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處有青山 第1458章 沒有誤會
聽著“沒有誤會”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從易年口中說出時,趙公明整個人都徹底地絕望了。
如果說暗中算計博弈,以趙家的根基來說,就算敗了,也能保住性命。
而如今隨著易年這一闖,趙家再無後路可言。
此刻,望著眼前這正一步步朝著太和殿逼近的身影,趙公明沒有半點辦法。
易年手持長劍,全身上下未沾半點兒血跡,可在趙公明看來,此時的易年卻是渾身鮮血,彷彿來自地獄的殺神一般。
趙公明可是堂堂京城首富,平日裡見多識廣,其見識之廣博絕非普通百姓所能比擬。
然而,即便是如此閱曆深厚之人,今日所目睹的一切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
以往,趙公明也曾聽聞過所謂“血流成河”的描述,但那些不過都是些口頭上的傳聞罷了。
直到此時此刻,當他親眼看到那禦林軍士兵們流淌而出的鮮血在傾盆大雨的猛烈衝刷之下竟然真的彙聚成了一條條猩紅刺目的河流時,他才深深地意識到這個詞語背後所蘊含的恐怖與血腥。
其實,這並非是趙公明第一次見到易年出手。
葫蘆口的時候,他就目睹過易年帶領眾人殺出包圍的舉動。
但那次的情況畢竟與現在大不相同,況且當時死亡的人數也遠遠不及此次這般眾多,場麵也沒有眼下這般慘烈。
如今這場麵實在是太過駭人,以至於讓這位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京城首富都感到毛骨悚然、膽戰心驚起來。
凝視著眼前佇立在自己麵前的易年,趙公明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陌生感。
那每日慵懶地躺在醫館屋簷之下麵容平和的少年形象,已經被皇宮中的鮮血衝刷得無影無蹤。
如今呈現在他眼前的,是殺伐果斷的絕世身影。
這般淩厲狠絕的行徑,趙公明無論如何都難以將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身影重合在一起。
而從皇宮中發生的一幕來看,這絕非易年的一時衝動之舉。
顯然,他老早便籌謀好了此次強闖皇宮的計劃。
可就在動手殺人之前,他居然還能氣定神閒地先去吃一頓包子。
他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這一瞬間,趙公明完全猜不透易年了。
以前,趙公明始終認為易年能夠在與聖山以及諸多門派錯綜複雜的恩怨糾葛之中僥倖存活下來,多半是仰仗著鐘萬爻的庇護。
但此時此刻,當親眼目睹易年所展現出的強大實力和冷酷手段後,趙公明恍然驚覺。
原來不知何時開始,這看似平凡無奇的少年已然在悄無聲息之間成長為一個令世人皆需仰頭瞻望的存在。
因此,當雙腳踏上這片廣場的瞬間,趙公明做出了一個堅定不移的決定。
倘若今日有幸能夠逃過一劫,那麼從今往後,自己絕不能對易年抱有絲毫算計之心。
畢竟,現在的易年已然成為了可以肆意踐踏一切凡間規則的存在!
對於一個能隨時隨地掀桌子的強者,規則早已無用。
就如眼下,哪怕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北祁,依舊沒法阻擋他的腳步。
不過換種方式想想,趙公明心裡又好受很多。
他今天帶著自己前來,便是向世人宣告,他與趙家是綁在一起的。
正如之前說的那般,他活著,趙家無恙,他不死,趙家安穩。
方纔或許還後悔不應該陪他去吃那頓味道還算可以的包子,但現在,這想法早就拋在腦後了。
乾!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這點兒魄力沒有,還怎麼執掌趙家!
想通了,趙公明的心思逐漸回歸。
深吸幾口氣後,原本緊繃著的神情終於慢慢恢複了正常。
但當嗅到空氣中那股濃烈且刺鼻的血腥味兒時,身體還是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
然後,剛才目睹的一幕幕慘烈景象瞬間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禦林軍士兵們殘缺不全的肢體、滿地流淌的鮮血以及痛苦扭曲的麵容…
尤其是他們那缺胳膊斷腿的慘狀,彷彿就發生在眼前一般清晰可見…
一想到這些,趙公明隻覺得胃裡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狠狠攪動著,一陣強烈的惡心感迅速從腹部升騰而起,直衝嗓子眼兒。
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感覺,身子猛地一躬,“哇”的一聲將早上吃進去的那點兒東西全部都吐了出來。
嘔吐物濺落在地上,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
好在有雨水衝刷,味道很快被壓下。
然而此刻的趙公明已經顧不上這些了,一邊乾嘔著,一邊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試圖阻止更多的穢物湧出。
但那種翻江倒海般的難受勁兒卻絲毫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厲害。
有些反應真的是人的本能,根本就不受意識的控製。
儘管趙公明平時自認為膽量過人,但麵對方纔血腥恐怖的場景,終究還是沒能忍住生理上的不適。
能夠強撐到現在才發作,已經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易年聽到身後的動,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心裡暗自思忖道:
也不知道趙公明是不是第一個在這兒如此失態大吐特吐的人?
手腕一抖,龍鱗插在了石塊兒上。
一縷青光出現在掌心,貼在了趙公明的後背。
撐著傘,幫著趙公明順著氣兒。
看向張驍等人,緩緩開口:
“三…”
手在趙公明身後拍了拍,青光不停捋順著趙公明的氣息。
“二…”
從趙公明腰間取出手帕遞了過去。
“一…”
龍鱗又一次握在了手裡。
藍光亮起!
……
太和殿朝堂之上,寬敞無比的大殿之內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文武百官們整齊地分列於兩側,個個身著華麗官服,神情肅穆。
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秦懷胤正襟危坐,其身上散發出來的氣息令人不敢直視。
麵沉似水,不怒自威,那一切儘在掌握之中的氣勢蔓延在整座大殿之中。
此時,大殿中的氣氛異常凝重,宛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昨夜的傳言早已傳遍朝野上下,而在座的諸位大臣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殿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雨滴敲打在宮殿的屋簷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雨聲傳入大殿之中,竟給原本就有些寒冷的氛圍更增添了幾分涼意。
秦懷胤餘光一掃,旁邊掌事太監高聲道: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下一刻,大殿中開始有聲音出現。
群臣們依次上前彙報著各自所負責事務的進展情況,聲音此起彼伏。
而秦懷胤則始終保持著那份威嚴,居高臨下地聆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
時而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時而眉頭微皺提出疑問或給出指示。
不得不說,儘管秦懷胤城府深沉得讓人難以捉摸,但在處理朝政方麵,的確堪稱北祁近年來曆任皇帝中的翹楚。
若不是因為東遠州一事,即便易年與秦懷素以及周晚之間私交甚好,恐怕也未必會下定決心除掉他。
可秦懷胤的野心實在是過於龐大,甚至已經到了不惜拿整個天下作為賭注的瘋狂地步。
倘若繼續放任他如此肆意妄為下去,必將導致更多無辜百姓喪命。
其後果甚至可能不亞於妖族再次發動萬年前那種大規模的入侵戰爭。
如今天元的局勢錯綜複雜、變幻莫測。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北祁萬萬不可陷入混亂,否則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麵臨亡國的厄運。
日常彙報完畢,大殿靜了下來。
按照慣例,便要退朝了。
不過秦懷胤卻並沒有像往日那般起身離去,而是依舊坐在龍椅之上。
看向下麵群臣,臉上忽然起了一絲笑意。
“眾位愛卿昨夜可曾聽聞什麼傳言?”
眾人一聽,神色各異。
但並沒有人回應,全都低頭站在下麵。
秦懷胤瞧見眾人樣子,臉上笑意更甚。
“司馬愛卿,晉察司的訊息向來最快最全,你說說…”
被點到名字的司馬長順從隊伍中走出,躬身行禮,開口道:
“回陛下,晉察司負責的乃是朝堂中事,對些坊間傳言一般並不做理會,如果陛下想弄清楚,臣現在立刻去查…”
秦懷胤聽著,擺了擺手,開口道:
“那倒不用,對了,聽說晉察司昨天有人敲了鳴冤鼓?”
司馬長順立馬開口道:
“回陛下,是,東遠州人士,易年,昨天敲響鳴冤鼓,攜狀紙狀告龍尾關總兵衛傑與通江縣丞劉品之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枉顧東遠州百姓性命…”
“真假?”
“暫時還不清楚,不過衛傑與劉品之正在回京述職的路上,臣已經派快馬前去接應,等到他們二人入京,一審便知…”
秦懷胤點點頭,開口道:
“那就好,禦狀乃是百姓之權,切不可無視,如今東遠州遭了大劫,這案子萬不能忽視,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
“謹遵陛下之下,臣自當竭儘全力…”
秦懷胤再次點頭,開口道:
“好,那眾愛卿便…”
話說了一半,秦懷胤忽然停了下來。
目光望向南邊,眼睛眯了起來。
那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開啟的大門,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