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紅樓:我的簽到係統能打爆蠻族 > 第3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我的簽到係統能打爆蠻族 第3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若失了這些青苗,他們難以熬過寒冬。”

“於他們而言,餓死凍死與被蠻族所殺,並無分彆,終是一死。”

“傳令將士,召百姓入城時告知他們。”

“入城後,朝廷會征青壯修築城防,勞作一日,可得四斤糧食。”

史鼎神色猶豫,低聲道:

“大帥體恤百姓,末將明白。”

“但城外百姓十餘萬之眾,若再動用北疆存糧,軍糧恐怕吃緊。”

“萬一戰事不利,我等如何向陛下交代?”

英國公凝視史鼎,語氣凝重:

“侯爺,城外皆是我大周子民。”

“倘若戰事將他們逼入絕境,恐激起民變。”

“隻怕蠻族未到,我們就要先平定內亂。”

“對抗蠻族,本帥甘願血戰沙場,萬死不辭。”

“但若要本帥領兵鎮壓起義百姓,本帥寧願卸下北疆元帥之位。”

史鼎急忙解釋:

“大帥,末將並非這個意思。”

“此事暫且不提,還請大帥與末將一同上書陛下,請求戶部再次調撥糧草,務必要保住這十餘萬大周百姓。”

英國公鄭重行禮。

“本帥代城外百姓謝過侯爺。”

史鼎擺手推辭。

“此乃陛下仁德,末將不敢居功。”

“堅壁清野本是我等共同商定之策,待糧草籌備到位,便可順利推行。”

“末將已竭儘所能,國家重任,就托付給大帥了。”

史鼎起身,向英國公深深一躬。

英國公連忙扶起史鼎。

“本帥世代蒙受皇恩,為國儘忠,是分內之事。”

“本帥雖不敢說必勝,卻有與北疆共存亡之誌,請侯爺放心。”

光陰飛逝,經過十二日長途跋涉,京都一眾勳貴子弟終於抵達北疆前線。

許多子弟尚未意識到局勢嚴峻,隻以為家中已為他們打點好一切。

來到北疆不過是走個形式,在大營裡應付一番,待蠻族退去便可返回京都。

在他們眼中,這趟行程不過是一次公費遠遊,與往日去京郊踏青相似,隻是路途更遠罷了。

此時,不少勳貴子弟仍在興奮地低聲交談。

不久,一名中年武將率領一隊士兵來到北疆大營門前。

命人移開拒馬後,中年武將策馬來到眾人麵前。

“軍營之前,不得喧嘩,保持肅靜!”

“本將乃北疆行營司隸校尉程始,奉大帥之命,迎接諸位入營。”

“諸位皆是勳貴之後,想必對七律五十四斬早已熟知。”

“大帥治軍嚴明,望諸位珍惜性命,嚴守軍規。”

“現在是未時初,諸位長途跋涉,稍後士兵會帶各位入營帳休息。”

“申時之前,務必到帥帳前集合,否則軍法不容情。”

“好了,入營吧。”

程始一聲令下,眾人隨士兵依次進入大營。

臨時營帳分配完畢,眾人一路勞累,紛紛躺下休息。

營帳內,賈荀正在整理行裝。

憑藉霸王之體超凡的體魄,連日奔波並未使他感到疲憊,依然精神飽滿。

一旁的顧廷燁見狀,不由感歎。

“賈兄,你這身子難道是鐵打的不成?”

“一路趕來,大家都消瘦了許多,唯獨你像冇事人一樣,實在令人佩服。”

賈荀聞言,淡淡一笑。

“顧兄,比起我們接下來要麵對的,這點辛苦實在算不了什麼。”

“若連這點苦都吃不了,日後連番大戰,又該如何應對。”

顧廷燁苦笑一聲。

“賈兄,我總覺得我們像是被趕上架的鴨子,可你到了軍中,卻如魚得水、如鳥出籠一般自在。”

賈荀將行李放到一旁,輕聲笑道。

“顧兄,你我二人在家中的處境相差無幾。”

“此次參軍作戰,雖危機四伏,卻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

“逆天改命,就在此時,我怎能不痛快。”

顧廷燁聽後,深以為然。

“是啊,我們雖為嫡子,處境或許還不如那些得寵的庶子。”

“若此次不能立下軍功,恐怕一生隻能碌碌無為。”

“賈兄果然看得透徹,我不及你。”

賈荀淡然一笑。

“好了,抓緊時間歇息片刻吧。”

顧廷燁頷首,麵露不解。

“賈兄,先前榮國府的璉二爺與我們同行,為何入營後便分道揚鑣?”

賈荀擺了擺手。

“顧兄何必多此一問。”

“我那位璉二哥,在家中境遇與我們大不相同。”

“想必榮國府早已替他打點妥當,此刻應是去拜會軍中舊識,為前程做打算了。”

顧廷燁聞言訕訕一笑。

“是在下失言了,賈兄見諒,我們歇下吧。”

說罷,二人各自和衣臥於榻上。

申時將至,經過小憩,勳貴子弟們精神稍振,陸續集結於帥帳前。

列隊完畢,親兵持冊點名。

“東平郡王府穆安。”

“到。”

“北靜郡王府水元。”

“到。”

……

“寧國公府賈荀。”

“到。”

……

數百人點畢,英國公自帥帳踱步而出。

親兵疾步上前。

英國公瞥了一眼,沉聲道。

“點名如何?”

“稟大帥,勳貴子弟名冊計三百六十三人,實到三百六十一人。”

英國公雙眉驟鎖。

“缺了何人?”

“回大帥,魏其候府竇明與定遠侯府江流未至。”

英國公目光掃過全場。

“爾等皆出身京都勳貴,不少人的父祖曾與本帥同袍。”

“然既入軍營,唯有軍法,不念私情。”

“今日便叫爾等見識北疆行營的規矩。”

“來人。”

數名親兵應聲上前,躬身待命。

“末將在。”

“速將竇明、江流押至帳前。”

“得令!”

一隊親兵領命疾去。

隊列中,顧廷燁側首低語。

“賈兄,竇明與江流怎會如此莽撞?”

“初入軍營正當謹言慎行,首日點卯便敢缺席,豈非自尋麻煩?”

“依我看,少不得要挨軍棍,怕是要成了警示眾人的靶子。”

賈荀搖頭。

“眼下已非軍棍可了。”

“怕是性命難保。”

顧廷燁驚愕。

“何至於此?魏其候府乃太皇太後母族,江流生母更是太上皇之女寧康公主。”

“英國公即便要立威,也不至取他們性命吧?”

賈荀神色平靜。

“顧兄可記得七律五十四斬?點卯不至,該當何罪?”

顧廷燁脫口而出。

“呼名不應,點時不到,屬慢軍之罪,當斬。”

“賈兄之意是英國公會處斬他們?”

賈荀微微點頭。

“此戰關係重大,軍紀不嚴何以製勝?顧兄靜觀便是。”

不多時,親兵押著睡眼朦朧的竇明、江流而來。

二人雖被製住,仍口出狂言。

“混賬!可知小爺身份?還不鬆手!”

親兵置若罔聞,押至帳前踹向膝窩,二人踉蹌跪地。

英國公冷眼掃視。

“爾等可是竇明、江流?”

見英國公威儀,二人氣焰稍斂。

竇明急聲辯解。

“大帥,並非我等存心懈怠,實在是連日趕路,太過勞累。”

“因此多睡了一陣,錯過了時辰,懇請大帥恕罪。”

江流也趕緊跟著求情。

“大帥,我們不是故意不來點卯,求大帥饒恕。”

英國公絲毫不為所動。

“不必多說,這次入營的勳貴子弟三百多人,除了你們倆,冇有一個人遲到。”

“軍法不是兒戲,軍正,依軍法,這兩人該當何罪?”

軍正出列回答。

“回大帥,呼名不應、點卯不到,視為怠慢軍紀,按律當斬。”

英國公略一點頭,看向竇明和江流。

“竇明,江流,本帥讓你們死個明白。”

“來人,將這兩人押到轅門外,斬首示眾。”

竇明和江流一聽,大驚失色。

江流高喊:“大帥,我娘是寧康公主,你不能殺我!”

竇明也緊跟著喊。

“大帥,太皇太後是我姑祖母,求大帥饒命!”

然而,無論兩人如何求饒,英國公都麵無表情,隻輕輕一揮手。

親兵們會意,押著兩人走向轅門。

冇過多久,兩聲慘叫傳來,眾人皆知,這兩人已經人頭落地。

此時,眾人對軍營總算有了初步的認識。

原來違抗軍令,隨時可能喪命。

英國公見眾人麵色發白,頗為滿意。

“好了,違令者已按軍法處置。”

“本帥希望你們嚴格執行軍令,免得死了還給家族丟臉。”

“接下來,忠靜候和寧遠侯會給你們安排具體任務,你們聽令行事。”

“末將遵命。”眾人連忙拱手應答。

英國公看向一旁的忠靜候史鼎和寧遠侯顧顏開。

“好了,後麵的事就交給兩位侯爺了。”

“大帥放心。”顧顏開和史鼎齊聲應下。

英國公這才返回帥帳,史鼎和顧顏開開始為眾人分配任務。

四位郡王家的子弟,自然被安排了安全的差事,每日負責巡視北疆行營。

八位國公府的人,除了賈荀之外,大多也被派去押運糧草等風險較低的任務。

輪到賈荀時,他走到兩位侯爺麵前。

顧顏開看了一眼賈荀的任務,臉色微微一變。

“寧國公府昭武校尉賈荀,入斥候營,率領一千輕騎深入北境草原,清剿附近蠻族部落。”

聽到賈荀的任務,在場眾人都愣住了。

連史鼎也忍不住看向顧顏開,將他拉到一旁低聲詢問。

“寧遠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顧顏開同樣一臉困惑。

“忠靜候,本候也不清楚。”

“這些任務分配,似乎都是監軍太監安排的。”

史鼎聞言,也沉默了。

監軍太監中,既有永和帝派來的,也有不少是太上皇的人。

顯然兩人都對這場北疆大戰十分關注。

話到此處,即便覺得賈荀的任務安排蹊蹺,史鼎也不便再問。

此時,場中眾人看向賈荀的目光,就像在看一個將死之人。

按理說,作為四王八公這樣的頂級勳貴,即便寧國公府冇有在軍中打點,賈荀也不該被派去執行如此凶險的任務。

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操縱,故意給賈荀安排了這樁九死一生的差事。

至於幕後黑手是誰,賈荀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那個巴不得他死的大哥。

不過,這並未出乎賈荀的意料。

他當初故意把處置財產的事告訴賈珍,除了讓賈珍憋屈、自己出口惡氣之外,還有另一層打算。

賈荀投身軍旅,本就是為了博取功名。

然而寧榮兩位先國公在軍中經營多年,舊部門生遍佈營中。

難保不會有將領曾受寧榮二府恩惠,若為護賈荀周全而將他安置在後方,便違背了他的本意。

賈珍心胸狹隘,眼見一半家產落空,定不會甘心。

他必會千方百計報複賈荀。

今日賈荀所領的任務,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賈珍在家產上失算,便欲置賈荀於死地,以泄心頭之憤。

因此,纔有了令賈荀領兵深入北境草原刺探軍情的安排。

不過,賈珍此舉反倒遂了賈荀的心願。

不久,寧遠侯與忠靜候回到帥帳前。

忠靜候史鼎向賈荀問道:

“賈荀,率軍深入草原掃蕩周邊部落,這並非初入軍營的校尉所宜承擔的任務。”

“你可推拒,本候會向大帥說明,為你更換一項任務。”

賈荀一聽便急了,這原是他期待已久的機會。

“多謝侯爺好意,末將心領。”

“但更換任務就不必了,末將願領兵北上,清剿草原部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