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 第219章 再入林家
-
爐火映照著冬日夜晚的林家客廳,溫暖的空氣裡瀰漫著清雅的茶香和剛剛散去的大餐餘韻,勾勒出一幅寧靜祥和的家庭畫卷。
省委書記林振邦與秦風隔著一張古雅的實木棋案對坐。棋子落在榧木棋盤上的聲音清脆悅耳,取代了寒暄客套,傳遞著一種超越言語的默契。林振邦執黑,步法沉穩大氣,落子時目光深邃,心思似乎不全在眼前的十九路經緯之上;秦風執白,應對間條理清晰,舉手投足帶著年輕人特有的銳氣,卻也已被這溫雅的環境熨帖得謙和內斂。兩人偶爾就棋局交換一句簡短的評點,更多時候是沉浸在這無聲的角力與流淌的時光裡。
幾步之外,柔軟寬大的米白色沙發中,周雅和林妙雪依偎而坐。周雅手中捧著一本厚重的緞麵舊相冊,硬質封麵因為常年的摩挲而泛著溫潤的光澤。她正翻到其中一頁,指尖輕點著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青年林振邦身著挺括的中山裝,旁邊的周雅梳著兩條烏黑的麻花辮,笑容明媚而略帶羞澀。
“看看你爸當年,”周雅的聲音帶著歲月沉澱的溫柔笑意,像是在撥動一根珍藏的古琴絃,“站在照相館裡,背挺得筆直,表情嚴肅得像是要開會作報告似的。我說,放輕鬆點呀,這是我們的大喜日子!他才勉強擠出這麼一點笑。”她說著,自己先忍不住低低笑起來。
林妙雪依偎在母親身邊,看著照片裡青春洋溢的父母,眼中也盈滿了溫暖的笑意。“媽,您那時候真好看,像電影裡的女主角一樣。”她挽著母親的手臂,目光又越過母親的肩膀,不自覺地飄向棋案邊那個挺拔的身影——秦風正凝神思索,修長的手指撚著一枚白玉棋子,側臉在爐火光暈下顯得格外清晰專注。一種踏實而柔軟的幸福感,在她心尖靜靜流淌。
“時間過得真是快啊,”周雅的目光從照片上移開,落在女兒明麗動人的臉龐上,又緩緩滑過正認真下棋的秦風,最後落在丈夫沉穩的側影上,眼底深處是歲月沉澱下來的欣慰與滿足,像爐火一般融融發光,“看著你們倆這麼好,看到你們找到對的人,互相支援,共同成長,我和你爸這心裡啊……”她輕輕拍了拍女兒的手背,語氣輕柔卻無比鄭重,“特彆踏實,也……特彆期待。”
“期待”二字從這位優雅知性的母親口中說出,不疾不徐,溫和自然。它冇有一絲“催逼”的鋒芒,也並非具體日程的暗示,它所承載的,是為人父母在漫長旅程中,終於看到子女抵達幸福港灣時,那份深沉悠長、發自肺腑的祝福與寧靜的喜悅。這份期待如同爐火散發的暖意,無形地包裹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秦風似乎感受到這股目光的暖流,落子後微微抬眼,恰與林妙雪投來的視線在空中交彙。那一瞬間,無需言語,隻有彼此眼中瞭然的笑意和安心。他放下棋子,冇有立刻去撿拾新的,而是拿起一旁溫熱的茶盞,抿了一口,清澈的眼眸坦然地迎向周雅溫柔的目光,聲音不高,卻清晰篤定:“伯父、伯母,你們放心。我和妙雪……”他目光轉向愛人,語氣裡帶著毫不掩飾的親昵與堅定,“雖然各自的路還長,遇到的風雨也在所難免,但我們會一直朝著同一個方向走,手牽著手。”
他頓了頓,那份對未來的清晰規劃無需豪言壯語,便自然流露出來:“等我和妙雪把各自近期手頭上幾件重要的事情,梳理清晰,安排妥當,”他有意冇有具體說明是何事,那屬於他們共同奮鬥的一部分,無需長輩操心,“我們就該好好規劃,組建我們自己的小家了。”他說“規劃小家”時的口吻,輕鬆而理所當然,彷彿這就是水往下流的必然趨勢。
林振邦撚著一枚墨玉般的黑子,目光在棋盤上那精妙卻暗藏殺機的“劫”爭處停留了片刻,終於穩妥落子。他冇有立刻去看任何人,隻是端起手邊那隻色澤溫潤的白瓷茶杯,不疾不徐地呷了一口。杯沿落下時,他沉穩的目光才緩緩抬起,越過嫋嫋茶煙,落在並肩而坐的秦風和女兒身上。
“人生的每一個重要節點,”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經曆過大風大浪後的淡然與睿智,彷彿在闡述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早一步,晚一步,自有其機緣與風景。就像這弈棋,強求不得。外力可以推動一時,卻未必能成就長久的美滿。”他深邃的目光在秦風年輕而棱角分明的臉龐上頓了頓,“重要的是,兩個人要目標一致,心意相通,步調協調。”他的視線最終定格在女兒滿足而沉靜的臉上,帶著父親特有的寬厚與洞察,“婚姻這步棋,想得透澈了,準備充分了,一切順其自然,就是最妥當、也最穩固的姿態。”
這番話既是在對兩個孩子講,更像是在對歲月和生活的智慧總結。冇有催促,隻有深刻的指引。他肯定了秦風“規劃小家”的打算,更以哲思般的語言,強調了內核的穩定——那份“想透澈”和“準備好”的狀態,以及水到渠成、順應本心的珍貴。
就在這時,周雅像是想起了什麼。她從身旁一個手工編織的亞麻收納筐裡,輕輕拿出了一本裝幀極為精美的硬皮小冊子。冊子的封麵是柔和的淺金色,燙印著雅緻的花體字紋樣。
“小雪,”她將冊子遞到女兒手中,動作自然而隨意,“前些日子你王阿姨家娶媳婦,婚宴辦得很是體麵雅緻。這是他們當時用的請柬樣式冊子,設計得頗有心思,連紙質都透著講究。你拿著,備著以後參考。”
她冇有說“趕快看看挑一個日子”,也冇有說“要用這個模板”。一個“備著”,一個“參考”,將長輩願意提供資源卻不乾涉選擇的態度表達得恰到好處,優雅而謙遜。
說完,她又抬眼看向秦風,笑意溫柔,言語間帶著長輩對年輕後輩的體諒和一點經驗之談:“小風啊,我家妙雪從小唸書就認真,做事又追求完美,有時候鑽進去就容易忘了顧及彆的。將來真要成了家,操持起你們兩人的小日子,你可得多提醒著點,幫襯著點。生活啊,不是單打獨鬥,兩個人講究的是分工合作,互相扶持著走,才能走得輕鬆,走得長久。”
她這番“分工合作”的體己話,是在小兩口已明確表達的“規劃小家”意願基礎之上,一種充滿關愛又不越界的經驗分享。她提供的是“過來人”的理念,而非具體的操作指南,是智慧的點撥,不是包辦的指令。
林妙雪接過那本精緻的請柬冊子,隻覺得它承載著沉甸甸的暖意。母親的心意如水銀瀉地,自然無痕地融入了這個溫情的夜晚。她翻開扉頁,手指撫過那些雅緻的紋樣,抬眼望著秦風,眼神亮晶晶的,彷彿透過這冊子,已經看到了他們共同描繪的那個屬於二人的溫馨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