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新朝太子 第40章 黛玉“離經叛道”的念頭。
-
“殿下倒是大氣。”
黛玉聽完張逸那番關於天命更迭,惟德者居之的論述,膽子比起之前也大了幾分,言語間開始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她平日裡特有的伶俐:
“您可以這般大氣,那後世的大順皇帝呢?”
“您的子子孫孫呢?”
她直視張逸,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
“他們也能如您一般,容忍這等犯上作亂之言流傳於世?”
“他們就不會效仿我大晟太祖皇帝,刪改經典,修改您的這些文章,以絕後患?”
“屆時,殿下今日所著《天命篇》中的字字句句,又如何能保證始終如一,如日月般照耀後世,指引人心?”
黛玉連續幾問,如刀子一樣插入關鍵要害!
張逸並未因這連珠炮似的尖銳提問而顯出絲毫窘迫,反而眼中出現一絲讚賞,鄭重地點了點頭:
“妹妹問得極好!此言切中要害!這正是所有理論理想最終能否落地的關鍵所在。”
“所以,我不僅要讓這些文章流傳,更要讓其中的道理,深入人心,成為天下儘可能多的人的共識!”
“讓後來者即便想改,也阻力重重。”
“想禁,也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
“到了那時即便後人真的通過重重阻力改了這些文章,天下老百姓心裡也會知道他改冇改,他們可能會麻木的默認”
“但是總有一天,會把真理找回來。”
“可,殿下您如何能做到?”黛玉姣好的麵容上寫滿了不信,“殿下莫非還想讓天下萬民皆能讀書明理不成?”
“可尋常小民,終日為衣食奔波,那有資財去延師讀書?”
她甚至帶了一絲調侃,輕聲道:“難道殿下還要親自去田間地頭,教他們識文斷字不成?”
“對!”張逸微微點頭,斬釘截鐵地回答:“大順要做的,便是要讓天下萬民,皆有讀書明理之機會!”
“而且,我們已經在做了!”
他強撐著疲憊,坐直了身子,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
“大順在新治之地,於村鎮設小學,縣城設中學,如今隻在成都府有一所太學。”
“待天下大定,將在各省皆設立太學。”
他頓了頓,目光看向黛玉,語氣認真道:
“無論貧富子弟,皆可入學。甚至”他加重了語氣,“如妹妹一般的女子,亦可入學讀書。”
“大順提倡教化,不分男女。”
他進一步解釋道:“其實在四川,作為我父子最早經營之地,如今已辦起許多專為女子開設的學校,多是本地鄉紳富商,捐資所辦。”
“他們甚至自發籌集資金已在成都建立起,編纂成新式教材。”
“家貧但成績優異者,可免除學雜食宿費用,從中學乃至大學都可以免費讀書!”
然而,說到此處,他臉上興奮之色褪去,化為一聲無奈的長歎:
“不過政策雖好,但推行實難。”
“首先便是師資匱乏,識文斷字且能理解新學,以及數學者,實在鳳毛麟角。”
“因此各地學校辦得參差不齊,教學質量難以保障。”
“其次,百姓千百年來形成的觀念絕非一朝一夕所能轉變。”
“許多農家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家孩子讀書無用,最重要的是家裡也冇錢供他考科舉。”
“遠不如多個勞力實在,寧願讓孩子早早下地乾活,也不願其浪費時間去讀那些‘不能當飯吃’的書。”
“為應對此難,大順隻得將學期設在農閒之時,並派宣政官反覆下鄉,宣導讀書識字之利,纔有許多學生父母願意送自家孩子入學,特彆是女孩,也越來越多願意去上學的了。”
“此外,教材的編纂刊印、筆墨紙硯的供應,無一不是橫在貧寒子弟麵前的現實難題。”
“教育乃百年樹人之大業,非一朝一夕可成,唯有持之以恒,步步為營,徐徐圖之。”
張逸的眉頭緊鎖,深知前路漫漫。
他也明白這些問題難以短期解決,可哪怕再難也要把教育搞下去。
識字是破除千年愚昧的與經世濟民的宏願。
雖未嘗得見史書中所載的唐太宗是何等英主風範。
但她暗自思忖,他的胸襟韜略,那份欲教化萬民的氣魄,恐怕比起貞觀天子也未必遜色了多少。
“這莫非就是戲文裡才該有的角兒,活生生走到了眼前?”
她不禁在心中暗道,隻覺得這一切恍若夢中。
他並非空談理想,而是真真切切地在將其付諸實踐。
這一切,對她這個自幼被困於深閨高牆之內,隻能從詩詞和他人口言,窺探外麵世界的少女來說,是無法想象的嶄新天地。
無數充滿期許的圖景在她腦海中交織、綻放
自己是否也能像他所說的那樣,真正地讀書明理。
不再僅僅侷限於詩詞小道?
是否也能成為一個學識淵博、能著書立說的才女
寫出那般的錦繡文章,探討那些真正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學問?
甚至是否將來有一天,也能略儘綿薄之力
與他與許許多多誌同道合之人一起。
為後世的百姓,為天下蒼生,摸索、開辟出一條通往清平盛世的道路?
這個念頭如此大膽,如此“離經叛道”。
讓她的心尖都微微顫了起來,卻又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的吸引力。
她心中那顆先前被種下的名為“好奇”的種子,正悄然破土,發出嫩芽。
回到暫居的廂房,黛玉的目光落在案頭那三本書冊上。
她再次將它們拿起,捧在手中,隻覺得有種沉甸甸的分量。
林黛玉斂裙端坐於窗下,深吸一口氣,開始嘔心瀝血地研讀起來。
字字句句,細細揣摩。
此時的她,對他心中充盈的是一種純粹的崇拜與敬佩。
是對其學識、見地與抱負的折服,並非摻雜了男女之私的朦朧情愫。
這是一種純粹的精神上的吸引,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對另一個璀璨靈魂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