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的仕途傳奇 第7章 菜畦旁的期盼與閒言
高考結束後的半個月裡,每天,城關村蔬菜隊的銅鑼還沒響,秦家就起了床。1977年的生產隊,菜地都是集體所有,全隊人一塊出工、統一耕作,隻有每家屋前有幾分自留地,種點小蔥、豆角自己吃。每天天矇矇亮,銅鑼“哐哐”響兩聲,全村人就扛著鋤頭往集體菜地走,秦宇軒也跟著去——隊裡給半大孩子算半勞力,他一天能記5分工,夠換小半袋玉米麵。
集體菜地分了好幾片,村東頭是連片的白菜地,村西頭種著蘿卜和黃瓜,都是按計劃要送進縣城蔬菜公司。秦宇軒跟著秦老實、張卉玲往白菜地走,路上遇到同隊的人,大家笑著打招呼,話題卻總繞不開“高考”。“宇軒,聽說你數學考得不錯?”隔壁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們隊十幾個考生,就看你的了!”秦宇軒剛想謙虛兩句,張卉玲就接話:“還沒出成績呢,先好好上工,彆瞎吹牛。”嘴上這麼說,眼裡卻藏不住笑意。
到了菜地,隊長先給大家分活:青壯年男勞力推著水車澆水,女人們蹲在壟溝裡拔草,半大孩子負責給白菜捆繩、除枯葉。秦宇軒拿起草繩,跟著其他幾個半大孩子蹲在地裡,手指很快被勒出紅印,卻沒停下——他知道,集體的活半點不能偷懶,少捆一棵白菜,就可能耽誤縣城的供應。
休息時,女人們圍坐在田埂上啃窩頭,王嬸又說起了閒話:“我家建國說,數學最後一道題難住了好多人,宇軒你該不會也沒做出來吧?”這話裡的挑刺誰都聽得出,張卉玲放下窩頭就懟回去:“我家宇軒下工後還在看題,會議室的燈亮到半夜,就算沒做出來,也比你家建國上工偷懶強。”王嬸臉一紅,剛要反駁,隊長就喊著“上工了”,大家趕緊散開,王嬸也悻悻地拎著鋤頭往自家負責的地塊走。
秦老實是悶性子,聽見閒話也不吭聲,隻在澆水時多往秦宇軒那邊的壟溝澆點水——怕兒子捆繩渴著。有次秦宇軒磨破了手,秦老實沒說話,中午收工後,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麵是塊新縫的粗布手套:“戴上,彆再磨破了。”他不會說漂亮話,卻把兒子的辛苦都看在眼裡,晚上跟張卉玲聊天,還唸叨:“宇軒今天累壞了。”
有天傍晚,集體菜地的活乾完,秦宇軒幫著隊裡往縣城送白菜——這是計劃內的任務,得趕在供銷社關門前送到。路上遇到同隊的考生李建軍,兩人推著獨輪車並排走,李建軍歎著氣:“俺估摸著考砸了,語文作文都沒寫滿,你呢?”秦宇軒剛想說“還行”,就看見張卉玲從後麵追上來,手裡拿著兩個窩頭:“建軍,餓了吧?拿著,送完菜還得走老遠呢。”
等李建軍走遠,秦宇軒才問:“娘,他之前還說我考不上,你咋還給他窩頭?”張卉玲擦了擦額頭的汗:“都是隊裡一起乾活的,哪能記仇?他心裡正難受,咱遞個窩頭,比說啥都強。”秦宇軒點點頭,看著母親被曬紅的側臉,突然明白,母親的“潑辣”裡,藏著最實在的善良。
傍晚收工時,全隊人在曬穀場記工分,會計拿著賬本喊名字:“秦老實,10分;張卉玲,10分;秦宇軒,5分。”秦宇軒接過工分票,小心摺好放進兜裡——這5分雖少,卻是他靠自己掙來的,能幫家裡減輕點負擔。他轉頭看秦老實,父親正蹲在地上,把自家的工分票跟他的疊在一起,嘴角帶著笑:“攢著,將來你上大學,說不定能用上。”
日子就在集體出工、記工分、盼成績裡慢慢過。集體菜地裡的白菜一天天包心,每家自留地的小蔥也冒出了綠芽,離出成績的日子越來越近。秦宇軒每天上工依舊認真,下工後還是會翻錯題本,偶爾趙紅和周磊會騎車來隊裡找他,三人坐在自留地的樹蔭下,聊著考試的趣事,也猜著分數線。張卉玲依舊會跟說閒話的人嗆聲,卻也會在對方家自留地缺水時,主動把自家的水桶遞過去;秦老實還是蹲在院角擦二八大杠,隻是問秦宇軒考試的次數越來越多。
全隊人都在等,等公社貼出紅榜的那天——有人盼著自家娃能考上,有人等著看笑話,可秦家心裡清楚,不管結果如何,集體菜地裡的汗水、工分本上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