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的仕途傳奇 第6章 趕考西郊,二八大杠上的晨光與考場底氣
12月9號淩晨五點半,秦家的燈就亮得刺眼。張卉玲蹲在炕邊,幫秦宇軒把棉襖的釦子扣到最上麵,又把暖手布套塞進他手裡:“西郊中學考點遠,騎車慢點開,彆凍著耳朵。”秦老實則蹲在院角,正給那輛“永久”二八大杠緊車鏈——這車是秦宇軒上初一那年,全家湊錢買的,車把上的銅鈴磨得發亮,車座也被磨出了包漿,陪他騎了三年,從家到南郊中學的路,早被車輪碾得熟稔。
秦宇軒把準考證、學校開的報考介紹信疊好,塞進棉襖內兜,又檢查了一遍車筐裡的鉛筆、橡皮——都是王老師昨天特意幫他削好的。“爹,娘,俺走了!”他跨上二八大杠,腳剛蹬了兩下,秦萱榮就追出來,把兩個煮雞蛋塞進他的衣兜:“餓了就吃,彆省著,考完俺們在家燉雞湯。”
天剛矇矇亮,路上的霜還沒化,二八大杠的車輪壓在土路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秦宇軒騎著車,冷風颳得臉發疼,他就把暖手布套攥得更緊些——這車他騎了三年,車把的弧度早貼合了手掌的形狀,連蹬腳的節奏都成了習慣,載著他穿過晨霧,往考場趕,也往盼了許久的未來趕。
騎到半路,他聽見身後有車鈴響,回頭一看,是趙紅和周磊,兩人也騎著自行車,車筐裡同樣放著考試用品。“宇軒,等等俺們!”趙紅喊著,騎車追上來,“一起走,路上有個伴!”周磊也跟上來,指了指他的二八大杠:“你這車可真結實,騎了這麼久還這麼穩,比俺那輛強多了。”秦宇軒笑著點頭,三人並排騎著車,晨光透過樹梢灑在車身上,連冷風都好像溫柔了些。
快到西郊中學考點時,路上的考生多了起來,大多是步行或騎車的。秦宇軒把車停在考點外的自行車區,熟練地鎖好車——這鎖還是秦老實去年給他換的新的,怕舊鎖不結實丟了車。他和趙紅、周磊一起跟著人流往考場走,門口的老師拿著名單核對證件,秦宇軒掏出準考證和介紹信,老師對照著看了兩眼,又看了看他,笑著說:“彆慌,正常發揮就行,小夥子。”
第一場考數學,試卷發下來,秦宇軒先深吸一口氣,掃了眼題目——大部分都是之前在會議室和周磊一起琢磨過的題型,隻有最後一道幾何題有點繞。他想起王老師說的“先易後難”,先把會做的題一道道答完,等回頭攻難題時,突然想起周磊教他的“輔助線畫法”,筆尖一頓,很快就把思路捋順了,草稿紙上的線條越來越清晰。
中午休息時,秦宇軒在考點門口的樹蔭下吃了個饃,剛要騎車去附近的樹蔭下複習,就看見王老師騎著自行車過來,車筐裡放著個布兜。“宇軒,趙紅,周磊!”王老師喊著,從布兜裡掏出雞蛋,“給你們帶的,快吃一個,下午考政治有力氣。”秦宇軒接過溫熱的雞蛋,看著老師額頭上的汗——從南郊中學到西郊中學,騎車得一個多小時,老師竟特意跑一趟。
下午考政治,時事題正好是他反複背過的“恢複高考的意義”,他筆不停歇地寫著,把姐姐們說的“讀書能讓你走出黃土塬”的話,也悄悄融進了答案裡。交卷時,他看著試捲上滿滿的字,心裡踏實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秦宇軒騎著二八大杠趕到考場,今天要考語文和理化。語文試卷發下來,他先翻到最後看作文題——《難忘的一天》,這題目讓他心裡一暖,提筆就想起了學校宣佈給他開報考介紹信的那天:校長在會議室裡念他名字時的鄭重,王老師拍他肩膀時的鼓勵,還有同學們眼神裡的認可,那些畫麵像電影一樣在腦子裡過,他握著筆,把滿心的感動都寫進了字裡行間,連筆尖都帶著溫度。
理化考試裡的力學題,他按照物理老師教的步驟一步步推導,很快就算出了答案。等最後一門考完,秦宇軒走出考場時,天已經擦黑了。他推著二八大杠往自行車區走,遠遠就看見秦老實和張卉玲站在路燈下——秦老實騎著家裡的舊二八自行車,車後座綁著件厚外套,張卉玲就坐在車後座上。“俺娃累壞了吧?”張卉玲趕緊下來,幫他披上外套,秦老實則接過他的二八大杠:“你騎俺們這輛舊的,俺騎你的車,慢點開,回家喝雞湯。”
秦宇軒跨上舊自行車,跟在父親身後往家走。晚風迎麵吹來,車把上的銅鈴偶爾被風吹得響兩聲,像是在為他慶賀。他想起這兩天的考試,想起作文裡寫的“難忘的一天”,想起一起趕考的同學、特意送雞蛋的老師,還有家人的牽掛,心裡暖烘烘的——不管結果如何,這段趕考的日子,早已成了他生命裡又一個“難忘的一天”。
回到家,院子裡飄著雞湯的香味,四個姐姐早就等在門口,圍著他問東問西。秦宇軒坐在飯桌旁,喝著熱乎乎的雞湯,看著家人的笑臉,心裡暗暗想:要是考上了,一定要先帶著爹孃坐火車去省城,讓他們看看大城市的模樣;等將來自己有本事了,再讓全家人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