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魔複興,從挽留穆裡尼奧開始 第879章 布達佩斯遊記(1)
6月下旬的風,帶著中歐初夏特有的溫柔,拂過維也納森林的邊緣,最終擁住了布達佩斯。這座被譽為“多瑙河明珠”的城市被多瑙河一分為二,西岸是錯落著古堡的布達,東岸是鋪展著繁華的佩斯,此刻正以恰到好處的溫度與光影,等候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f組最後一輪的比賽,安排在了三天之後。接下來的幾天裡,羅列和他身邊四位各有風姿的四位紅顏知己們開啟了領略這座中歐名城獨特魅力的旅程。張依依早早就做了布達佩斯的旅遊攻略,從複古纜車的運營時間到漁人堡的最佳拍照角度,連馬加什教堂彩繪玻璃的典故都抄在了筆記本上;劉曉妍則默默訂好了城堡山景觀餐廳的靠窗位置,還特意帶了件淺色係的開衫,說“傍晚在蓋勒特山吹風時能用上”;周悅背著塞滿相機、鏡頭和三腳架的揹包,笑稱要“把布達佩斯的每一縷陽光都裝進相簿”;季思涵則揣著一本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集,輕聲說想在多瑙河畔讀幾句“生命誠可貴”,惹得幾人笑著打趣她“浪漫到骨子裡”。
不同於國內盛夏的燥熱,布達佩斯的6月帶著乾爽的微風,天空是透亮的湛藍色,連空氣裡都飄著淡淡的咖啡香與麵包香。“果然是多瑙河明珠,連風都這麼舒服!”她拉著季思涵的手,眼睛亮晶晶地打量著路邊的歐式建築——紅色的屋頂層層疊疊,白色的牆麵爬著淺紫色的藤蔓,偶爾有電車叮叮當當地駛過,車身上印著布達城堡的圖案,像移動的風景明信片。幾人入住的酒店在佩斯城區靠近多瑙河的位置,推開房間窗戶就能看到河對岸的布達城堡。幾人從酒店出發搭乘地鐵前往城堡山。布達佩斯的地鐵有著百年曆史,木質的座椅、複古的吊燈,連車門都是手動拉開的,劉曉妍忍不住掏出手機拍照,“這地鐵本身就是個景點吧,感覺像穿越到了老電影裡。”
出了地鐵站,遠遠就能看到複古登山纜車沿著軌道緩緩向上。那纜車是橙紅色的車廂,搭配著白色的窗框,沿著山坡的弧度攀升,背後是藍天白雲與布達城堡的剪影,周悅立刻舉起相機,調整焦距按下快門,“這個角度絕了,依依,等下咱們坐纜車時,你靠窗坐,我給你拍幾張。”張依依連連點頭,拉著季思涵率先走進車廂。纜車啟動時很平穩,透過車窗向外看,腳下的街道漸漸變小,紅色的屋頂像拚圖一樣鋪展開,遠處的多瑙河泛著粼粼波光。“你看那邊!”季思涵指著窗外,一座白色的建築群在陽光下格外顯眼,正是他們此行的第一站——漁人堡。
纜車抵達山頂,幾人沿著石板路往前走,沒走幾步,漁人堡的全貌就映入眼簾。這座新哥特式風格的建築,由七座白色的尖塔組成,尖塔之間是弧形的露台,欄杆上雕刻著精緻的花紋,遠遠望去,像一座漂浮在雲端的城堡。張依依立刻拉著劉曉妍跑到露台上,“快幫我拍一張,這裡能看到整個佩斯城區!”
此刻正是清晨九點多,陽光柔和得像一層薄紗,灑在對岸的佩斯城區。國會大廈的綠色圓頂在陽光下格外醒目,白色的建築主體搭配著金色的裝飾,倒映在多瑙河裡,隨著水波輕輕晃動。周悅架起三腳架,調整好引數,“大家站到露台邊,注意光線,側臉對著陽光,這樣輪廓會更清晰。”
劉曉妍幫張依依理了理頭發,又給季思涵遞過一支口紅,“補個妝,陽光下拍照更出片。”季思涵對著小鏡子輕輕塗抹,抬頭時正好看到羅列站在不遠處,正望著多瑙河出神,她走過去輕聲問:“在想什麼?”羅列回頭笑了笑,“在想這麼美的風景,要是少了你們幾個,就少了一半的樂趣。”季思涵臉頰微紅,低頭翻開手裡的詩集,輕聲念道:“‘我願意是急流,山裡的小河,在崎嶇的路上、岩石上經過……’這裡的風景,倒很配裴多菲的詩。”
幾人在漁人堡拍了許久,從全景到特寫,周悅的相機裡存滿了歡聲笑語。張依依舉著手機,對著國會大廈的方向錄視訊,嘴裡還不停解說:“家人們誰懂啊!布達佩斯的清晨也太絕了,陽光、多瑙河、國會大廈,隨便一拍都是大片!”
離開漁人堡,往前走幾步就是馬加什教堂。這座教堂的外觀極具特色,紅色的磚牆搭配著彩色的屋頂,屋頂上鑲嵌著藍色、綠色和金色的瓷磚,拚成了複雜的幾何圖案和宗教符號。張依依推開門,忍不住“哇”了一聲——教堂內部比外觀更令人震撼,高高的穹頂繪著彩色的壁畫,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灑進來,在地麵上投下斑斕的光影。彩繪玻璃上畫著聖經故事,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藍色的天空、紅色的長袍、金色的光環,色彩鮮豔卻不刺眼,彷彿一幅幅流動的油畫。
“聽說這座教堂已經有七百多年曆史了。”劉曉妍走到一塊介紹牌前,輕聲念道,“曾經是匈牙利國王加冕的地方,後來經過多次修繕,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季思涵走到彩繪玻璃前,伸出手,讓陽光透過玻璃落在手背上,“你看,連陽光都變成彩色的了,好像能觸控到曆史的溫度。”
羅列看著幾人專注的樣子,悄悄拿出手機,拍下了張依依踮著腳看穹頂的背影,劉曉妍認真讀介紹牌的側臉,周悅舉著相機拍彩繪玻璃的專注,還有季思涵伸手接陽光的溫柔瞬間。他想,這些瞬間,比布達佩斯的風景更珍貴。
從馬加什教堂出來,旁邊就是布達城堡。這座城堡坐落在城堡山的最高處,白色的城牆蜿蜒起伏,城堡內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複興式,如今一部分是匈牙利國家美術館,一部分是曆史博物館。幾人沒有急著入內,而是沿著城堡的庭院和廣場漫步。廣場上有一座騎馬雕像,是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雕像周圍擺放著鮮豔的鮮花。周悅走到雕像前,調整相機角度,“這個角度能把城堡、雕像和遠處的多瑙河都拍進去,構圖剛好。”
張依依則被廣場邊的小店吸引,店裡擺滿了匈牙利特色的手工藝品——彩色的陶瓷盤子、繡著花紋的桌布、還有用琥珀做的首飾。她拿起一個繪著漁人堡圖案的陶瓷杯,愛不釋手,“這個杯子好可愛,帶回去當紀念品正好。”劉曉妍走過來,幫她挑了一個藍色的杯墊,“這個杯墊上的圖案是馬加什教堂,和杯子很配,一起買更劃算。”
不知不覺到了午餐時間,幾人按照計劃,前往提前訂好的pest-buda
bistro餐廳。這家餐廳就在城堡山的半山腰,擁有一個露天露台,從露台上能看到多瑙河和佩斯城區的景色。服務員熱情地領著幾人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遞上選單。選單上有匈牙利特色的燉牛肉、土豆燉羊肉、還有帕林卡酒(匈牙利傳統水果白蘭地)。
“咱們點個燉牛肉吧,聽說這是匈牙利的國菜。”張依依指著選單上的圖片,“再點一份土豆煎餅,還有蔬菜沙拉,大家分著吃。”劉曉妍補充道:“再來一瓶白葡萄酒,配著燉牛肉應該不錯。”周悅則盯著選單上的甜點,“餐後一定要點一份巧克力蛋糕,聽說這家的甜點超好吃!”
等待上菜的間隙,幾人看著窗外的風景。露台下方是蜿蜒的石板路,路上有穿著傳統服飾的藝人在拉小提琴,悠揚的琴聲隨著風飄上來,與多瑙河的流水聲交織在一起。季思涵輕輕晃著杯子裡的檸檬水,“這樣的午餐時光也太愜意了,要是時間能慢一點就好了。”
很快,燉牛肉端了上來。大塊的牛肉燉得軟爛入味,湯汁濃鬱,裡麵還放了胡蘿卜、土豆和洋蔥,散發著濃鬱的香味。張依依拿起叉子,叉起一塊牛肉放進嘴裡,眼睛立刻亮了,“好吃!牛肉特彆嫩,湯汁也很濃鬱,配米飯絕了!”劉曉妍嘗了一口土豆煎餅,外酥裡嫩,蘸著酸奶油吃,口感豐富。周悅則一邊吃一邊拍照,“這燉牛肉的賣相也太好了,必須發個朋友圈!”季思涵小口吃著蔬菜沙拉,沙拉裡放了匈牙利特色的紅辣椒,微辣的口感很開胃。
午餐過後,幾人稍作休息,便前往蓋勒特山。蓋勒特山位於布達城區,是俯瞰布達佩斯全景的絕佳地點,尤其是黃昏時分,能看到金色的日落灑滿整座城市。前往蓋勒特山的路上,幾人乘坐了複古的有軌電車,電車沿著多瑙河行駛,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時而掠過河畔的咖啡館,時而經過綠色的公園,偶爾有行人牽著狗散步,畫麵悠閒又治癒。
到了蓋勒特山腳下,幾人沿著石階往上走。山上植被茂密,空氣清新,偶爾能看到鬆鼠從樹下跑過。張依依走在最前麵,一邊走一邊哼著歌,“咱們快點走,爭取趕在日落前到山頂!”劉曉妍則背著一個小揹包,裡麵裝著水和零食,時不時遞給大家補充體力。
大約走了二十分鐘,終於到了山頂。山頂有一座自由女神像,白色的雕像高高矗立,麵向多瑙河,象征著匈牙利的自由與獨立。幾人走到觀景台,瞬間被眼前的景色震撼——整座布達佩斯儘收眼底,多瑙河像一條藍色的絲帶,將布達和佩斯緊緊連線在一起。西岸的布達城堡、漁人堡、馬加什教堂錯落有致,東岸的國會大廈、安德拉什大街、英雄廣場遙遙相望。遠處的街道像棋盤一樣整齊,紅色的屋頂在陽光下泛著溫暖的光澤,偶爾有電車駛過,留下一道白色的軌跡。
“太壯觀了!”周悅立刻架起三腳架,調整到延時攝影模式,“等下日落的時候,能拍到整個城市從明亮到金黃,再到橘紅的過程,肯定特彆美。”張依依則拉著季思涵,在觀景台的各個角落拍照,“這裡的每一個角度都好看,怎麼拍都不會膩!”
劉曉妍找了一塊乾淨的石頭坐下,拿出帶來的開衫披在身上,“傍晚的風有點涼,大家也披上點衣服,彆感冒了。”羅列走到她身邊坐下,遞給她一杯熱咖啡,“還好你想得周到,帶了開衫。”劉曉妍接過咖啡,笑了笑,“出門在外,多準備點總是好的。”
幾人就這樣坐在觀景台上,等著日落。陽光漸漸西斜,原本明亮的天空慢慢染上了金色,先是布達城堡的屋頂變成了金黃色,接著是國會大廈的圓頂,然後是多瑙河的水麵,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層碎金。周悅的相機不停工作,快門聲在安靜的山頂格外清晰。季思涵靠在欄杆上,輕聲念起了裴多菲的詩:“‘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好東西是永遠不會消逝的。’能在這裡看一次日落,大概會記一輩子吧。”
當最後一縷陽光落在自由女神像的肩上,天空變成了淡淡的橘紅色,遠處的城市漸漸亮起了燈光。幾人收拾好東西,戀戀不捨地離開蓋勒特山。下山的路上,張依依還在不停翻看手機裡的照片,“今天的日落也太絕了,回去一定要好好修圖,發個九宮格!”
回到佩斯城區時,夜幕已經降臨。塞切尼鏈橋是連線布達和佩斯的標誌性橋梁,此刻已經被燈光點亮。白色的橋身搭配著金色的路燈,橋上的行人來來往往,橋下的多瑙河泛著燈光的倒影,隨著水波輕輕晃動,像一條流動的星河。“塞切尼鏈橋也太好看了吧!”張依依拉著幾人走上橋,感受著夜晚的微風,“聽說這座橋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了,是布達佩斯最古老的橋之一。”