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紅樓:新朝太子 > 第64章 千金買馬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新朝太子 第64章 千金買馬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馬樂山繼續將他所知城中將領的性情和傾向一一剖析,乃至一些癖好瑣事,都儘可能詳細地全都講給了黃台吉聽。

黃台吉聽後,暗自在心中點頭,馬樂山的剖析總體上與探子帶回的說法一致。

關內那些軍頭心裡上是偏向投靠大順的,因為大順是漢人政權,他們也是漢人,但是漢人的身份不能當飯吃,大順也得給出足夠誠意才行!

直白的來說,就是即便他們是漢人,但是保障自身的利益仍舊是他們第一需求。

隻要利益到位了,什麼“漢人”的身份、“國仇家恨”、“華夷大妨”狗屁都不是!

想到這些,黃台吉忽然笑了起來,竟自座位上起身,緩步走下,直至馬樂山麵前。

在眾人驚訝的注視下,他親手扶起仍躬著身,處於不知所措狀態的馬樂山,甚至還頗為溫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愛卿!”黃台吉的語氣變得格外親切,彷彿在與一位老臣敘話,“朕若冇記錯,你的家眷應當還在榆關城內吧?”

馬樂山是山西宣府人,父母以及原配妻子早已亡故,原配亦無所出。

榆關內隻有一房寵愛的貌美小妾和幼子是他最後的牽掛。

此事也不是什麼秘密,整個榆關的將領,包括東平郡王都在榆關養了小的,畢竟軍旅生活還是苦悶。

隻是他萬萬冇想到黃台吉,竟連這等細枝末節都瞭然於胸!

當然,對他而言,在自身性命和富貴前程麵前,這些牽絆似乎也已不再那麼重要了。

隻要保住了權勢與錢財,嬌妻美妾還可以再娶,兒子也還能再生不是?

情感在他這兒,早就是可以隨意丟棄的包袱了!

馬樂山身子不易察覺地微微一僵,低聲道:“陛下明察萬裡是這樣的,臣臣的一房妾室及其所生幼子,尚在關內。”

他果斷的把自己關於自己那些家眷的實情全部拖出,他知道這時候不能有絲毫的隱瞞。

否則他恐怕就真的會惹怒這個韃子皇帝,他對黃台吉的為人也是有過瞭解,知道他的性子,隻要自己表現的足夠真誠,定然會得到重用。

“好!”

黃台吉重重點頭,似乎很滿意他的“誠實”,臉上的笑意也更深了幾分,但目光卻仍舊銳,彷彿能看透他內心的權衡。

“那朕便派你回榆關去,與家眷團聚,如何?”

馬樂山聞言猛地一顫,徹底愕然,已降之人竟被遣返?

他臉上驚疑萬分:“陛下這這是何意?臣既已歸順大清,豈能再回去?”

他連連搖頭,堅定說道:“臣願留在陛下身邊,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衝鋒陷陣!”

接著急忙躬身,作勢就要跪下表忠心。

“不,你必須回去。”黃台吉卻一把扶住了他,不容他下跪,而後那雙銳利的眼睛,死死盯住馬樂山,語氣充滿了堅決與不容置疑的味道:“朕不僅要你回去,還要賜你一場天大的富貴!”

“即刻起,你便是我大清的順義侯了!”

“什什麼?!”

“順義侯?!”

馬樂山徹底瞠目結舌,眼中充滿了極度的震驚與不可置信,他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你回去後,告訴榆關諸人!”黃台吉逼近一步,目光灼灼,“隻要他們願降我大清,朕絕不虧待!榮華富貴,高官厚祿,乃至世襲爵位,朕也絕不吝嗇!”

他盯著馬樂山震驚而惶惑的臉,緩緩道:“你可告知東平郡王穆斐,若他肯獻關歸順,朕便封他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他在大清可以和在大晟一樣繼續當那與國同休的王爺!”

“其餘諸將,依其功勞大小,皆可封公、侯之爵!”

“原有部眾,仍歸其統領,悉數編入正黃旗,一切待遇,皆與滿洲八旗一體均沾,絕無兩樣!”

“朕,金口玉言,決不食言!”

馬樂山怔在原地,腦中一片空白,巨大的誘惑讓他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

自己由一個區區遊擊將軍,一躍成為大清的侯爺?!

更是直接編入由大清皇帝親統的上三旗,還是正黃旗?!

這豈止是待遇優厚?!

這簡直是一步登天,鯉魚躍龍門啊!

許久,他望向黃台吉那雙深寫滿“不容拒絕”的眼睛,終於明白自己已無退路,自己隻能按照黃台吉的意思去做。

他重重跪倒在地,用力叩首,聲音因彷彿因激動而顫抖:“嗻!臣臣馬樂山,一定儘心竭力,定不負陛下的天恩與重托!”

黃台吉臉上終於露出滿意的笑容,俯身緊緊握住他的手,將其扶起,握著馬樂山的手久久不願鬆動,彷彿明君遇賢臣的模樣。

一個投降的遊擊,隻身放回關內,能掀起多大風浪?

相反,以其為活生生的榜樣,彰示他黃台吉千金買馬骨的誠意,這樣動搖關內那些首鼠兩端、待價而沽的軍頭之心,或許比十萬大軍壓境更為有效!

黃台吉和大晟邊軍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冇有幾個人比他更懂這些軍頭們的想法了。

自己可以封穆斐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其餘諸將可以封公猴爵位,還能保留他們的兵權,並且編入八旗,這些充滿致命誘惑的條件,絕對是關內那對張氏父子不可能給予的!

而他黃台吉的信譽也是有口皆碑的,祖有福這等降而複叛的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善待。

當初祖有福被他圍困至絕境,被逼無奈帶著兒子還有子侄投降於他。

他當時也是打算重用祖有福的,結果冇想到那祖有福居然丟下兒子和子侄,重新跑回大晟去了。

不過,他黃台吉還是沉住了氣,非但冇有對他兒子、子侄做什麼出格的事兒,反而善待了他們。

因此樹立了他黃台吉的金字招牌,他作出的承諾,對於這些最重實利的軍頭而言,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至少黃台吉不會和大晟那些文官和皇帝一樣“卸磨殺驢”。

大晟不知道多少將領都是被大晟自己人坑死或者坑的走投無路,被迫投靠韃子的。

至於給那麼高的爵位,不會擔心內部出亂子嗎?

當然不會,這是滿清對漢人降將的慣用套路,他們有深刻的自知自明,知道因為文化身份的問題,如果不許諾重利,這些漢人不會心甘情願的跟著自己乾。

在另外一個時間線,韃子也是以封官許願的方式籠絡北方的流寇和土匪,並承認他們圈占的土地,在各種利益誘惑之下,比較快的平定了北方。

當然,這和北方過於凋敝有很大關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