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戒:剩餘壽命730天 第54章 元夜燈明,骨紋印燈謎
正月十五的古玩街,被燈籠照得像條火龍。老槐樹上掛滿了走馬燈,畫著牛郎織女、嫦娥奔月,風一吹,燈影在地上轉得歡;糖畫張的攤子前支起了燈謎架,紅紙條上的謎題隨風搖晃,引得孩子們踮著腳猜。
陳默蹲在聽骨軒門口,幫張奶奶掛燈籠。燈籠杆是用隕骨穀的冰木做的,輕便還防潮,是守陵人特意送來的年禮。他剛把燈籠掛穩,就見瘋和尚舉著個巨大的兔子燈跑過來,燈罩上糊著素麵館的麵袋紙,畫的兔子歪歪扭扭,卻透著股憨氣。
“猜燈謎贏素麵券咯!”瘋和尚把兔子燈往地上一放,從懷裡掏出把紙條,“老和尚說,元夜猜謎能開竅,我這謎題,都是用骨紋改的,保準新鮮。”
蘇清月正用硃砂在骨瓷盤上寫燈謎,盤底的纏枝紋映著紅光,像團跳動的火苗。“你看這個,”她舉起個盤子,上麵寫著“骨中藏歲月,片語記春秋”,“謎底是咱們博古架上的東西。”
“是凡骨罐!”張奶奶立刻猜中,笑得眼睛眯成條縫,“小默天天擦的那些罐子,可不就是裝著老物件的歲月嘛。”
街坊們漸漸聚過來,圍著燈謎架猜得熱哄。快遞員小張撓著頭看“青銅匕首鎮邪祟”,半天沒頭緒,還是陳默提醒他:“想想咱們去年在昆侖用它做了什麼。”小張一拍大腿:“是守陵!匕首是守陵人的武器!”
陳默的骨紋印記突然輕輕發燙,目光落在瘋和尚的謎題上——有張紙條上畫著個簡單的骨紋,和他胸口的印記有七分相似,旁邊寫著“初心藏此中,歲歲護人間”。
“這個我來猜。”陳默取下紙條,指尖撫過骨紋圖案,“謎底是‘守護’。”
瘋和尚眼睛一亮:“答對了!獎你三碗素麵,加蛋加肉隨便加!”
入夜後,老槐樹下點起了篝火,街坊們圍著篝火吃湯圓。張奶奶的芝麻湯圓甜得恰到好處,蘇清月煮的桂花湯圓帶著清香,瘋和尚則端來盆“骨湯湯圓”,說是用素麵館的高湯煮的,鹹香入味,引得大家搶著吃。
孩子們提著燈籠跑來跑去,燈籠的光暈在雪地上晃動,像無數隻螢火蟲。陳默看著這熱哄的場景,骨紋印記傳來熟悉的暖意——他看到玄老和槐婆婆年輕時,也在這樣的元夜裡猜燈謎,玄老總猜不中,槐婆婆就悄悄把謎底寫在手心給他看;看到守骨人阿木抱著小石頭,在茶山的篝火旁喂他吃湯圓,石碗裡的湯圓滾來滾去,像顆顆白玉。
“你看天上的月亮。”蘇清月指著夜空,元宵的月亮又大又圓,清輝灑在老槐樹上,給燈籠的紅光鍍上了層銀邊,“玄老筆記裡說,元夜的月光能洗去骨器上的浮塵,讓念想更清晰。”
陳默望向博古架,凡骨罐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老黃牛”的罐子前,那束野菊不知何時換成了梅花,是巷尾的流浪貓叼來的,花瓣上還沾著點雪;“流浪貓小白”的罐子旁,毛線球滾到了地上,想必是哪個孩子玩哄時碰掉的。
篝火漸漸弱了,湯圓也吃了個精光。街坊們提著燈籠散去,燈籠的光暈漸漸消失在巷口,像被夜色溫柔地收了起來。陳默收拾著碗筷,瘋和尚還在唸叨他的素麵券,蘇清月則在收拾那些猜中了的燈謎,說要貼在聽骨軒的牆上,留作紀念。
月光透過老槐樹的枝椏,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陳默摸著胸口的骨紋印記,那裡的溫度與月光相融,像藏著個小小的月亮。他知道,這元宵的燈籠會滅,湯圓的甜會散,但藏在骨紋裡的守護,藏在煙火裡的溫暖,會像這輪明月,歲歲年年,照亮每個尋常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