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紅樓:新朝太子 > 第44章 整頓糧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新朝太子 第44章 整頓糧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劉國忠的頭垂得更低了,喉結艱難的滾動,不斷吞嚥的口水,許久才輕聲說道:“二哥俺俺記得!俺冇敢忘”

“您說咱們從今往後,不再是打家劫舍的流寇了,以後要打天下打天下就要要要有打天下的章法,要要立規矩!”

“立了規矩任他是誰,再不守規矩,欺壓良善,禍害百姓”

“那就那就該殺就殺,該剮就剮,全部按規矩法辦,絕不姑息”

“嫩他孃的豬腦子還記得就好!”張承道指著劉國忠,一副怒其不爭樣子,“老子還以為嫩忘了本了!”

“忘了你當年在米脂鄉下是個啥**樣子了?!啊!”

“你忘了官差催稅,是咋個把你家那些鍋碗瓢盆都搶走了的咧?”

“忘了他們是怎麼把你爹摁在地上抽鞭子的咧?”

“忘了你妹子,是為啥被地主老財拉去抵債的咧?!”

“她後來咋樣嘞,你心裡冇數嗎?!”

“啊?!”

“嫩他孃的!現在穿上這身皮,挎上這口刀,就他孃的忘記以前欺負咱們的那幫龜孫的樣兒了?!”

“忘了咱們當初為啥要造反的咧?!”

張承道的咆哮聲中帶著一種痛心,和源自心底最原始的憤怒。

說實話,在座的人都是站在不同角度說話。

吳為華站在製度和秩序層麵,冷靜剖析利弊。

劉國忠是帶著武將體係的立場和那點可憐的袍澤私心,試圖和稀泥。

而他是真正站在那些可能被冤殺的老百姓,他們的立場上咆哮!

張承道是個明白人。

他心裡清楚,自個年輕的時候雖然莫讀過什麼書,是個實打實的大老粗。

但是這些年,在自個兒子堅持不懈地給他唸書、分析古今興衰、灌輸那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思想”之後,他完成了一次艱難的蛻變。

或者說是“大腦升級”了。

即便他外表仍是個粗獷的糙漢子,骨子裡還保留著那股子傳統老農的執拗和實在味兒,但他看問題的眼光早已不同往日。

他比誰都清楚,如今大順能坐在這紫禁城,靠的是什麼?

靠的不是他張承道有三頭六臂!

靠的是“均田減賦”讓千萬泥腿子有了活路和盼頭!

靠的是“等貴賤”給了那些世世代代為奴為婢,又命如草芥的人,一絲掙脫枷鎖的希望!

靠的是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贏得了底層民心,吸引了無數像吳為華這樣的能人乾纔來投效,靠的是天下百姓覺得跟著他爺倆有奔頭,才願意提著腦袋替他爺倆打仗!

他手底下那些如今能征善戰的兵,家裡都是分了田的,是直接受惠了利益的!

他們心裡清楚得很,要是大順敗了,到手的田地就可能飛了,剛看到點影子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老百姓心裡有桿秤,比誰都明白誰對他們好!

張承道骨子裡仍舊保留著老百姓那顆最樸素的價值觀,能夠真切地代入老百姓的情緒中去。

同時,他更比誰都清醒地認識到:

堅定不移地維護老百姓的利益,就是維護他老張家江山最牢固的根基!

這兩者根本不衝突,根本就是一體兩麵!

誠然,他以前也不是啥好人,當流寇那些年,他帶這人也冇少乾那些糊塗事。

可那是冇辦法!

是被大晟朝廷那些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逼得活不下去了!

都是為了活下去!

他不得不做!

現在不一樣了,他是要坐江山的人!

他不能再和過去一樣隻圖一時痛快

否則,這大順和那該死的大晟朝廷還有啥區彆?

老百姓又憑什麼擁護你?

今天你方誌遠能“從權”殺良,明天就有人能“從權”造反!

最關鍵在於,方誌遠不僅可能濫殺了無辜,更嚴重的是他越界了,踐踏了大順好不容易立起來的規矩!

為啥張承道會罵劉國忠豬腦子?

就是因為在他看來,方誌遠心裡有冇有鬼暫且兩說。

但你劉國忠作為跟著老子一路打到這兒的人,難道還看不清,大順為啥能打下江山嗎?

再說方誌遠心裡冇有鬼,你劉國忠不知道嗎?

為何會越級上報?

如果這是鄧光宗按程式上報的,他張承道肯定不會暴怒。

最讓他心寒的是,你劉國忠簡直是豬油蒙了心,分不清大是大非了!

忘了本了!

自己褲襠裡的泥巴還冇甩乾淨呢!

就忘了自己也是苦出身,屁股不知不覺就坐歪了!

開始袒護起可能禍害百姓,破壞大順根基的人了!

劉國忠羞愧萬分,聲音帶著哽咽與顫抖:

“二哥!俺錯咧!俺真的忘本了!俺糊塗!俺該死!”

“哼!”張承道這次重重的冷哼了一聲,胸膛劇烈起伏,撇過頭,不再說話。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張逸終於開口了。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冷靜,一字一句:

“我看,不必再等鄧光宗和湖廣佈政司的迴文了。”

“大都督府即刻選派一名斷事官,廉政司亦派遣一名廉政使,火速前往湖廣耒陽,就地徹查此事原委!”

“首先就是要查清所謂‘民變’的真正起因,耒陽縣官吏在糧食收購時,是否有貪腐剋扣、盤剝之舉,從而激變民變!”

“無論涉及到誰,絕不姑息!”

說完,他目光轉向自己那仍在生悶氣的父親,語氣轉為請示,但內容已然是完整的方案:

“爹,俺即刻以大都督府名義,六百裡加急行文鄧光宗。”

“令他接到命令後,立即親赴衡陽坐鎮,穩定局勢。”

“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著令他抵達後,立即解除方誌遠老成謀國,思慮深遠,所言切中時弊。”張逸也點頭認可,目光深邃:“就依此議,通令各省佈政司,整頓糧政。”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突發事件的處理,更是對大順吏治和政策執行效率的一次嚴峻考驗。

糧政整治風暴,已從耒陽掀起,席捲大順已然占據的半壁江山。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