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差點就被變成貓娘了 第739章 深海 5
年許許能平安歸來當然是好事,看她身上也沒受什麼傷,衣服雖然破了些,但大致還算完好,想來沒有遇到太多危險。
按照年許許自己所說,她一開始大多時間都在空中漂浮,在空中其實看不到多少魔物,隻是偶爾有飛魚躍出,還有偶爾見到巨鯨換氣噴湧出的百丈水柱。
她發現,海中的魔物大多都不太會來到空中,甚至絕大多數都不會到淺海來,淺海的光線對於魔物來說也很討厭。
在空中能看到海底有許多巨大的漆黑的陰影,她潛入水中看過,那些巨大的漆黑影子,大多都是巨型魔物在遊曳。
巨型海獸的體型格外恐怖,那些原本長不大的海獸,受到魔力影響,完全喪失了原本該有的限製。
比人大數倍的海馬,吸盤比人大的章魚……
若是這些魔物去到近海,肯定會引起一些危機的吧?
但當年許許靠近時,巨型魔物對她的到來大多數時候都不會表現出什麼攻擊**,她甚至能夠遊到這些巨物身邊,去撫摸巨物的身體。隻有當她真的傷害到它們的時候,它們才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擊,而且反擊之後基本都是跑開了,不太會戀戰,似乎巨型魔獸對殺死她並無什麼**。
這簡直不像是魔物。
但其實也不難理解,越是有能力的魔物,智商越是高超。以她身體的大小,根本不可能夠這些巨型魔物塞牙縫,殺死她很麻煩,而且還得不到什麼肉吃,這些聰明的巨獸根本不打算對她進行攻擊。
最令年許許印象深刻的,是體型大到堪比兩層樓房的鮟鱇魚,有著巨大而可怕的外接牙齒,頭前還有一個明亮的燈籠,能夠照亮海底周圍的事物。
她與鮟鱇魚一起,在海底生活了兩天。鮟鱇魚看著凶煞無比,但也許因為體型巨大不好轉身,對騎在它身上的年許許絲毫沒有辦法,又或許它並不介意身上掛著一位女子。
遊來的其他小魚大多都被鮟鱇魚吞食,那燈籠似乎能夠釋放某種特彆的氣味,又發著光,總能吸引來眾多小魚。吸引來後,它隻要張口一吸,嘴巴一嚼,便能將小魚全都吃掉。
比起不太會攻擊她的大魚,年許許更討厭這些見她就咬的小魚,有鮟鱇魚在,她省去了許多麻煩。
雖說她沒有與這些普通魔物為伍的習慣,但鮟鱇魚對她不錯,她便覺得自己也該報答一下鮟鱇魚,為它清理了些身上附著的藤壺、寄生鰻等小生物。
暗紅色的深海中,鮟鱇魚的體型甚至不算大。她與鮟鱇魚一起被其他更大的海獸追過,逃命逃了很遠很遠。
年許許在海中的視力並不太好,有了鮟鱇魚的燈光,她將海底的風光儘收眼底。
安靜的巨眼,不知哪裡伸出來的觸手,古怪的甲殼動物,五彩繽紛的海底珊瑚,無不讓年許許驚歎。
真的到了深海,殺死魔物的**會顯著降低。她覺得,這片海域,她纔像外來者,而魔物們都在遵循某種規律,在自己活動。
當她離開鮟鱇魚的時候,鮟鱇魚甩動著大燈籠,為她照亮了去路,也似乎是在表達對她的不捨。
她沒有回應,隻是回到了天空之中,重新審視了一圈這裡的海底。
這裡的海水呈現出不自然的淺紅色,而非本該有的藍。那紅色毫無疑問是被魔力感染的色彩,而這裡海底遍佈的珊瑚周圍,還有無數紅色的宛若苔蘚的可能是植物的東西在四處蔓延。
那是造成赤潮的根源嗎?
年許許無法判斷,苔蘚與那赤潮中的東西差距有些大,她能判斷出來的,隻有它們的色彩是一樣的。
她本是為了追尋赤潮的根源而來,這裡並無什麼赤潮的蹤跡,能感覺到的,隻有無數魔物在這裡靜悄悄地生活。
這並不是她想看到的景象。
巨魚與巨魚之間的互相搏鬥,很容易便能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漩渦。而當搏鬥有了結果,其中一方的屍體便會被無數其他生物分食殆儘,隻有一副枯骨最後落在海底,被那些巨眼靜悄悄地看著。
生命在這裡交替,沒有人類打擾的世界,一切都遵循著最原始的法則。沒有太多光怪陸離的法術,似乎這些魚類變成魔物之後,也不過是變大了許多而已。在這大海之中,隻要大,便有著足夠巨大的優勢。
可這樣的資訊也不是年許許想要的資訊,她不是來調查魔物生態的,而是想要看到一些關於赤潮的資訊,或者關於大海的陰謀。
如此幾個晝夜,也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資訊,年許許終於有了放棄的心思。
而是在這一天,她終於再一次見到了赤潮。
赤潮從海底遊來,攜帶著諸多由它孕育出來的特彆的魔物,在漫無目的地遊蕩。
一旦習慣了所有魚類都巨大的世界,年許許很自然地就把自己比作瞭如蜉蝣般細小的生物。而若是如此看,赤潮也不過是一團過於巨大的紅色生物罷了。
至於那生物究竟算做什麼,她依舊不知道,但她看到了許多魚兒在爭相吞噬赤潮。那些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細小紅色肢節,是魚兒們喜愛的美食。魚群衝到哪裡,赤潮便在哪裡被明顯啃食掉一大片,而赤潮往哪邊去,魚群便跟到哪。
若是從高空中俯瞰,赤潮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團巨大的,每一個路過的魚兒都想要分食兩口。
不僅有魚兒,年許許還看到了不少魚人出現。
她在這裡明明已經遊動了很久,但一直都未曾見過魚人出現。魚人的出現讓她有些驚喜,但很快,她便也意識到了魚人對她的到來並不歡迎,她若是隻是在旁邊飄著,魚人們隻會遠遠看她,但當她試圖靠近,魚人們會表現出極強的警惕狀態,大多都會四散遊開。
魚人們大約是察覺到了赤潮到來才專程遊出來享用赤潮的。
他們會將身體沐浴在赤潮之下,還會張大嘴巴去吸食赤潮,如那些小魚兒一般。早已獲得了過濾海水能力的他們,像是在喝粥一般吞食赤潮,同時還會將赤潮中裹挾著的一些小型魔物一並吞食下去。
若不是這些魚人們尚且有著人形,離遠了乍看之下,其實很難分辨出這些魚人與魚兒的區彆,都是張著嘴巴隻知道吃的生物罷了。
這些魚人從何而來?為什麼之前沒有遇到?
而且這裡的小魚兒之前有這麼多嗎?還有,這些五彩斑斕的好看的魚,還有一些透明的,甚至會發光的魚,之前分明沒有見到過,為什麼赤潮一到來,它們全都憑空出現了?
這個問題很容易得到答案,隻要靠近赤潮的海底,她便能看個真切。
海底那些珊瑚形成的迷宮,乍看之下像是一大片陸地,是一個整體,但其實其中有著足夠大的空腔,足夠魚人或者小魚兒躲藏進去。
麵對巨魚,他們太過弱小,若是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巨魚吞入口中,成為巨魚的營養。而躲避巨魚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躲在海底那些不太會被注意到的地方。
隨著鮟鱇魚一起行動了許久,年許許很清楚巨魚們的行動邏輯。它們根本不屑於去鑽地下的洞窟,外界的小魚完全足夠他們食用,而保持移動,也是它們躲避更大型魚類必備的技巧。
年許許來這裡調查的匆忙,且大多時候都是隨著巨型鮟鱇魚行動,哪裡會去這些海底的黑色坑洞中仔細檢視,此番看到坑洞中湧出來的無數魚兒,她感慨萬千,並在一陣猶豫之後,決定鑽進洞中看看。
洞中一片漆黑,有些會發光的可能是藻類的東西附著在周圍,使得洞窟中的一些地方格外明亮。那些明亮的地方,有的擺放著大約是魚人製作的用來捕魚的器皿,大多都是形式各異的冷兵器,其中還有劍魚的尖刺、巨大魔物魚的魚鰭等看起來凶狠的道具。
她逛了一圈,回到赤潮之後,恰好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一位魚人被赤潮纏繞,那些紅色的絲線以極其細密的狀態圍繞在他的身邊,將他捆綁在那裡。同時,許多紅色絲線像是形成了某種觸手,從他的口中探入了他的身體,緩緩地將一團團猩紅的血肉取了出來。
而後,那位魚人便像是被放棄了一般,被丟在了一邊,翻滾了幾圈之後,被丟在了地上,不再動彈,像是失去了生命一般。
而其他魚人絲毫沒有對他的關心,一個個依舊沉迷於吞食赤潮之中。
年許許連忙遊到那魚人身邊檢查,隻見那魚人兩眼睜著,身體不動彈,在年許許靠近的時候,眼睛卻突然轉向了年許許。
這嚇了她一跳。
確認到那魚人沒死之後,她又迅速來到赤潮從他身體裡取出的肉團邊上,這麼一看,她立馬便意識到,這些肉團正是符不離當初從漁民身體裡取出的寄生之物,隻是個頭顯得明顯要小的多,而且,看起來更像是人類的器官。
那些寄生之物似乎察覺到了年許許的存在,居然朝著年許許靠了過來,還主動接近了她的嘴巴。
年許許哪是這些寄生之物能夠汙染的存在,早就被更為高等的魔女影響的年許許,對這種低等的誘惑完全免疫了,她隻會覺得惡心。
原來那些寄生之物,是從被寄生者體內取出來的?
赤潮具體出現的原因她依舊不知曉,但追著赤潮看了許久,她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赤潮是在有意識地遊動的。它並不是什麼無意識地物體,它行進路線也根本不是水流的方向,而是彎彎折折,像個調皮的小魚兒。
若是飛的足夠高,不被雲彩遮住眼,能夠看到赤潮全貌的話,就能夠明白赤潮究竟有多大,又是以什麼樣的路線行動的了吧?但身處赤潮之中,除了感覺全世界都被赤潮占據以外,根本不會有其他感覺。
即便赤潮如此之大,年許許依舊能隱約感覺到,赤潮因為被魚兒們瘋狂搶食,而顯得有些狼狽。
她不知道自己這種感覺到底對不對,縱然赤潮足夠大,魚群也總能快速在赤潮身上留下一大片一大片空白,甚至若是赤潮停下移動,不用幾分鐘,魚兒們就能在它身上啃出一片片洞窟。
赤潮在海中也並不是想象中的威風八麵,倒像是魚儘可欺的可憐蟲。
隻是人類在這裡顯得更加渺小,似乎也沒有道理去說究竟是赤潮可憐,還是人類更可憐。
赤潮溜走了。
而得到了這些資訊的年許許,一時也覺得繼續留在這裡好像沒有更多的意義了。
她本是想要找到紅潮的根源,但倘若紅潮是某種類似魚類的生物,那麼它可能隻是在海中胡亂遊動而已,繼續追尋下去,便隻是一場漫無目的的隨波逐流而已。
於是,她便回到了島上,而後,便在牆上看見了猩紅的血字。
那血字寫的歪歪扭扭,基本能想象出來小貓娘踮著腳尖努力寫字,然後手還有些顫抖的姿態。
這樣拚命而顫抖地寫下的血字有什麼樣的意味,她不知道。
總之,她趕忙回到了小月飲樓。
原來血字真的隻是血字而已。
這倒確實像是個魔女會乾出來的事。
符不離聽了她的見聞,摸了摸她的腦袋,說了聲辛苦了。
結合年許許的見聞,她隱隱有些明白了赤潮究竟是什麼。
淑月其實已經有意提醒過她了,隻是當時她還沒有機會驗證。而最近翻閱了一些資料,尤其是確定到官方將名字定為赤潮之後,她忽得有些明白了過來。
赤潮說不定就是變成魔物了的某種藻類,因為魔力的出現而獲得了快速生長的機會,又因為產生了一定的智慧,逐漸形成了某種可能需要通過誘俘其他生物來進行特定方式繁衍的巨大個體。
當然,這也隻是猜測罷了,不過想必很快官方就能弄明白那赤潮究竟是什麼成分了吧?比起她的瞎猜,實驗室的研究肯定更為可靠。
“太好了,既然搞清楚了赤潮是什麼,那麼接下來是不是就能找到應對方法了?”知秋拍手道。
“……並不會。”
“那你們研究了這麼久都是為了什麼?”
“嗯……因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