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戒:剩餘壽命730天 第64章 秋分釀果,骨甕藏甘醇
秋分這天,古玩街飄著醉人的果香。老槐樹下擺著張長條桌,街坊們把自家收的果子往桌上堆:張奶奶的山楂紅得發亮,快遞員小張媳婦的海棠果墜著露珠,花店小姑孃的野柿子像盞盞小燈籠,湊在一起,像打翻了顏料鋪。
陳默蹲在桌旁,用軟布擦著個半人高的骨甕——甕身是用整段巨骨掏空的,表麵刻著細密的雲紋,是前幾天從聽骨軒地窖裡翻出來的,玄老的筆記裡隻提了句“秋分釀果,甕藏歲月”,沒說具體用處。
“這甕看著就沉。”蘇清月試著抱了抱,紋絲不動,“阿木寄來的茶山果酒方子說,要用透氣的容器才能釀出好味,這骨甕的骨壁上全是細孔,怕是正合適。”
瘋和尚扛著個大陶罐從素麵館跑過來,罐裡裝著剛榨的果汁,酸香混著甜氣,引得孩子們圍著他打轉。“老和尚說,秋分釀果酒,得用‘三新’——新果、新水、新甕!”他把果汁倒進骨甕,汁液觸到甕壁,發出“滋滋”的輕響,像在跟老骨打招呼,“你看這泡泡,準能釀出好酒!”
張奶奶提著袋冰糖過來,一粒粒往甕裡撒,冰糖撞在骨甕上,發出清脆的“叮咚”聲。“我年輕時聽我娘說,骨器裝酒能去澀,”她指著甕壁的雲紋,“你看這紋路,像不像水流?酒在裡麵能順著紋路走,把雜味都帶走。”
陳默想起玄老筆記裡的插圖:守陵人在昆侖的秋分日,也用類似的骨甕釀果酒,果子是隕骨穀特有的冰莓,釀出的酒泛著淡藍色的光,說是能驅寒。他舀了勺剛榨的果汁嘗了嘗,酸中帶甜,像極了這兩年的日子——有昆侖的苦寒,有茶山的清冽,更有此刻的飽滿。
快遞員小張騎著摩托車過來,車筐裡放著個木箱,是阿木從茶山寄來的野生獼猴桃,毛茸茸的,還帶著藤條的清香。“阿木說這果子維c足,釀酒最養人,”小張往骨甕裡倒果子,“老族長還讓帶句話,說釀好的酒分他半壇,他要埋在茶樹下,等明年新茶下來一起喝。”
蘇清月找出玄老留下的酒麴,是用昆侖的雪苔和茶山的茶葉混合製成的,墨綠色的粉末撒進骨甕,瞬間被果汁吞沒,冒出層細密的泡沫。“筆記裡說,封甕時要念‘藏歲訣’,”她捧著筆記念道,“‘一甕果,半甕霜,藏進歲月,釀出香’。”
陳默用塊紅布蓋住骨甕口,再用麻繩係緊,像給這老物件戴了頂紅帽子。他把骨甕搬進地窖,放在那杆骨秤旁邊,甕身的雲紋在昏黃的燈光下流轉,像藏著條流動的河。
走出地窖時,秋分的月亮已經掛上樹梢,清輝落在老槐樹上,給堆積的果子鍍上了層銀邊。瘋和尚正招呼街坊們分果子,孩子們舉著山楂串跑來跑去,笑聲驚飛了簷下的夜鳥。
陳默靠在門框上,看著這熱哄的場景,突然覺得骨甕裡藏的不隻是果酒,是秋分的甜,是街坊的暖,是歲月裡慢慢發酵的安穩。他知道,等到來年開甕時,酒香會漫出地窖,漫過老槐樹,而那些藏在骨紋裡的等待與期盼,會像這酒液,在時光裡釀成最醇厚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