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新朝太子 第54章 拖住就行!
-
他咧開嘴,笑容愈發冰冷:“那跟著老子從陝西一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老兄弟們怎麼想?”
“你舅舅,李彥慶,胡德慶這些老人,他們哪個功勞不比他大?”
“老子要是答應了,那些弟兄們的心咋個想?”
“老子要是真給了他想要的高官厚祿,這他孃的不是在老子那些兄弟心裡紮刺嗎!”
這樣做了就是不利於團結了,他老張不傻,不會去做。
大順日後開國論功行賞,公爵之位都屈指可數。
至於王爵?
那些功臣們,生前絕對冇有人能夠享受得到,最多死後追封。
而公爵之位,必然是最早從龍、功勳最為卓著的老兄弟們,纔有資格去享受。
若他穆斐一個擁兵自重,還要討價還價的降將,僅憑獻關之功就能輕易位列公侯?
必然引發內部巨大不滿,嚴重動搖那些老人的心,乃取亂之道。
更何況,父子倆其實心中也清楚,從北伐開始,這些將領已經開始或多或少的爭功了。
但也因此,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了許多,都在盼望這能在這最後的檔口立下更大的功勳,換取更高的爵位。
如今他們心中都在盤算自己的功勳能換什麼爵位了,如果一個降將都能獲得比一些老人更高的爵位,必然會有很多人不滿。
那怕那個人犯過錯誤,他也會認為自己不該比一個降將爵位低太多。
張逸也讚同地點頭,沉吟道:“他家眷都在我們手中,竟還敢如此獅子大開口”
“這封信,恐怕未必全然出自他本意,或者說不全是為他個人而寫。”
他手指無意識地敲著那封信,繼續深入分析:
“信中所言,多半也反映了榆關內,那些遼東軍頭子們的集體訴求。”
“如今局勢微妙,穆斐或許已不能完全掌控榆關軍心。”
“我懷疑,關外的韃子恐怕也冇閒著,定然早已派人暗中與關內的遼東軍頭們聯絡了。”
他看向父親,目光銳利:“彆忘了,韃子那邊同樣重用大量遼東降將,他們與榆關守軍中的許多將領非親即故,盤根錯節。”
“恐怕也在許以重利,極力拉攏。”
張逸想到此節,不由得微微搖頭:“爹,咱們不能一口回絕,這樣就是把他們徹底推向韃子那邊。”
“那難不成還真答應他們的漫天要價?”張承道皺眉,隨即又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就算咱爺倆先假意答應,日後若不兌現承諾,豈非什麼失信於天下咧?”
“咱們爺倆如今打下了江山,也該要講究個信義了,否則以後怎麼治天下?”
“就算如此,你那些叔伯那裡,俺臉上也不好看啊!”
張承道腦子不蠢,而且是有自己想法的,知道自己如今要更注重一些東西,比如信譽、名聲這些。
哪怕是當土匪頭子也要講究個江湖道義不是?
“自然不是真答應。”張逸聲音沉穩,成竹在胸,“咱們眼下最缺的是時間,我們的策略是先‘拖’住他。”
“拖到更多糧草運到通州,越多越好,咱大順不怕打仗,怕的是糧食不夠吃,神京百姓不能再餓死更多了!”
“餓死太多百姓,咱們今後移民過來,要花費更多的錢糧,得不償失。”
張逸說出來大順目前最關鍵的難處,北方這些年太慘了,天災**,人口銳減,如今隻能靠著從南方移民充實北方各省的人口。
神京順天府一帶,是目前是北方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大順必須保證這些老百姓不被餓死,餓死太多的話,以後就要花費更大的開銷移民。
大順搞的移民不是強製遷移,是要給安家費的,還要給移民準備糧食和各種物資,每個移民都跟寶貝一樣供著。
他們也是地方官府的政績,北方各省每年都有移民存活率的指標的,移民要是跑了或者死太多了,地方官要吃掛落的。
人口,永遠是最重要資源。
雖然人口增長到了一定程度,那些過多的人口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但是眼下大順要做的是恢複北方的民生,人口就是不可缺少的。
甚至,當初為了不讓神京的人口餓死太多,張逸在占領江南湖廣之後,默許南方的糧商向神京運糧販賣。
這不是婦人之仁,而是為了更深遠的謀劃。
大晟氣數已儘,遲早是要冇得,天下今後必然是大順的,幽燕之地,人口充實有利於大順之後的戰略。
這也並非張逸一個人想法,而是大順政事堂以及大都督府所有高層一致同意之後想法。
大順自然也有派係,俗話說“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但是各個派係,在大的戰略決議前,是空前團結的,也不會因為意見不和而互相掣肘,隻有決定了,都會鼓足勁一起去做。
這是屬於一個新興王朝,該有的活力。
“先回覆他,就說他所陳將士之情,爹你已經知道了。”
“新朝鼎革,正需倚重穆將軍這等棟梁之才,朝廷必不負功臣。”
“可先許他一個侯爵之位,並承諾對其麾下官兵必將從優安置,厚給糧餉。”
“至於具體如何封賞、如何整編,細節可待其獻關後,由兵政府(兵部)會同大都督府詳細議定,必令上下皆安。”
“最重要的是,要在信中明確透露給他,咱們在大同和懷柔,把韃子想要入關劫掠的偏師給擊潰了!”
“總之,連哄帶唬,先吊著他,多拖時間。”
“如果能給他唬投降最好。”
張逸臉上露出一絲運籌帷幄的微笑:“就算冇被咱們唬投降,也能給咱們多拖些運糧的時間。”
“隻要我們的糧草充足,即便最壞的情況發生,穆斐真的倒向韃子,引狼入室,我們也有足夠的資訊和實力將他們和入關的韃子,一併推出榆關!”
“如果,能夠在關內殲滅韃子野戰主力更好!”
“這樣,咱隻需要歇個一兩年,就可以出兵遼東,徹底把韃子給打垮,收複遼東。”
“總之,隻要咱們大順能把關內穩住,韃子最多輸一兩次,咱們大順可以輸十次。”
“隻要咱爺倆建立的這套體製能夠運轉,就不怕韃子。”
“中!就這麼辦!”張承道徹底明白了兒子的謀劃,眼中精光一閃,重重一拍大腿,“先拿個侯爺的帽子給他扣上,再畫張大餅哄住他手底下那幫人!”
“拖!拖到咱們糧草到位了,咱爺倆親率大軍去榆關下。”
“哼!到時候,可就不是他穆斐開條件,而是咱爺倆給他定規矩的時候了!”
“正是此理。”張逸微笑頷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