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從選調生到封疆大吏 第28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
-
雲峽區委常委會議室的空氣裡,激盪著前兩輪重大簽約未散的餘波,又迅速被更新、更銳的發展藍圖填滿。投影螢幕上,“華夏神農雲峽智慧農業產業園”與“雲棲穀國際生態康養度假區”的效果圖尚未撤下,其側翼已悄然升起兩張嶄新的航拍規劃圖——一張是廣袤田野上覆蓋著整齊深藍色光伏板、下方綠意盎然的畫卷;另一張則是充滿現代流線型設計的“雲創孵化園”建築群落。
區委書記秦風再次站定,鐳射筆的光芒銳利如新出鞘的劍:
“各位,發展要趁勢而上!繼兩大支柱型項目落地後,我們又在兩條新賽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筆尖點向那張“藍綠交織”的田野圖:
“‘河灣農光互補示範基地’試點項目!成功納入省級重點新能源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庫!首批獲得省級專項引導資金1500萬元!”
她放大一張技術示意圖:比常規組件透光率高30以上的特殊雙玻光伏板,如巨大的玻璃幕牆整齊排列,板下是利用不同光照特性精準佈局的耐陰蔬菜(如菌菇、芽苗菜)和中草藥種植區。示意圖旁還配有智慧灌溉係統、農業數據傳感器以及小型農用無人機平台的圖標。
“核心模式:板上清潔發電、板下智慧種植,一地兩用,效益倍增!”秦風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選址河灣村集中連片流轉土地300畝。合作方‘清源綠能科技’是國內領先的農光互補整合方案提供商!由他們負責整體投資建設和光伏併網運營,區政府投入的省級資金重點用於完善板下智慧農業基礎設施(智慧灌溉、小型農機、環境監控)及技術培訓。核心利益分配:農戶享有穩定土地租金
光伏項目運營分紅(兜底保障)
板下種植優先承包經營權與兜底收購協議(優先對接神農訂單渠道)!”
她停頓片刻,目光掃過與會者:“這不是簡單的土地疊加使用。這是將新能源產業楔入現代農業腹地,開辟綠色發展新路!它解決的不僅是能源結構優化問題,更是為傳統種植業引入智慧化基因,為農民創造‘租金
分紅
工資(種植維護)’的多層次收入保障!試點成功,即可快速複製推廣!”
會議室響起讚許的低語。秦風看著圖上那片藍綠交融的未來田野,彷彿看到可再生能源的脈動正在傳統農桑的土地上萌芽,為雲峽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秦風的鐳射筆毫不猶豫地移向旁邊充滿科技感的“雲創孵化園”效果圖。圖上,“雲峽雲創穀”的logo在晨曦中熠熠生輝。
“第二把火!”秦風聲音拔高,眼中跳動著興奮的火花,“聚焦產業升級的未來引擎——雲峽雲創孵化園正式啟動首批企業招募!”
她點擊切換頁麵,展示出由區委宣傳部聯合區科技局精心打造的“築夢雲峽”招商h5頁麵截圖。頁麵設計現代簡約,核心是醒目的三組數據:
“成本?免!符合條件企業:首年場地租金全免!第二年租金減免50!”
“補貼?有!最高50萬元的科創種子資金直通車(需評審)!”
“服務?快!設立‘雲創幫辦’專員,提供工商註冊、政策申報、融資對接、人才招聘、產學研轉化等一站式服務!響應時限不超過24小時!”
“宣傳部長鬍文彬同誌親自主導,”秦風特意看向胡文彬,語氣中帶著協同作戰的默契,“整合全區宣傳資源,‘線上
線下’火力全開!微信公眾號精準推送、主流財經科技媒體深度報道、舉辦‘雲創未來’政策宣講直播周(胡部長親自上陣答疑),同時發動‘陽光監督’平台的龐大用戶群成為我們的資訊擴散節點!我們的目標清晰:把雲峽打造創新成本窪地、創業服務高地、科技成果轉化首站的訊息,精準送達每一位科創賽道上的潛力股!”
胡文彬微微頷首,臉上是與有榮焉的笑意,眼神中透出宣傳人特有的敏銳與自信:“秦書記打了這麼好的底子,我這個‘宣傳員’責無旁貸!必須讓科創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河灣村西頭,老王頭蹲在田埂上,皺著眉頭聽區裡農技站的小李和技術員講解。
“王叔您看,”技術員在平板電腦上調出效果圖,“這透光板子底下,能種這個——羊肚菌!喜陰,價格是白菜的幾十倍!還有這個——金線蓮,名貴中草藥!咱有神農集團的兜底收購合同,銷路不愁!您要是包下幾畝,管理得好,收入可比過去單一種糧食強多了!”
老王頭冇吱聲,抓起一把土,捏了捏,又抬頭看著那規劃圖裡一排排深藍色的“板子”,心裡跟明鏡似的:省裡試點、大公司投資、有租金有分紅還能包地種金貴玩意兒,活兒還不耽誤……可這好得跟天上掉餡餅似的,能真落到自家頭上?他下意識又摸了摸口袋裡的“陽光監督便民卡”。
小李似乎看出他的顧慮,湊近了說:“叔,所有流轉合同、分紅細則、承包方案,都會在‘陽光監督’平台上公開!每個環節,掃掃碼都能查得明明白白!要是有哪兒不清楚,或者覺得不公道,您隨時隨地平台上反映,區裡盯著呢!”
聽到“陽光監督”四個字,老王頭緊蹙的眉頭才微微鬆開些。這卡片,去年查孫凱一夥的時候,還真管用。他琢磨著:租金一分不少,分紅白拿的,再包幾畝地試試……就算板子底下真種不成金子,好像也不虧?
“雲創孵化園”嶄新明亮的3號樓內,“瞰創科技”年輕的創始人李明,正對著手機螢幕裡的遠程視頻會議,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顫:
“……周區長!我們團隊真的冇想到!僅用了兩天!我們申請入駐的流程就走完了!場地鑰匙都拿到了!”螢幕那頭,是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區長周亞峰。
周亞峰透過螢幕看著興奮的年輕人,沉穩地鼓勵道:“李總,效率就是競爭力!你們的農業無人機精準飛防和病蟲害ai診斷技術,正是我們雲峽智慧農業生態鏈急需的環節!入駐隻是第一步,‘雲創幫辦’會立刻對接你們的融資需求!記住,有任何問題,24小時內一定有迴響!”
“謝謝周區長!”李明用力點頭,“我已經在咱們孵化園的‘創業者社群’裡分享了體驗,好幾個哥們兒問我要招商鏈接!真的,這速度和誠意,絕了!”掛了電話,李明深吸一口氣,帶著技術團隊的骨乾大步走向分配給他們的辦公室。推開門的瞬間,窗外陽光正好灑滿窗明幾淨的空間。這裡,將是他們用演算法和硬科技守護腳下這片“智慧農田”的新。
區委書記辦公室裡,秦風的目光並未停留在麵前正在播放“雲創政策宣講周”——直播間裡胡文彬正沉穩有力迴應著在線創業者提問的視頻畫麵上,而是停留在電腦螢幕上“陽光監督”平台的實時數據大盤。
數據如溪流彙聚:
【河灣村農光互補試點專項監督模塊訪問量:↑478】
【用戶留言(河灣老王):“板下中草藥包地啥時候報名?”(已轉辦區農業農村局)】
【“雲創孵化園”政策h5訪問量:】
【來源:公眾號裂變分享>425】
【來源:“陽光監督”用戶跳轉>328】
【新註冊意向企業:18家(過去24小時)】
【“雲創幫辦”服務請求處理完成率:100(平均響應時間:42小時)】
秦風的目光掠過這些數據,最終定格在窗外。
遠處,河灣村的田野即將經曆一場“藍綠融合”的蛻變;近處,嶄新的孵化園已張開懷抱;更廣闊的天地間,神農產業園的藍圖即將破土,雲棲穀的山水正待點睛。
發展,並非藍圖上的漂亮線條,而是如數據流一般,具象為老王們心中那杆悄悄撥動的算盤珠,具象為李明們推開新辦公室大門時眼中那簇被點燃的火焰!
這片曾被汙流侵擾的土地,此刻正迎來一股沛然莫禦的“新質生產力”洪流!光伏照亮了現代農業的融合之路,科創的火種點燃了未來經濟的引擎。這洪流,裹挾著創新的銳氣、綠色的希冀與民生的期許,沿著“陽光”鋪設的河床,沖刷著陳腐與遲滯,激盪起雲峽破繭新生後最澎湃的潮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