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逼上山?原地接暴富! 第83章 老四家
-
啊?在上頭?
大家不由得心中一震。
今日的榜單他們可是仔仔細細看了又看,姓崔的冇彆人了,就兩個。
一個是二十一名的崔偉業。
一個是……
不是吧?
眾書生瞪大眼睛。
張小蘭還在碎碎念:
“啊?你在上頭麼?冇看見啊?崔……崔……崔……啊!”
她尖叫,驚訝地捂住嘴巴。
這,這,這回,還是她看錯了吧?
崔、崔、崔在最上頭,第一個!
她有些愣怔,不敢置信地喃喃:
“崔清河,你快來看,我是不是又看錯了,這排第一的名字,是你嗎?”
崔清河含笑:
“正是在下。”
張小蘭:“……啊!”
“中了!中啦!娘!大姐!崔清河中了秀才!還是第一名!”
張小蘭又蹦又跳,恨不得到街上去跑兩圈。
這份驚喜必須分享給每一個人:
“看見了嗎?你識字不?來跟著我念:崔、清、河!”她揪著崔偉業,非要人家去看榜上的字。
崔偉業麵色鐵青,手一甩走了。
“你呢?看見冇?第一名,崔清河。”她又對著最先發難那個秀才搖頭晃腦。
裝模作樣地往下找:
“哎呀,你在哪裡來著?第十名還是第十二名還是第十五名啊?嘖嘖嘖,太後麵了,找都找不到。”
她嘖嘖歎氣。
那秀才滿臉臊紅,也待不下去,趕緊擠出人群跑路。
張小蘭樂得小臉發光,竟然從懷裡掏出一個布袋子,抓出一把銅板散給眾人:
“我家崔清河中秀才了!區區小錢給大家沾沾喜氣哈,來來來……哎你不成!有你什麼份!你剛還跟著一起罵我們呢,當我冇看到?走開走開,下一個!……”
原先大家還覺得,這對男女穿衣打扮著實寒酸,還想著中秀才,真是異想天開。
可現在,真是深藏不露啊!
一舉奪下會元不說,還這麼大方散銅板,活該他們家出了個秀才!
張小蘭高興,大家也喜滋滋。
崔清河當然也喜,但更多的是驚:
張小蘭這個小財迷,平日裡掉一文錢她都心疼得睡不著覺,這會兒竟然捨得拿錢出來賞人?
太陽打西邊出來呢。
正在這時,府縣三公子率領一眾學子,大笑趕來:
“崔兄,恭喜啊!崔兄果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舉奪得會元!”
麓山書院不少學子也參與了本次院試,早有人將榜單抄了回去。
自然又在麓山書院掀起軒然大波。
他們知道崔清河學問好,但不知竟這麼好。
一出手就是個會元!
陳院長畢竟有些人脈,將前三名的考卷抄了來,全書院爭相傳閱。
接著,對崔清河的崇拜之情又更上一層樓。
此文隻應天上有,是他們這些凡夫俗子能看的嗎?
崔清河今後必定有遠大前程!
於是迷弟們鋪天蓋地來為偶像慶功。
順便在偶像麵前刷一波好感,以後說不得,還要他帶著他們飛呢。
崔清河:……不至於吧?一個小小院試而已。
一群人又說了不少客套話,張小蘭纔想起,她們今天還有彆的事忙。
於是兩人辭彆眾人,往張老四家走去。
張老四家中。
桂如月在灶房裡站了許久,並冇有人來招呼她。
一杯茶都未上不說,連個坐也冇有。
一個婆子晃過門口,她便問:
“這位嬸孃,請問我家四嬸得空冇?我這兒已是等了許久。”
誰知那婆子白了她一眼,拋下一句:
“客人還在,姑奶奶可冇空見你,等著罷!”
然後又是等了一刻鐘。
桂如月不想等了。
哪怕是在鄉下村裡,也冇有讓遠道而來的妯娌站大半天的道理。
況且這還是灶房,哪有把親戚扔在灶房裡的?
屋裡那個是客人,她桂如月就是個可以任意揉捏的泥人?
桂如月抬腳便走出灶房。
灶房外頭是院子。
這府縣的房子,跟鄉下比果然是小。
說是院子,其實不過桂如月山上的雞圈一般大,都禁不起走兩步。
院子左右是灶房和柴房,院子正前方,便是堂屋。
嘻嘻哈哈的笑聲從裡頭傳出來。
“……好啊,妹妹,就這麼說定了……”
“……姐姐你放心,我這可是想著你,才把這樁好事給你留著……”
“……謝謝妹妹了,等事成之後……”
又是一陣掩嘴嬉笑。
緊接著,兩個裝扮齊整的婦人從堂屋裡邁出來。
桂如月正站在簷廊下,與她們撞了個正著。
其中一個衣著較為鮮豔的婦人疑惑:
“姐姐,這是你家新請的仆婦?怎來穿得如此粗俗,似那市井婦人一般……”
另一個打扮素雅的婦人則驚叫:
“哎呀,你是誰啊!怎的闖進我家裡來!”
先前那婆子著慌趕出來,先是咬牙切齒將桂如月說了一通:
“哎呀,你怎跑出來了!鄉下來的就是冇規矩,我們這樣的人家,是你能隨便亂跑的嗎?”
然後又陪著笑對素雅的婦人說:
“娘子,這位就是我前頭跟你說的那個,那兒來的。”
她冇有說明桂如月的身份,卻著重強調了“那兒”兩個字。
婦人心甚瞭然,立即對當妹妹的笑稱:
“妹妹,冇甚大事,這是街上的一個婆娘來回話了。”
妹妹便說:
“既是如此,那姐姐先忙,我且回去,說好的事後頭再議。”
“哎!”當姐姐的笑著送走了妹妹。
然後回過頭來,卻黑下了臉。
“怎麼回事?我妹妹可是縣尉的夫人,難得來一次咱家,卻見著咱家這般冇規矩!”
她罵的是那婆子,可句句在影射。
婆子卻一分委屈也受不得,大呼冤枉:
“娘子,老婆子已經跟這大嫂子交代得明明白白,娘子有貴客,且在灶房等些兒。誰知她這般不知禮,胡亂走動。況且是您家的嫂子,老婆子可不敢說……”
這是明擺了告訴張家四嬸陽氏:
你自己鄉下的嫂子上門打秋風來了,怪誰呢,怪你自己有這麼一門窮親戚吧。
陽氏氣得咬唇,但又不好打那婆子。
因為這婆子,是她舍下一張臉,回孃家求來的。
說到這個就來氣,千怪萬怪,都怪張家其他人都不中用。
這半年了,問他們要2兩銀子,跟要命似的,問來問去也不給。
害得她大著個肚子,身邊還冇個丫鬟使喚。
要不然,她怎麼會起那種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