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半紙 京華倦
京華倦
東南得定,捷報傳進京城,紹治帝下旨犒賞江嶺官軍,詔陸明欽等人回京述職受賞。
他們入京時,正趕上紹治十七年冬的第一場雪。
朔風吹雪亂,紛紛滿城楊花。陸明欽打馬過城門,街巷青石如舊,載著今非昔比的意氣風發,鮮衣怒馬。
而今陸大人在京裡有敕造的宅邸,自是不必回從前那個兩進的小院子,他與衛襄和顧以詔告辭,卻見林南敘跟過來,於是問:“順路?”
暮秋時仇伯齋以閉塞聖聽曲構聖意蓄兵謀反論斬,林銑等人平反。從前的林宅已經易主,聖上另賜了一座三進的院子作補償。
蘇珩自然不想放過這個在林南敘麵前找事的好機會,不僅親自挑了個跟蘇府隔了一條街的地方,還讓傳旨的藺靖多帶了句話。
林大小姐可還滿意?
藺靖說完實在不敢久留,頂著陸製台的凝視,提心吊膽退出去。陸明欽罵了一句,講,蘇珩還真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林南敘聞言困惑轉過頭看他,問,藺靖剛剛有說話嗎?
陸明欽啞然失笑,盯著身邊人看了半晌,忽然放心了些。
有的東西在林姑娘眼裡,消失得很徹底。
陸明欽很嫌棄蘇珩那點上不得台麵的心思,但畢竟是天恩,不可能空放著。他之前派人收拾宅子的時候,也順便幫林文議打理好了。
那人不清楚這些糾葛,回話的時候還說,林文議的宅子不錯,地段也極好。
隻是林宅和陸府分置禁宮東西兩側,實在不該是一個方向。
林南敘握住韁繩沉默片刻,慢吞吞講:“有些事想和陸製台商量。”
他瞭然笑了笑。
“林文議請。”
陸明欽生母早逝,父親死在紹治十二年,親支已無人。偌大的新府看著氣派,真走進去,卻有些道不明的岑寂。
兩人在書房,屋內炭火燒得正旺,驅散院外大雪紛揚的嚴寒。下人上過茶後,陸明欽隨手拿了塊桃酥逗貓。這貓是隻黑白相間的烏雲踏雪,兩天前不請自來,公然賴在陸府蹭吃蹭喝,登堂入室。方纔進院子,陸明欽見林南敘喜歡,也就沒讓人趕走。
貓被桃酥吸引,湊過來聞了聞,擡爪拍碎小半塊,又失去興趣,喵一聲跳走。林南敘支著下巴出神,聽見陸明欽吩咐下人,把花園東側的廂房打掃好。
“不介意的話,今日先留在我這裡。”貓在林南敘背後的架子上躥下跳,對著一個瓷瓶躍躍欲試,忽然被陸明欽提了後頸。陸製台把貓抱到院子裡去,在門邊看貓踩著雪攀上樹枝,又躍進耳房,講,“明日我陪你回去。皇恩浩蕩,一直避著,難免惹人非議。”
此次回京,對他們是春風得意時,於林南敘卻是鷓鴣清怨,物是人非。
“多謝。”林南敘慢慢轉了一下腕上的鐲子,苦笑。
路上隻是茫然,而今對景空懷,才知傷情。
她其實也沒什麼事要和陸明欽說。
隻是那棟新宅空蕩蕩照著恩寵,巍蕩如山,卻不是她的家。
她不知道自己該去哪。
“馬上就年下了,轉過年開春雪化,我陪你去京郊置個園子。”陸明欽笑了一聲,“林姑娘隻要挑塊喜歡的地就行了,剩下的我都會處理好。”
“陸製台不必麻煩。”林南敘避開陸明欽的視線,“我不打算在京城久留,明年春時,大約也該啟程了。”
“舟車勞頓,陸製台早歇息,屬下告退。”
“南敘。”
眼看林南敘要走,他下意識抓住她的手腕,青玉鐲滑下來,硌在陸明欽的虎口。他忽然想起,被林姑娘拒絕的那套首飾裡,有隻琺琅彩的紅楓累絲金鐲。
“我……我有件事一直想問你。”
陸大人握著那隻腕,像府上那隻貓跳進胸口,上躥下跳,鬨得他心神忐忑,寢食難安。手上卻也不敢用力,怕弄疼林姑娘。
“我想請官媒下聘,三書六禮,娶你為妻。”
他看著林南敘,隻覺得血往臉上湧,燒得發燙。
“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陸大人,我無心再考慮親事。”
沒想到林南敘拒絕的這麼乾脆,陸明欽怔了半晌,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當初陸製台找我,是為剿倭,東南既定,以陸大人今時的地位,大可選個詩禮世家的清白姑娘。”林南敘抽開手,輕聲講,“我於陸大人往後的仕途無助,實在不值得——”
“什麼值不值得的!你就算不喜歡我,又何必講這種話誅心。”陸明欽聞言生出些惱意,欺身靠近林南敘,按著手腕將人抵在榻邊,“你我共事至今,難道還覺得我是那種為了前程不擇手段,連真心都要在稱上過一回,權衡求利的人?”
林南敘慢慢歎了口氣:“陸製台,我說的是實情。”“你娶一個勳貴家的女兒,或者跟馮相賀大人他們攀親,於未來既是助益,也能多一重保障。”
但是陸製台現在沒心思聽這些話。
陸明欽隻覺得一口氣堵在心口,惱得他連咬林姑孃的心思都沒了,索性放手,冷聲講:“原來林文議如此想我,倒是我自作多情。”
“既然如此,林文議也請回吧,省得我這種人臟了你們文人風骨。”
“你!”
林南敘一瞬間紅了眼眶。
“怎麼,林文議既然對我無意,還留在這裡做什麼?”陸明欽欲蓋彌彰喝了口茶,“入宮覲見後,林文議自然也不必再與我有交集。”
林南敘聽見陸明欽這麼說,站在原地靜了片刻,低眼理了理衣襟。
“屬下告退。”
一個下人在院門外與林文議迎麵遇上,正納悶人怎麼忽然要走,剛進書房,便被陸製台的臉色嚇得後退半步,小心翼翼在門口探頭:“大人,賀尚書來了。”
陸明欽纔回過神,收斂了情緒,說:“我在正堂見他。”
下人見陸明欽語氣如常,不由鬆了口氣,正要退出去,又聽見陸大人講,找個人跟著林南敘。
“也不知道帶個隨從,萬一在街上被人衝撞了,可沒人管她。”
那人聽著陸明欽的話,忍不住想,您這不是派人跟著了嗎。
當然他也隻敢腹誹,並不敢真講出來。
高巡案後,賀時行升吏部尚書,原吏部主官張肅元調任工部尚書。再見故人,賀大人依然姿容溫潤,隻是比起三年前瘦了些,疲憊沉在眉間,顯出喟然的憔悴。
兩人見禮,陸明欽笑:“賀尚書清減了。”
賀時行聽出他戲謔裡一點寥落的慨歎,也笑。
“陸製台在江嶺也辛苦。”
“當初賀大人舉薦我去紹台,我還以為是難得的青雲路。”陸明欽擡眼看向窗紙上映出的雪影,懶散笑了笑,“在江嶺四年,卻是心餘力絀,無法周全。幸而倭患得除,也不算辜負聖心。”
賀時行歎息一聲,講:“旁人隻見烈火烹油的功名,湊近了才知內裡的梗滯。”
十三年嚴介山罷相,他自以為意氣風發,鴻業將展,未想卻困在紛爭裡左右為難。縱然他有心做些實事,可無能為力總多於如願以償。
他在京城如此,陸明欽在江嶺也如此。
“祥吉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賀時行輕聲講,“那封信是師相的意思,但師相與我都明白你的難處。能除去壓在百姓頭上的禍害已屬不易,還能做到滴水不漏,陸大人有心了。”
高巡案發時,師相想讓陸明欽伺機拉下祥吉,他們好借勢把火燒到內侍監身上。江嶺總督遇刺原本是個極好的機會,但陸明欽用蘇珩,把事靜悄悄平在了禦前。處置祥吉和內侍省下內官監和綬印監的旨意下來,朝臣與內侍省皆措手不及,驚駭橫州勢家猖狂至此,敢勾連倭寇行刺江嶺總督,卻又見不到具體案情,忌憚彼此皆有殺招,不敢輕舉妄動。
為安撫群臣,皇上將祥吉案抄沒的幾家家產儘數入戶部庫,還於民生計;內侍監之首掌印乞罪退守皇陵。
陸明欽雖是瞞著他們自行其是,能達到這個結局,卻已是難得的周全。
“我們爭不來嚴介山的家產,陸製台卻替百姓爭來了江嶺那些佞賊的財資。”賀時行起身,對陸明欽俯身一拜,“賀某愧對民生,不敢替百姓言謝,卻實在佩服陸兄高義,救萬民於水火。”
這些事陸明欽自己並不清楚,也非他本意,賀時行卻心甘情願。
陸明欽被賀時行的舉動嚇了一跳,眼看新晉的吏部尚書話講完不算,還要長跪而謝之,嚇得立刻伸手扶住人:“賀大人不可。”
賀時行比他大七歲,資曆官秩都比他高,真跪了,陸明欽隻覺得自己要折壽。
尚書大人對此卻坦然:“陸大人公忠體國,實在不必推辭。”
陸明欽:“……”
比起現在一本正經的賀尚書,陸明欽還是更喜歡那個在鬆月樓和他倚欄閒聊,離京前那段日子還邀他煮酒賞雪的賀時行。
雖然後者讓他被彈劾日在安宅聽用,卻也好過讓賀時行這麼嚴肅謝自己。
看來賀大人這幾年在京裡,心神也實在緊繃。
是以他握著賀時行的手腕湊近,笑得眉眼瀲灩:“我還以為賀大人今日踏雪而來,是為興師問罪的。”
“看來賀兄還是心疼我。”
陸製台仗著一張臉漂亮,明目張膽調戲賀尚書。賀時行愣了片刻,看著陸明欽眼底近在咫尺的放肆,不由瞪了他一眼:“油滑。”
這人去了江嶺,怎麼反而愈發沒個正形!
陸明欽鬆開他坐下,賀時行咳了一聲,緩過片刻,又道:“你如今回了京,行事也該收斂些。這兩年言官彈劾你宴客行酒至暢廉恥掃地的摺子都夠把你埋了。”
陸大人笑得像隻惡作劇得逞的狐貍:“賀大人放心,我會的。”
而後他分神想,這話林南敘路上也說過。
那家夥……算了,冷心冷情的,不知道回去沒有。
但好像她一個人也挺可憐的,蘇珩還可能去討嫌,晚點再去看看吧。
“也辛苦賀大人這幾年替我辯解。”陸明欽收回思緒,支著下巴看賀時行,笑,“不知我賠罪的禮物,賀大人還喜歡嗎?”
賀時行聽出他話裡的戲謔,彆開臉,道:“陸大人有心了。”
陸明欽送了他一張雷威斫所製的琴,音韻如清泉瀉玉,是難得的珍品,今日剛到府上。
賀時行頓了一下,講。下次彆送了,我幫你也不是為這些。
陸明欽無所謂笑了笑:“賀大人不必在意,反正這東西在江嶺放著,也是暴殄天物,給賀兄正好。”
賀時行善琴,音律絕佳,陸明欽有幸在賀府聽過。
他說罷又湊過來,眼底笑意愈濃:“況且,有什麼比討賀兄歡心更重要。”
賀時行瞪了他一眼,想。算了,自己人,忍了。
有個下人在這時叩門,因著門沒關,一邊敲還一邊往屋內探頭,神色慌張。陸明欽讓人進來,問:“怎麼了?”
這下人是新入府的,摸不清這位主子的脾氣,也實在害怕,竟直接守著兩位大人,哭喪著臉說:“奉國都尉的公子要抓林文議去見官,陸大人快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