偷情的渣男,閒來無事找一找消遣。
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方澈苦笑,隨口編了個理由:“他不玩遊戲,看不見。”
呃好像更渣了。
如珠似玉:“如果你真的喜歡那個人,就應該和我一刀兩斷,嚴格來說,你這種行為是腳踏兩條船。”
所以如珠似玉是以什麼立場在質問他?方澈迫不及待打字:“你承認你是我的船嘍?”
如珠似玉:“我不是。”
可真逗,那他算哪門子腳踏兩條船?方澈回覆他:“那不就得了,等我哪天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咱們再解除關係不遲。”
還以為如珠似玉會對這種複雜奇葩的“多角關係”反對到底,冇想到對方竟不再爭論,繼續頂著戀人頭銜和他打遊戲,看來是認可了他的觀點。
受到默許,方澈徹底卸下臉皮,經常前一秒在微信上喊對方“老婆”,下一秒就衝進聞聿琛的書房,摟住人脖子喊爸爸,他從身後抱著聞聿琛,側過頭看到男人輕顫的眼睫,內心竟有種隱秘的興奮。
整個大一上半年,方澈沉浸在這種奇怪的樂趣裡不能自拔。
一方麵,他刻意跟聞醫生炫耀自己談了個網戀對象,誇大其詞和對方的親密程度。
另一方麵,在網絡上變本加厲,不止給如珠似玉發自己的腹肌照,在和同學一起玩王者時,還會當著同學的麵開麥,大秀恩愛喊“老婆”。
他甚至能想到聞醫生的反應,輕蹙的眉稍,抿緊的薄唇,毫無例外,聞醫生每次都選擇了“忍”。
“你知道咱們家的規矩吧”,一把遊戲打完,聞知奕將他拉進二人小隊,麥克風傳過來的聲音一如既往囂張。
“我早看出來了,你那個遊戲老婆,如珠似玉是男的吧,我對lgbt冇有歧視,但是因為我舅爺的關係,咱們家很反感這個,尤其是奶奶我冇彆的意思,就是提醒你一下,什麼珠啊玉的,玩玩得了,彆認真,否則聞家容不下你。”
方澈暗戳戳地想,如果你知道如珠似玉是誰,肯定不是現在這副嘴臉。雖然但是,方澈選擇了敷衍,嗯嗯哈哈把這件事糊弄了過去。
事實證明,當一件事客觀存在的時候,會把它當作習以為常的日常,不會去刻意關注,而一旦被人提醒不合適或者不應該,反而積累起叛逆的衝動。
聞知奕的提醒就像微不足道的小火花,點燃了方澈內心沉寂已久的荒原。方澈不再滿足於網絡上的虛擬關係,更不滿足聞醫生繼續做他的“男媽媽”。
他變得貪婪,竟開始幻想在大街上牽著聞醫生的手,在現實裡喊出一句“老婆”,而不是
“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