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紅樓青影 > 第 15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青影 第 15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仲春已過,卻還春寒料峭,王狗兒剛從王秀才家中回來,他裹緊了身上略顯單薄的青布棉襖,家裡的田因為打定主意進城掘井後,王狗兒就把地都佃給了王秀才,秀才公家有長工,有佃農,有耕牛,人也公道講理,何況還是同宗同族的。

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王狗兒一眼就看見板兒正蹲在灶屋門檻上,手裡攥緊抓來的泥鰍,舉著手嚇唬站一邊的青兒,嘴裡還嘟囔著唸唸有詞,而院子裡母雞安靜的帶著小雞和小鵝到處晃悠。

板兒一抬頭,看見父親回來,立馬把泥鰍藏到身後,低頭老實的好似剛纔欺負妹妹的人不是他。

青兒見到父親很是歡喜,蹦蹦跳跳地跑去,拉著王狗兒的衣角,奶聲奶氣地說:“爹爹,爹爹,錢奶奶家現在有一頭好大好大的牛牛,和村裡的牛牛長的都不一樣,是白色的,和雪一樣白色的,咱們也去看看吧,現在就去嘛!”王狗兒蹲下身,一把抱起女兒,笑著說:“好,爹爹正有此意。

青兒想不想要那牛牛。

”“買牛!買牛!我也要一頭大大的牛!”一旁的板兒立馬扔了剛纔還不肯放手的泥鰍,跑過來抱著王狗兒的褲腿不撒手吵鬨道:“爹,我也要,我也要牛,爹,帶我一起去買牛。

”王狗兒嫌棄的把猴大王扒拉開,板著臉對兒子說:“你現在給我把自個兒收拾乾淨了,那一回兒子出門就帶你去。

”王狗兒抱著青兒就進了裡屋,和媳婦劉氏和劉姥姥商量,家裡怎麼個章程,和兩人細說了眼下的規定。

王狗兒對劉姥姥道:“姥姥,我剛去問過王秀才了,我們村裡和鄰近的幾個村大部分農戶都是租牛或雇牛。

因為買牛需要借貸,明年秋後得還,壓力不小。

而且,縣衙規定,有牛的人家不能借貸,現在咱們家是冇有牛的,所以可以借貸。

咱們家之前養過騾子、羊、雞鴨鵝,倒是王祖父在世時還有兩頭牛,後來一頭老死了,一頭賣了。

你們趙家村我打聽過,縣衙是給買牛的,李家村不在災區範圍,買不了,這牛是直接發到縣衙的,但是可以租牛、雇牛。

但咱們得先看看自己的條件,再決定選哪種方式。

姥姥覺得,我們三種選哪種好。

哪種方式更劃算。

雇牛是短期合約,就農忙的時候借用幾天,錢也是最少的,一天就三到五文錢,比雇人劃算多了,也比大戶往日裡往外出借的價格便宜多了;租牛是長期合約,除了農忙時候的幾天,其他時間也能乾彆的活,比如拉磨、拉車、提水等等;而買牛,則是買賣合約和貸款合約,不拿現錢,直接給縣衙打欠條,明年秋後還。

但買牛風險也大,萬一牛有個三長兩短,咱們可怎麼還?不過買牛風險雖大,長遠來看,還是更劃算的。

畢竟,租牛、雇牛都得花錢,而買牛要還貸款,但是這次衙門是免息的,不用給利錢,一頭牛可值不少銀子,買了牛,牛就是咱們自己的家的了,可以一直用。

”劉姥姥思忖片刻道:“穩妥些還是租牛吧,買牛萬一還不上呢,現在你掘井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後續的花銷不少呢,一時半兒見不到回頭錢。

”劉氏在一旁旁聽,無論誰說什麼,都是點頭的份。

王狗兒聽了覺得劉姥姥說的在理,便起身去了東廂房找湯舉人,問湯舉人可要和他們一起出門去逛逛,因為他們全家都得出門,單單留湯舉人和張綱在家不太好,哪有主人家全離開,讓客人獨守空房的理,湯舉人笑著答應同去,張綱和舉人一道。

湯舉人道:“事不宜遲,這就動身走吧。

”旋即,王狗兒套了車,一家連同張綱和湯舉人便出了門,直奔範陽縣衙而去。

板兒在車廂裡一刻不停地興奮得嘰嘰喳喳,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像隻歡快的小鬆鼠。

緊趕慢趕終於到了縣衙,申時剛到,隻見縣衙門口人頭攢動,有人站在告示欄下給農戶分解告示的內容,也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聲商議的,人數眾多都聚集在這裡,這時從衙門裡出來兩個一胖一瘦的中年人,站在衙門口的高階上,下麵有人喊“安靜,安靜,縣丞和主簿出來了。

”主簿拿著紙宣讀了相關的詳細細則,然後著人把門前聚集的老農們都帶去後衙的牲口棚,選完牛到吏員這邊登記造冊,簽訂紅契和欠條,說完兩人就前後腳進了衙內。

王狗兒幾人也隨著人流去了後衙。

但是很多人還是觀望的態度,而且範陽縣分配到的牛,和老農們平時見到的牛不一樣,負責登記的吏員就在牲口棚旁邊,吏員在書案前百無聊賴,等著辦理借貸事宜。

來到了牛棚,隻見牛棚裡牛毛色不一,純色的有黃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甚至還有花斑的。

有成牛,還有小牛;有母牛,有公牛,還有犍牛(閹割過的牛)。

牛棚裡瀰漫著一股牛糞和草料混合的氣味,在場的眾人都並不在意,他們仔細地打量著每一頭牛,板兒和青兒和牛牛們大眼瞪小眼。

牛棚的角落裡有兩頭一公一母的水牛,在一群各異的牛群裡也是特殊的存在,吸引了張綱的目光,因為是北方少見的水牛,水牛不耐寒也不耐熱,在北方很難生存。

隻見那頭公牛體型壯碩,牛角捲曲,毛色呈深灰色,看起來頗為威武,可此刻卻奄奄的臥躺在角落靠著,母牛還時不時用鼻子拱了拱公牛。

張綱上前仔細檢查了一下這兩頭牛,回頭對著湯舉人指手畫腳的比著手勢,湯舉人還冇看懂難耐興奮的張綱的意思,旁邊的青兒倒是讀懂了,被爹爹抱在懷裡,轉頭對著王狗兒的耳邊小聲的翻譯著張綱的意思,聽完小話,王狗兒眼前一亮,然後跑去把張綱拉到一邊,兩人藉著青兒來回傳話。

張綱剛纔比劃的是:“這兩頭牛是水牛,我在南方曾經見過,是外邦的品種的水牛,和我們那兒的水牛長得還不一樣。

我們蜀慶的水牛,牛角是直的,不會捲成這樣,這牛角是捲曲的,長得更壯碩。

但這頭公牛的狀態明顯不太好,旁邊的那頭母牛倒是狀態稍好點,看樣子應該是缺水怕寒,補些水和保暖應該就好了,也不知道這兩頭牛怎麼就淪落到北方來了。

這牛乾活力氣特彆大,而且產奶也多,這兩頭牛應該是一塊兒的。

就是賣牛奶也能賺不少錢,外邦的牛可遇不可求啊。

”湯舉人看著這兩頭外邦的牛,估摸著是因為之前和他們一同北上朝貢的船帶來的,這回被戶部的給分出來了。

當下,王狗兒就從租牛改成了買牛了,找吏員說能不能買兩頭牛,吏員一板一眼的道:“不行,規定一戶就隻能貸一頭牛,你就隻有一戶。

”聽了吏員說的,本來王狗兒都準備放棄了,結果牛倌怕擔責,衙門請的牛倌看那兩頭牛不太行了,纏著吏員直說自己不會養,怕兩頭牛都死這裡,到時候上麵是要問責的。

老牛倌吐著菸圈抱怨:“大人啊,這牛伺候不起啊!縣衙的大人們非要把這些牛塞給我,說是上頭安排的。

光餵它們的精料就要多花兩成,還動不動就鬨病,縣裡的獸醫也不會看著這病啊,這牛都焉了吧唧好幾天了,我真伺候不了啊,趁有人買就趕緊買了,砸手裡,我們兩都得挨罰的,你行行好,給咱兩兒尋一條出路。

”一頭牛也值不少錢的,何況還是兩頭牛,所以牛倌在一旁聽了一耳朵,王狗兒想買兩頭,就想把這個燙手山芋甩出去,隻要牛不在自己手裡,是死是活都和自己沒關係了。

牛倌就趕緊把吏員拉倒一旁說悄悄話,讓吏員把兩頭牛打包一起賣給王狗兒,前提是不能他們自己挑牛。

王狗兒聽了不能自己挑,挺不情願的,如果不是那兩頭外邦的牛,他就不想要了,牛倌歪打正著就是想把那兩頭牛給處理了,王狗兒麵上不顯,和吏員,牛倌繼續討價還價,牛倌和其他看牛的攀談,找了一家剛好有點積蓄農戶,怕貸了太多到時候還不起。

牛倌讓吏員想法子把這兩家的額度平了,反正主簿的賬目上能平賬就行。

最後商議結果讓王狗兒貸八兩銀子把兩頭牛都買去,原來定價兩頭牛共需十一兩,算是半賣半送了,王狗兒痛快的簽字畫押,拿了兩張契書走了,王狗兒也冇想到後麵還有意外之喜,此是後話。

板兒和青兒都異常興奮地跑到水牛旁邊,他兩一人一頭牛,青兒聲音奶裡奶氣輕輕地撫摸著水牛的毛髮,說:“牛牛,以後你就是咱們家的牛牛,我會每天給你喂青草吃,和我們家的鵝鵝一樣好好照顧你的。

”水牛似乎也感受到了青兒的善意,用頭輕輕地蹭了蹭青兒,發出“哞哞”的叫聲。

王狗兒一家牽著兩頭水牛,高高興興地從範陽縣城去了趙家村,到了村口就引來了不少村民出來圍觀。

大家都羨慕地看著王狗兒一家,說:“劉家可真厲害,竟然貸到了兩頭牛,就是看著不像是我們這兒的牛。

”因為公牛的精神不濟,隻好冇把兩頭牛直接帶回李家莊,準備先在劉家的宅子裡養幾天,因為人多燒炕暖和,房子保暖好,給兩頭牛補足了水分和草料,第二天起床醒來,發現兩頭牛就精神抖擻恢複的差不多了,所以大家就立即啟程回了李家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