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紅樓:新朝太子 > 第65章 漕運又斷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新朝太子 第65章 漕運又斷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神京城,纔剛剛更名不久的大都督府,氣氛異常的沉悶。

大順朝北伐入京後的估算過,數量應可保障神京及我軍一月用度。”

“而且山東、河南兩地已在全力疏通運河,相信漕運不久即可恢複。此外”

他頓了頓,臉上帶著笑容說道:“當年,咱們在陝西河南流竄,情況那般危機,咱們還不是從陝西繞了一大個圈打進了四川?”

“還是那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

“後續的糧食供給,諸位也不需要擔心。”

“我已緊急下令,讓江南、浙江兩省佈政司,即刻與沿海海商接洽,雇請他們的海船,通過海路從南方運糧至天津衛,便可解當下的燃眉之急。”

“海運比起漕運也更加快捷,糧食隻需十幾日便可運抵天津衛。”

此言一出,堂下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原本許多緊繃的臉,瞬間放鬆下來。

海運其實在現實的元明兩朝就有過嘗試,但是因為官僚行政成本、海難風險、運河經濟,以及軍事等問題,導致了海運發展停滯。

而現實的清朝,也是在後期,因為科技進步,以及運河淤沙嚴重等因素,海運漕糧才被迫發展起來。

其中最主要願意是,清中期開始海貿規模發展巨大,海運業也因此繁榮起來。

大清民間的船隻數量極具增加,特彆是沙船數量極多。

清庭直接將運糧的事兒,全部外包給民間商船,節省了巨大的運輸成本。

所以現在大順,是不可能完全推行海運替代大運河漕運的。

首先就是安全性問題,如果遇見大風暴運糧船翻了,那不單單是經濟損失,北方那麼多張嘴吃飯的問題咋辦?

其次是運河沿線,百萬漕工衣食所需的問題。即便現在北方凋敝,運河沿線的依靠漕運吃飯的漕工數量卻仍舊不少,南方更冇有經受什麼大的戰亂,漕工數量現在反而更多了。

他們的生計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現在大順冇能力組織大規模移民,因為冇錢,胡亂移民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這是不行的。

軍事上的問題的是大順冇有龐大的艦隊,維護海權,如果倭寇之亂再度興起或者某一天和洋人鬨的不愉快了,在海上攻擊大晟的運糧船隊,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同時延伸出的問題是,因為冇有大規模的艦隊,海運的運輸成本也因此很高,大順得花高價請海商幫忙運輸,海商纔會願意,畢竟人家是做生意,或許會給大順可以通過一些稅收優惠,讓其要加低些。

但是,大順不能去強征人家的海船。

一個國家維繫統治的根本,還是法律。

如今的大順明文規定,不得強征民產徭役。

這些折算都被成了稅,現在海商都交了各種稅,大順更不能強行征調海商船隻。

隻能以重利相誘。

今後怎樣父子倆不知道會怎樣,但是現在他們倆得開個好頭來立信,遵守一切承諾,否則以後那些海商誰還信任父子倆的新政策?

至於海運今後也會發展,因為海運的效率遠超漕運,隻是目前受限於各種條件,現在隻能作為緊急手段暫時替代漕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