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紅樓青影 > 第 12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青影 第 12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破土動工建房築圩(wei和圍同音),水災多的地方有圩田,劃舟進出的,例如江蘇就有大片現存,有視頻紀錄片等介紹。

糾紛既平,王狗兒和張綱兩人在院中修補舢板和小舟,院角堆放著一些裁切好的桑木板,周圍還放著一些麻繩,石灰和一桶桐油,“叮叮噹噹”

的敲打聲不絕於耳,王狗兒蹲在舢板旁,粗糲的手掌攥著鐵錘,將一枚木楔穩穩敲進兩塊相連的木板裡。

張綱坐在對麵的小舟上,正用砂紙打磨船舷的毛刺,木屑混著晨露落在青石板上,散出淡淡的木香,兩人都乾得身上冒著煙氣,滿頭大汗,喘息都帶著霧氣。

王狗兒乾的汗流浹背的說道:“這船底把麻繩拌好料嵌進船縫裡,再整船補層桐油就成了。



張綱聞聲抬頭,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進衣領,青兒在一旁看著爹爹乾活,轉頭把話轉達給張綱。

南英叔侄二人則是在廂房裡用柳枝柳條編大孔的網欄,廂房裡已經編了一些靠著牆立著,南廷玉和叔叔道:“咱們蜀慶那邊可冇這法子,一到雨季就澇,莊稼全淹了,哪像江南,就算髮大水,圩田裡的稻子也能收不少,怪不得科舉也是江南才子人才輩出。

”正房的裡屋牆角堆著劉氏給準備讓王狗兒帶進城放船上的日常物資:四袋糙米、幾捆掛麪,一罈泡菜,一罈肉醬,羊皮水袋上麵還繫了一小袋鹽,一捆粗布、幾個木碗,陶鍋和小火爐,幾雙筷子和湯勺,還有兩個木盆,一盞油燈,三個揹簍裡麵塞了一些捲起紮好的被褥。

劉氏還囑咐王狗兒:“進城自個兒再多買點鹽,你們乾活可不能缺了鹽,口糧不夠不要直接在城裡買,現在糧價高,把家裡的菜進城賣掉些。

”其他工具王狗兒會自備,都是些掘井時要用到的。

因著敬佩湯舉人的才學和博聞廣記,王狗兒時常想不通便去請教湯舉人指點迷津,上次劉氏她們引龍熏百蟲之後,就把湯舉人四人從柴房移出搬到了東廂房居住了,劉姥姥住到了西廂房,要是王狗兒不在,劉氏和孩子們就和劉姥姥住一塊,省柴,也方便帶孩子,王秀才和李族長聽聞有舉人住王狗兒家裡,也去探望過,還盛情邀請舉人幾人去自己借住,但是湯舉人都婉拒了,依舊留在王狗兒家裡養病。

王狗兒離開前的前一晚,湯舉人給王狗兒說:“江南那邊的圩田,南方多產竹,因地製宜,可以把北方的柳枝替代,將其編織成一個個大孔的網格,這就是圍堤圩田的骨架,以此往裡填土,外麵再打幾根木樁固定防止隨水波飄走。

”湯舉人繼續說道:“現在明白當初老師為何強調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一路上所見所聞比躍然紙上的遊記還鮮活靈動。

圩田的網格裡填土和枯枝爛葉,掘井挖出來的土方也有了去處,既解決了土方的處理問題,又為圍堤圩田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那土樣的土質有些鬆散,可用潭裡的淤泥也與土方混合增加黏性,築的高些弄成有坡度的,也能防窺探,阻絕外麵的視線。

圍堤圩田不僅可以擴大了耕種麵積,還有效防止了下雨潭內漲水。

在雨季,圍堤可以阻擋潭水汙染井水,圩田種植各種蔬菜,除了滿足自家食用外,還能拿到集市上去賣,增加收入,一舉多得。

”板兒是一個尋常的活潑好動的小男孩,這個年紀貓狗嫌,他學蜀慶話說話時總是舌頭打結,發音不準確。

湯舉人臥床休養時,王狗兒白日裡常不在家,王家的兩個婦道人家不方便找舉人,所以常常是青兒跑去找湯舉人聊天,請他講故事,青兒可以不吵不鬨的待一整天,晚上了都念念不捨,第二天周而複始。

板兒則是一個坐不住的人,給湯舉人送完飯菜,冇一會兒就冇影了,跑出去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玩耍了。

板兒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爬樹、掏鳥窩和下河摸魚抓泥鰍。

他常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爬到樹上,尋找鳥窩裡的鳥蛋。

有一次,他們在河邊發現了一個大鳥窩,裡麵有好多鵝蛋,板兒分到了三個大鵝蛋。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一臉興奮地將鵝蛋帶回家,交給了劉氏,劉氏對著燈照了照,光線透過白色的蛋殼,似有響動,劉氏將鵝蛋塞進了家裡抱窩的母雞的窩裡,希望母雞能夠孵出小鵝來,家裡的母雞照單全收。

劉姥姥從灶房探出頭來,舉著鍋鏟作勢要打板兒:“作死的小猢猻!哪天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拿了烏鴉的蛋,到時候烏鴉盯著你打,看你還敢不敢偷蛋了,烏鴉記仇幾年都不會忘的!”青兒在灶房,跟著劉姥姥在一旁邊做邊吃,糊了一嘴,還不忘學舌,烏鴉打,烏鴉打。

青兒鸚鵡學舌很快,之後甚至還能和張綱的手語打的有來有回的,不久就成了傳話人。

她不僅能夠準確傳達湯舉人的意思,還能將啞巴的手語翻譯成語言。

這讓王狗兒感到十分欣慰,他覺得青兒比家裡的猴大王有用多了。

冇幾日三條船都修繕完畢後,船屋的結構就更簡單了,從柴房裡找些陰乾多年的木材搭起來就成,王狗兒懷裡揣了三兩銀子一串銅板,船上裝載了幾人掘井需要的物資,即刻就帶了三人進城。

”東西都準備齊了,我們這就走了。



王狗兒朝屋裡喊了一聲,劉氏從門內探出頭,手裡還攥著冇縫完的布衫:“路上慢些,要是不行就回家來,我和孩子們在家等你。



他應了聲,招呼著南英三人,四人揹著物資,把船往牛車上搬。

等到了河邊,放下舢板,南英三人都會撐船劃船,唯獨王狗兒不會,王狗兒撐著竹篙將船推離岸邊,之後船向掌握就亂套了,其他幾人看著王狗兒撐船都樂了,南廷玉和王狗兒一條舢板上,笑著接過王狗兒手裡的竹篙,南英問王狗兒這邊的河上會起霧嗎,王狗兒答挺少見的。

王家這邊,青兒坐在東廂房裡屋的門檻上,一雙眼睛亮晶晶地望著湯舉人。

院子裡槐樹的影子斜斜地拉長了,現在春日暖陽從窗戶紙把溫度和光照透進了裡屋。

湯舉人半倚在炕上,手裡捏著一本自己帶的《水經注》,目光移到了在青兒身上,一看這丫頭就知道她等著自己講故事,目光過於灼熱無法忽視,湯舉人就從床頭抽了一本遊記給青兒接著講昨天冇講完的,湯舉人對著青兒招招手,青兒麻溜的朝炕上的湯舉人伸手,小胳膊小腿的爬不上炕,隻能抱上來,一大一小兩人一起看著書,遊記裡還有好些圖紙,舉人也一一和青兒講解,也不知道這孩子到底能聽懂多少。

“先生?”青兒又扯他袖子。

湯舉人回神,見小姑娘正歪著頭比劃手勢,前日便見這孩子對著張綱用十根手指頭翻飛如蝶,倒把湯舉人這個半吊子師傅比下去了,湯舉人和張綱溝通主要還是用方言說的,手語表達是連蒙帶猜的,本來他倆也不熟。

湯舉人問青兒:“想爹爹不,知道爹爹現在乾什麼嗎?”青兒用力的點點頭,“那先生今天就講講你爹爹相關的事情,很多年前,“,青兒打斷舉人,問:“很多年前是多少年?很多年前是什麼意思?是我出生還早,還是比我哥哥出生還早?”舉人答:“比你姥姥出生更早,在一個比你們村前塘還大許許多多的水塘,夏天下雨,那個水塘積了很多很多的水,那水裡麵有很多的臟東西,之後水塘邊上的村民就陸續生病了,比我病的還重,很多人和你家姥爺一樣離開了,便是因臟東西入了井。

”他指著遊記裡的圖畫中的水井說道:”在土裡玩個洞就是井,井邊需要圍擋壘高,這是為了防止人掉進去,就像你家院中的井,井上還需要添了蓋板,晚間蓋住,既防落塵,也防……”說話頓了頓,終究冇說出“投毒”二字,隻道,“防野物糟蹋。

”青兒立馬介麵:“我見過鳥往我家井裡麵拉屎,還見過村口的井裡麵有死耗子,那天隔壁張家阿姨在村口罵了好久。

”撐船需要沿著河道走,行船慢,比不得腳力,所以他們撐了一整天也才過了一半的路程,隻能在外過夜,好在他們的船小,吃水淺,河道裡冇多少水也能行船,找了個河灣三條船拚一下,四人就在船上輪流睡一晚,第二天接著撐,好不容易中午到了那潭邊的隙地,那租客把圍擋已經拆了退到了後麵。

三個漢子跟在王狗兒身後,俱是滿麵塵灰和疲憊,幾人邊煮麪收拾,把路上撈的魚,腮還微微翕動著,大傢夥都手腳麻利的處理這自己負責的事務,陶鍋裡的水也沸了,煮好麪條撈出,切好的魚片倒入,放點鹽和泡菜肉醬,蓋上蓋子悶煮,等吃飽喝足,勞累的他們終於下午好好休息睡了一回午覺。

冷冽的春風拂過院牆,帶來新翻泥土的氣息,木棚中的母雞在窩裡咕咕作響,那日拿來的鵝蛋孵化出了新的生命。

清晨旭日東昇,天微微亮,村裡的大公雞打了鳴,板兒已經忘了鵝蛋的事情,有太多其他好玩的事牽絆著他,青兒倒是昨夜夢見了孵出小鵝的,青兒隻見過家裡的孵化的小雞,還未曾見過小鵝,滿是好奇。

今日青兒起床去雞窩檢視撿蛋,便看到了那隻老母雞下麵探頭探腦的小鵝,羽毛顏色和嘴巴長的和小雞一點不像,體格大小也比同窩剛孵化的小雞大了一圈。

青兒抓了小鵝,跑劉氏,劉姥姥和湯舉人麵前依次炫耀一番,彷彿是她自己孵出來的一般,劉氏讓青兒趕緊把小鵝還給母雞帶,怕青兒不止輕重把鵝子給玩死了,或者現在春寒料峭的,冇母雞會把鵝子凍死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